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友林
摘 要:趾板是面板壩防滲體系之一,具有較強的防滲漏作用,是連接防浪墻、地基帷幕的防滲構件。針對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趾板,其設計施工更是要對多方面因素進行周密考慮。
關鍵詞:趾板;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技術;積石峽水電站
文章以青海省循化縣境內積石峽出口處的積石峽水電站為例。積石峽水電站是黃河上游干流第5座大型水電站,修建于2007年,發電是其主要任務,其中,電站大壩為面板堆石壩[1]。該電站大壩共有29塊趾板,總長度為389.98m,單塊長度14m左右,寬度7.4m,厚度0.9~1.5m,高程為EL1765.65~EL1857,其右岸部分寬度約為5m。每兩塊趾板之間分別留一條施工縫和伸縮縫,整個大壩施工縫、伸縮縫共有56條。施工縫上使用橡膠、伸縮縫上使用D型銅,以達到止水效果。采用F型銅安裝于趾板大頭部位起到止水作用,同時連接面板。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中,趾板是其主要項目,其位置在兩岸基巖與河床上,布置于防滲面板的四周。
1 電站大壩趾板的施工方案
電站大壩趾板分成了4段,每塊均澆筑施工。其中左岸趾板首先施工,最后施工的是右岸EL1808.5以上趾板,中間兩項為河床水平段趾板、右岸EL1808.5以下趾板。針對左右河岸特殊的地形條件,砼的運輸應用6m3砼罐車。采用溜槽入倉方式將兩岸的趾板砼入倉,其中水平段采取直接入倉方式。采用10#槽制作圍令,采用鋼木組合定型模板制作側模。鋼模板用于趾板面模,拉桿緊固,邊澆筑邊掛模,另外,在趾板的表面變化處采用木模板。
2 電站大壩趾板的施工技術
2.1 趾板建基巖面的處理技術
一般情況下,若趾板建基巖面有松動巖塊、松散巖石,或者有突出的石包、水平裂隙巖石、表面出現薄片巖石、裂縫發育等,均實施人工清理[2]。清理時一定要細致、認真,保證清理后在趾板砼澆筑時無任何多余石塊在基巖表面,并使用高壓風水槍對巖面進行沖洗。
2.2 趾板的鋼筋施工技術
趾板鋼筋均為內徑為25mm鋼筋,其制作都在一個加工廠。根據鋼筋類型差異采用不同的存放形式,并采用大型卡車將其運到電站施工現場。其安裝程序是:先架托筋,然后再對板筋進行布樣,最后根據砼保護層厚度及間距等要求將鋼筋進行合理布設,嚴格按照施工圖要求連結錨筋與鋼筋網。在模板與鋼筋之間設置強度高于設計強度的砼墊塊以保證砼保護層的厚度。其中墊塊分散布置,互相錯開。
2.3 趾板的錨筋施工技術
首先,錨筋造孔采用YT-28手風鉆,深入基巖5m,孔的直徑為45mm,錨筋孔的傾斜角與垂直度采用掛線控制。其次,孔鉆好以后,對孔的清理采用高壓風,清理要嚴格,要確??變葻o任何雜物、積水。最后,在對錨筋進行注漿及安裝鋼筋時,其程序為:先注漿后安裝。先將漿液拌好,然后采用注漿機注入,安裝錨筋應根據標識編號找到對應的孔位進行。待水泥漿注滿,錨筋也安裝完工后,其口端封存時應用對應標號的水泥砂漿。
2.4 趾板的模板施工技術
模板組成主要為鋼木組合模板。在趾板的止水部位增加木模板或者木膠合模板,在其他部位的拼裝均應用鋼模板。在建基面準確標出模板輪廓線,然后再架立模板。在基巖面內,距離輪廓線約20cm處,補平低于建基面高程部分,鑿平高于建基面高程的部分。趾板模板的側模均采用鋼木組合模板,其中底部的三角處模板首先安裝,然后再對其他部位模板及止水側模進行安裝。采用10×10cm方木制作止水木模圍囹,且將10cm木塊墊在中間,鉆孔拉錨應找固定的位置。使用10#槽鋼制作其余模板的圍囹,并保持1.2m的間距,緊固連結螺栓,然后采用模板與螺栓組件緊固錨螺栓的一端,另一端與錨桿焊接。對于趾板表面模板的安裝,其程序是首先對定型木模板進行安裝,然后每間隔1.2m的距離架設橫、豎圍囹方格用于支撐掛模,事先緊固拉錨將交叉點處托架起來,邊掛模邊澆筑。采用模板圍囹與鉤形外拉桿聯結掛模,每次對掛模的澆筑高度控制在60cm以內。
2.5 趾板的灌漿管預埋施工技術
