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

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作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確結果的高座。——錢學森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莎士比亞
又解錯了
作業發下來后,有同學說:“我又解錯了一道練習題。”考試試卷講評后,有同學說:“我又解錯了三道試題。”正在考試時,也有同學猛然發現:“糟了!這道大題解錯了。”……
于是,有的同學非常緊張,非常焦慮,嚴重影響了其他考試題的解答。有的同學非常害怕,非常灰心,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有的同學則覺得“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解錯了再多的題也滿不在乎,同樣的一道題,上一次解錯了,這一次又解錯了……又解錯了不可怕。
雨果曾經說過:“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錯誤猶如一種地心吸力。”
人的一生中都會犯錯誤,在學習中解錯題也是這些錯誤中的一種,是不可避免的。學習困難一些的同學會解錯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也會解錯題,解錯題是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不是某個同學的“專利”。題解錯了,當然不是一件大好事,我們不能滿不在乎,它至少給我們發出了一個信號,說明在這些地方,自己的學習或理解有不完善之處。但是,題解錯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解錯題帶來的緊張焦慮和灰心絕望,這樣不但影響接下來的考試發揮和以后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非常不利于自己的學習進步和健康成長,可以說心態“錯了”更可怕,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以平常心看待“題解錯了”。
而且錯題也是自己學習進步的一種資源,朗費羅說:“我們有時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可能比從美德中學到的還要多。”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善于利用錯題資源,題解錯了反而更有利于我們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思維品質和知識結構,使自己的學習更上一個臺階。
考試時突然發現題解錯了怎么辦 。
考試時發現題目做錯了,首先不能慌張,尤其是重要考試時更不能亂了分寸,沒有好心態,絕對考不出好成績。不妨先放下筆,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讓自己的心緒平靜一下。然后認真查找和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一般來說,考試時常會出現以下幾類錯誤:(1)全盤皆錯,往往是看錯了題目,也可能是對題目所設置的情境理解錯了,以致用錯了公式和定理。題目的關鍵詞看錯,這種錯誤比較容易出現在解答似曾相識的熟題時,或發生在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身上。(2)過程出錯,如理科題目的計算、推導證明的過程出錯,文科主觀題闡述時中途易轍,列舉的材料游離中心等。(3)結果錯了,主要是計算錯誤和歸納出錯誤的結論。
如果是題目看錯了,就要認真審題,審題時最好用筆將關鍵詞畫一下,看清楚題目要求什么,題目條件是什么,有無隱含條件,再思考解題思路。如果是過程或結果出錯了,就要對思考過程和解題過程再過一遍,將答題步驟在腦中做一個相對全面、周密的思考,時間許可的話,不妨在草稿紙上寫寫,看看哪一步驟出了錯,正確的步驟是什么,接下去再細心計算和認真推導,得出正確的結果。然后拿出橡皮擦去相應的錯誤部分,寫出正確的過程和結果。
當然如果對此題一時理不出頭緒,可以把它暫放一邊,先去解答其他題尤其是容易些的題目,以平復心情和恢復信心,等其他題做完了,再回頭思考這個問題,可能會“柳暗花明”呢。
平時題解錯了怎么辦。
考試時發現題解錯了,主要是平復心情,找出錯因,正確解答出題目。而平時不像考試時時間緊張,可以有更寬裕的時間來研究錯題,分析錯因,擬定改正錯誤的方法,總結經驗,促進學習進步。
1.有些題解錯了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對基礎知識(具體的定義、概念、原理等)掌握不扎實,對基本觀點不理解,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或者是基本技能未形成或不熟練,未能掌握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或技巧,處理問題的方式過于死板,對某些知識缺乏靈活運用,不能融會貫通等。針對這一原因,就要對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深入理解,對相關的基本技能加強練習,掌握相同類型問題的解題思路,并能靈活應用。
例1 從2003名學生中抽取一個容量為40的樣本,應如何進行合理抽樣?
錯解:采用系統抽樣進行抽取。
錯因分析:出錯原因是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系統抽樣的條件是總體中的個體數必須能被樣本容量整除,而2003不能被40整除,因此不能采用系統抽樣方法。
正解:先將2003名學生編號,利用隨機數表從中剔除3名學生,再對剩余的2 000學生重新編號,然后分組抽樣。
2.有些題解錯了是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馬虎、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短時記憶出錯,思維定勢影響,情緒不穩等導致錯誤。這更需要在平時加強練習,如對看錯題目,要分析是看錯了數字還是理解錯了題意,為什么會看錯題,是怎樣誤解了題意,以后會不會犯同樣的錯。對計算錯誤,分析為什么會算錯,有沒有方法杜絕,思考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細心。
側2 用循環語句設計計算l×3×5×…×99的一個算法。
錯解:程序如下。
注意做好錯題管理。
周恩來說過:“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一道題解錯了一次不可怕,但多次重復出錯那就有問題了。為了從錯題中吸取教訓,幫助自己的學習,為了以后不犯同樣的錯誤,許多高考狀元都有一個秘訣,那就是做好錯題管理。這些高考狀元都有一個錯題本,一般包括五部分:(1)原題目,把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做錯的題都記錄下來;(2)錯因剖析,分析當時是什么原因導致白己出錯,題目中有哪些“陷阱”等;(3)正確的解題思路和解法;(4)題型歸納和糾錯措施,總結這是什么類型的題目,有什么特點,針對m錯原因,自己要怎樣牢記和改正,怎樣復習鞏固相關知識,怎樣保證以后不犯類似的錯誤等;(5)復習的次數,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復習一下。有些同學記錄的錯題太多,都看一遍費時太長,可以建立錯題索引,把每次復習時的情況在錯題旁邊做上記號,在頁首標明有哪幾道題需要以后重點關注,以溫故而知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同學們,題解錯了并不可怕,建立一個錯題本,做好錯題管理,好好利用你的錯題資源,它會幫你在學習中一步一步攀向成功的高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