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文俊
【摘要】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一切教育都要歸結于養成兒童良好的習慣”。從這兩個多星期的教學經歷更讓我體會到: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比學習具體的知識更加重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一生的學習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習慣 教學 英語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切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活動實施目標、如何實施與實施效果會如何,盡可能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促使他們更愿意學、更有興趣學。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幾乎是一張白紙,一點一滴都要從頭開始教,良好習慣的形成也就在每天學習的細微之處體現出來。
一、從聽入手
我們要求學生要善于傾聽,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還要聽其他同學的“講”。聽老師,要做到借助老師的肢體語言聽懂活動的指令或要求。如:老師說listen必須要做到手放耳邊、動作整齊,靜下來聽。聽同學,要做到安靜傾聽,注視他人,既是對別人的尊重,更能學習他人的長處。除此之外,還有聽錄音的習慣,要求注意力集中。第一遍聽錄音,注意傾聽錄音中的正確發音。第二遍進行跟讀,要求讀準字音。第三遍,聽后做到模仿語氣、讀出語音語調。
二、從說著眼
說,是學生表達自我和教學輸出的重要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就要讓學生明確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該怎么說。如學生回答問題時,我們通常要求學生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咬字準確。往往有些個別愛“表現” 的學生就會大聲叫出來。這時我們就要讓學生學會控制自己說話的音量,做到適量、悅耳。開小火車時要注意語速,不能因為爭小組榮譽而把單詞的語音讀錯,把原來的短音讀成長音,那就失去了游戲的意義。Pair work 或group work時,要求學生的音量只要對方聽得見就可以,避免教室中出現一窩蜂的情景。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敢于說,勇于表達。知道在什么情景中說什么樣的話,表達怎樣的語氣與情感,充分體現交際性活動的真實性。
三、從讀突破
英語是一門有聲語言,朗讀是學好英語的基本要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其道理所在。出聲朗讀課文,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語音和語調,有利于語法和詞匯的鞏固,同時學生腦子儲存了大量的語言素材,不論是在做練習還是在書面表達方面,反應快而正確,從而提高了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在做中鞏固
有這樣的一句至理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夠學得好”。我們可以借助身體語言、面部表情和多種教具來引導學生做游戲、學唱歌、涂顏色、畫畫等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可以模仿老師來做,學以致用。以此來讓學生真正在學習的過程中動起來,促使他們進一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五、合作學習的習慣
合作與競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兩大主題,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那么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要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因為兩人以上的活動都必須做到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兩個兩個讀詞時,要做到動作整齊,同步念詞。Pairwork 或groupwork時要在給出簡明、確定的指導用語的同時做出示范標志式的手勢,提示、幫助學生明白活動要求,通過學生做出的肢體、姿態、手勢等的反應觀察學生對指導用語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在基本的簡單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務,避免理解障礙導致的學生語言運用障礙。每一次合作學習,教師要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小組合作時還要注意傾聽他人的想法和意見,也要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生的良好習慣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嚴格要求。那么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也要充分為孩子著想,規范課堂用語的同時更要適應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在進行游戲或其他活動時,可能遇到孩子的反應達不到教師的預設效果。因此,我們根據小學生語量積累較少,行為約束力較弱的特點,在教學中做了如下的調整。如教師的指令應盡量簡潔化,加上一定的肢體語言讓學生一看便知,每個步驟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做準備。教師通過將步驟細化,讓學生明確了活動要求,確保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也滲透了學習習慣與品德教育。教師更應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習鋪設漸進漸升的階梯。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我們強調的是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通過參與各種活動學生有真實的語言交際使用和情感的體驗。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與教學的側重點,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提供了保障,教師就要準確把握機械性操練、意義性操練與交際性操練的量。在每節課中教師應較合理地設計教學環節與教學時間,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為最終學生的輸出打下扎實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設計的各個環節的連接教師應多采用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的方式,吸引學生進入下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多搜集各種有利于教學的資料,如兒歌、動畫、歌曲等等,運用游戲等多種方式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總之,好習慣受益一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家長與教師嚴要求、多引導、勤督促、常鼓勵,并在過程中逐一落實,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以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