劉丙武


高考化學試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四種能力,即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觀察能力、白學能力,現一一舉例分析,以期更好地幫助大家認識它們并學以致用。
1.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就是將實際問題和相關知識結合,采用歸納、總結、分析、計算、發散、討論的方法,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此題的切入點有幾點:氧化還原反應中各物質的關系、氧化物與水反應的規律、非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規律、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規律等,充分考查了同學們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
2.實驗能力:中學化學實驗要求同學們能初步掌握化學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大家在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過程中,應運用科學的方法,了解化學變化規律,對化學現象提出科學合理的解釋,并能進行實驗探究。
例2 明礬石是制取鉀肥和氫氧化鋁的重要原料,明礬石的組成和明礬相似,此外還含有氧化鋁和少量的氧化鐵雜質,具體實驗流程如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表達的是實驗全過程、全環節,每一個步驟都有其客觀存在的必要性。本實驗在考查基本實驗原理的基礎上,更注重考查大家對實驗操作和規范能力、實驗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掌握。
3.觀察能力:觀察能力是能夠通過對實際事物、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的觀察,以及對自然界、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儲的能力。
例3在標準狀況下,各取30.0mL相同濃度的鹽酸置于甲、乙、丙三支試管中,然后分別慢慢加入組成相同的鎂鋁合金粉末,得到表1中有關數據(設反應前后溶液體積不發生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面對表中數據要學會分析觀察,尋找出可以進行計算的依據。題中顯示的內容是鹽酸的物質的量一定,表中顯示的內容是鎂鋁混合物的質量在增加,乙、丙實驗中產生氫氣的量不再變化,說明乙、丙中鹽酸反應完了。顯然,甲組中鹽酸過量,丙組中鹽酸不足。由表可知,30.0 mL鹽酸最多可產生標準狀況下的H2336mL (0.015mol),也就是鹽酸中含有0.03molH+,30.0mL鹽酸中HC1的物質的量為0.03mol,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1。甲組中255 mg合金是不足的,可產生標準狀況下的H2 280 ml),據此列方程組計算,得出合金中含有0.005 mol Mg、0.005 mol Al。
答案:(1)過量 不足量 (2)1 mol·-l(3)1:1
觀察能力不僅局限于考查大家對化學實驗中實驗現象的觀察,做題過程中大家能敏銳地發現題中隱含的錯誤、陷阱,也是一種觀察能力。
4.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能夠從試題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經過與已有知識塊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應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例4 類推的思維方法在化學學習與研究中常會產生錯誤的結論,因此類推的結論最終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確定其正確與否。下列幾種類推結論中,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