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錫
寫人常常涉及外貌描寫,貼切的外貌描寫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可不少同學描寫外貌時,總是不抓重點、見什么寫什么,有時甚至影響中心的表達。請看下面一段話:
我的同桌是一個愛笑的女生。她喜也笑,怒也笑,那笑簡直成了一切表情的偽裝。她長得胖胖的,顯得特別憨。但她很勤奮,善于鉆研,因此大家都不敢小瞧這個“胖憨”。她常常幫別人解難題,同學們道一聲“謝謝”,她總是一笑了之。有時,真覺得她的笑有些難看,因為她的嘴比較大,嘴唇也厚,笑時總顯得很勉強,而且笑起來臉頰上的肉就顯得更臃腫。
看到這段話,我們不知道小作者對同桌是褒還是貶。文章的主題應該是贊美同桌,但外貌描寫沒能很好地為中心服務。如“笑”成了“偽裝”(貶義詞),影響了中心的表達;后半部分的笑態描寫,不僅沒對人物進行“贊美”,反而有些“丑化”,給人多余之感。
外貌描寫,一要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去寫,不是寫到人就必須寫人的外貌;二要抓住特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要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一段描寫吧:
我的同桌是一個愛笑的女生。她喜也笑,怒也笑,仿佛世間只有一種表情——笑!她長得胖胖的,略微顯得有點憨,可體育課上的每一個項目她都做得相當靈巧,讓人難以相信而不得不信。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奮、善于鉆研,奧賽題到她面前都變得特別簡單。我絞盡腦汁都做不出來的題目,她解起來卻易如反掌。也正是因為這些,班上的同學都不敢小瞧這個“胖憨”。
這個片段主要描寫了同桌“愛笑”、“胖”的外貌特點,都能有效地突出“勤奮”這一中心。比如“胖”容易引起動作笨拙,可胖女孩的體育項目卻做得相當靈巧,能離開“勤奮”嗎?還有學習好也離不開勤奮,勤奮自信才愛笑。而對原文中道謝后的“笑態”干脆刪去,因為這是“不必要”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