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瑩



【摘要】習語乃語言智慧之精,文化氣息之濃,涉及范圍之廣,英語習語生動精辟,寓意深遠,使語言與文化更富于表現力。英語課堂教學中,將英語習語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并滲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多個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趣味,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強化教學的吸收效果。學生在探究習語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量,著重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識度,增進表達能力拓展面。
【關鍵詞】英語習語 課堂教學 探析
英語習語的概念內涵頗為廣泛和深意,和漢語言文學在本質意義上是一致的,是語言經過歷史長河的積淀,長期提煉出來包含描繪形象生動的短語等。習語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底蘊形式,是人民群眾集體創造的勞動成果。習語其意蘊醇厚,妙語連珠,意外言之外,極富有內涵和哲理。若學習者使用得體,則會妙趣橫生,意蘊非凡。
一、習語顯著特征初探
1.完整性。從本質意義上說,完整性即不可分割性。一個英語習語的真正含義不是每個單詞解釋的疊加或組合,而是具有特殊的定義。例如,“Achilles's Heel”的寓意為唯一的致命弱點,這個習語的含義與腳后跟沒有一絲聯系,如果一定要翻譯為此人的腳后跟,就失去了該習語的內在寓意。如若把習語中的每個單詞都拆開單個翻譯理解,就失去了該習語的整體含義,因此,學習者一定要把習語看作一個整體去理解,體會其深刻含義。
2.固定性。從單詞的排列上說,習語的固定性就是學習者不能任意增減習語中的某一單詞。在改變單詞排列順序,替換其中某一元素等方面作以限制,即使是一點點微小的變動都會改變其習語原來的寓意。如“as clear as day (一清二楚),不能換成 as clear as night 又如calling a stag a horse(指鹿為馬)不能把stag和horse順序顛倒”綜合性 從國家、民族、社會各個角度上說,習語的綜合性就是習語內容的豐富性和影響的多樣性,習語受民風風俗、歷史變遷、自然地理環境、宗教信仰等影響,如“‘瑞雪兆豐年,適時的冬雪預示著來年是豐收之年,‘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指的就是云南昆明,眾生平等即是佛教習語”等等。習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背景、生活制度以及倫理道德等不同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
二、習語教學隱藏通病再探
1.重視程度略低。教學中過多的專注于語言基礎知識的講解,而對于習語的文化差異及預設涵義幾乎忽略,在教學情景中引入習語是師生雙方潛在的文化預設,是培養學生語言與文化融合思維意識,是符合課改提出的“努力使學生學習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不斷拓寬文化視野,發展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要求,所以,忽視習語的教學運用自然就背道而馳了。
2.認知水平不足?!皫熣撸瑐鞯朗跇I解惑也”教師在語言文化的傳授中,要讓學生全面吸收語言與文化的知識,要了解最新進展,提升認知水平,不再只重視語法知識點,讓文化回歸課堂,習語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卻因教師在原有認知水平層面上的傳授而大打折扣,不擴展延伸一帶而過,沒有把習語轉化為課程資源有效利用,流失了寶貴的文化資源。
3.內涵講解片面。由于大多數是非母語為英語的教師,對外國文化背景了解也不是很深入,所擁有的文化知識都是自身間接學到的,對習語的翻譯和解釋多含有個人主觀因素,有的教師認為涉及到的過于復雜而把意思簡單的過一遍,有的甚至直譯、推測而妄加評析或者直接略過,對習語理解偏頗直接制約文化教學。
三、習語教學運用終探
英語習語與文化骨肉相連,密不可分,具有非常濃郁的文化風情,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教學源泉。習語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道品質上乘,富有詩意的佳肴!