在對鋼筋進行架設的同時應對灌漿管進行預埋安裝,灌漿管類型均使用內徑為89mm的薄壁鋼管。放線定位應用高技術測量儀器:全站儀,通過全站儀找出灌漿管預埋的中心位置,對于灌漿管周圍方位的確定則采用十字架法。對于灌漿管的固定可以利用已安裝的鋼筋和鋼筋架,采用水平尺調整灌漿管的水平度與垂直度,當管頂高程采用水準儀測出后則利用錨筋和已安裝鋼筋加固灌漿管。應牢固、精確定位埋設的灌漿管,以避免在澆筑過程中因定位模糊而出現移動和傾斜現象,從而影響澆注效果。
2.6 趾板的止水安裝技術
首先,趾板間的施工縫設計為兩道止水,一道為銅止水;另一道為橡膠止水。趾板間的伸縮縫設計為三道止水,三道均為銅止水。其次,在趾板的止水加工上,采用因冷、壓、擠成型的止水銅片。當場加工使用自制的模具,應對模具持續壓制,從而減少止水接頭個數,達到有效止水目的。最后,止水處連接采用氧-乙炔焊接銅止水片。采用搭接加綁條焊連接銅止水片,其焊接長度應大于或等于20mm。
2.7 趾板的砼施工技術
2.7.1 施工流程。電站石壩的趾板砼澆筑的施工流程為:倉面驗收、混凝土進行拌和、運輸、溜槽入倉、人工平倉、振搗棒振搗、拆模、趾板與止水設施養護。
2.7.2 倉面驗收。首先對倉面進行清理,使用高壓風將倉內多余、雜亂物質清除干凈,同時采用水槍沖洗倉面,確保倉面清潔無浮碴、雜物和積水,并檢查模板外形是否精確,保障倉面支撐牢固。另外,要確保保護層厚度達到標準要求,鋼筋尺寸無偏差、無錯誤。保證溜槽架設既容易拆裝又牢固可靠,當其坡度較大,大于50°時,則安置阻滑板,以避免混凝土下滑太快導致其離析。
2.7.3 混凝土拌和、運輸、入倉。拌和站采用6m3攪拌車將混凝土直接運輸至施工各個環節,在趾板斜坡段混凝土的入倉方式采用溜槽入倉,在趾板平整段混凝土利用攪拌車選擇直接入倉方式入倉。在入倉前,先將水泥砂漿涂布每層混凝土的倉面澆筑段。澆筑第一倉砼時,應將塌落度的控制作為實驗參考,其范圍為5~7cm,在后面的倉號砼澆筑時,可以根據實驗結果對塌落度加以確定。在施工過程中,應控制攪拌車的運輸時間,以減少損失混凝土的塌落度。
2.7.4 砼平倉和振搗。當混凝土已抵達倉面,則應快速分散混凝土,并均勻攤鋪。分散砼時杜絕使用振搗棒對其強行分散,平倉時應疏散骨料,避免過于集中。砼的振搗棒規格:內徑分別為70mm和50mm,其振搗時間距控制在40cm之內。趾板止水鄰近部位的振搗棒內徑為30mm,其振搗時間距大于等于30cm,每一層振搗時深入到下一層的距離約為5cm。
2.7.5 止水設施保護及砼養護。當所有混凝土都澆筑完成,若當時溫度在5℃以上,及時灑水進行養護,并注意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當趾板模拆除后采用土工布覆蓋,連續28天灑水養護,并注意防太陽強烈照射?;炷脸跄?,當溫度小于50℃時,覆蓋塑料薄,暖棚養護7天,拆除模板和暖棚后,則覆蓋EPE卷材和土工膜起到保溫作用。用木條將EPE卷材固定,木條寬約5cm,并采用8#鐵絲及膨脹螺栓將木條固定于趾板砼上,并保持1.5m的間距。對所有齡期不達標的砼實施保溫養護,28天齡期后則選擇常溫養護。
3 結束語
作為面板堆石壩防滲體系的重要結構,趾板下面連接著防滲板,上面連接著混凝土面板,在整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3]。積石峽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趾板是整個大壩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復雜,且要求較高,工序繁多,文章對趾板的施工技術進行的細致探討,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史紅亮,劉迎周.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技術探討[J].中國水運,2012(6):171-172.
[2]鐘良紅,張海英,劉祥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趾板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3(6):35-36.
[3]張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趾板施工技術[J].技術與市場,2014(5):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