1.善用習語典故,導入精美課程。導入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學問,努力研究好導入這門美學藝術,是協調學生快樂上課情緒的速效藥,使學生快速進入緊張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導入是貫穿整一節英語課堂的重要一環節,導入可以重拾學生的目光,若每一段新的課程都有其特有的導入,會使整節英語課內容充實,環環相扣。英語習語惟妙惟肖的比喻是最適合與導入相結合的,比如,剛剛上課,學生的意識還停留在興奮的狀態就可以講一些有關習語的典故故事。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區別好壞,辨別真偽)”等等。英語習語與課堂導入相結合,可使學生聚精會神的聽講以及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最高峰。
2.創設習語情境,營造課堂氛圍??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興趣愛好是學習者學習的最直接最雀躍的要素,一旦在課堂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激發學生對本堂英語課學習的興趣和向往。教師只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設習語情境,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循循善誘的習語來引導,指點,啟發學生,就會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
例如,一個孩子被小貓爪子抓傷,是因為他好奇的從高處甩貓,作為教師就要告訴學生無論何時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不要太過好奇的嘗試,然后可以教同學們幾句習語,比如“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不要太過好奇);A cat has nine lives.(貓有九命)”。抓住時機巧妙地運用習語來調節學生課堂的情緒狀態,在課堂上讓學生做出各種表情然后舉例,如“A merry heart makes a long life(樂觀的個性終身受用)Anger is the cause of sin(憤怒乃罪惡之源)”等,這樣,課堂氛圍也活躍了,課程內容也易于理解了,學生既能提升興趣還能從中懂得生活的道理。
3.加深習語聯系,擴充知識層次。對于學習英語來說,單詞量是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如果沒有單詞量的積累,何談英語語法的學習,也就不能輕松的閱讀英語文章,對此,英語教師會采取很多措施,比如做單詞游戲,背誦語法口訣,講授詞根等等。我們也可以把單詞量的積累與習語進行聯系和探討,讓學生的單詞量循序漸進的增加。比如,學生對顏色的單詞都比較喜愛,教師可以教學生“a yellow dog(忘恩負義之徒);once in a blue moon (千載難逢)”。有的學生喜歡動物,可以教學生“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雪中送炭)”。外國人見面都聊天氣,可以教一些有關天氣的習語“Don't have thy cloak to make when it begins to rain.(未雨綢繆)After rain the sky looks blue.(雨過天晴)”。在英語習語中,數字也很有趣,同一數字內涵卻截然不同,教師可以教授學生“put one's whole heart into(一心一意);in one morning or evening (一朝一夕)”。教師可以巧用習語,幫助學生有趣的記住單詞,使記憶單詞不在是枯燥的存在,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記。
4.提升表達技巧,豐富寫作思路。英語教師或多或少會對學生的寫作思路感到困擾。許多學生在英語考試的時候,只能套用簡單生硬的語法句子進行寫作。為了能讓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有所突破,教師都會嘗試很多方法,比如在寫作中適當加入一些言簡意深的英語習語,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眾所周知,在寫中文作文時,學生都會引用名人名言或者諺語使文章顯得更加有內涵、更加優美、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與之相適應地,在英語寫作中恰當引用習語,也能為作文修飾增色,給毫無生氣的言語賦予新的活力,不至于千篇一律。例如,英語作文涉及勤勉的話題時,選擇運用以下習語可以為文章增色:“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計在于晨);“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寫涉及成功的題材時,可以這樣說,“A good begi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如在寫友誼的話題時,我們可以參考這些習語:“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同舟共濟)?!包c點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倉”這句習語在激勵學生只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寫作練習,循序而漸進的運用,寫作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5.多元文化交互,構建有效模式。中國學生的英語一直都是圍著考試轉的啞巴英語,學生只是掌握英語語法知識,可以運用到寫作上去,一旦進行交流便會說出中文式英語,有時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因為學生只重視學習語法詞匯,卻沒有聯系西方文化,沒有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去了解英語語言,因此文化交互和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模式越來越得到肯定。如果教師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用習語,教學生融入西方文化中去體會英語,有效地培養學生跨文化接觸適應能力。例如Castles in Spain可譯為 “世外桃源,空中樓閣”此語源于以前歐洲人一直以為西班牙既盛產黃金又風光秀麗,同時還是一個羅曼蒂克之地,所以,也可譯為“白日夢,空想;海市蜃樓”通過對習語典故的講解和引導,加速學生對不同文化的交互融合,能有更全面的體系來掌握,其實踐意義更高于理論意義。
6.滲透德育教學,提高素質要求。教師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同時,要言傳身教,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地態度,塑造自身道德情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與立德樹人相聯系,英語習語寓意深遠,需細細品味和體會,耳濡目染中對學生的文明素養,個人品德等具有引導、調節和控制得作用。比如,在教師批改學生課后作業時,可以在學生的作業本寫道,“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這樣一來,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評語后,會對其意蘊感興趣,甚至思索此習語是什么意思。又如,在每天上早課時可以在黑板上寫下:“Time past cannot be called back again.(光陰一去不復返);Time flies(時光易逝)”來提醒學生珍惜時間。習語對其教育學生,培養學生高尚的素質文明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結束語:習語傳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探析習語是學生透過文化語境掌握蘊含的哲理,只有真正領悟其習語的寓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巧用,善用,真正的把習語的益處影響發揮到極致,讓習語成為學習者交流,寫作的最好工具,才能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顧慶榮.英語習語有效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0(28).
[2]駱世平.英語習語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