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大勝 張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電力工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持續增長,電網在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證能源供應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我國電網覆蓋的區域逐漸擴大,電網電壓等級越來越高,輸變電工程引起的環境問題受到人們廣泛關注。文章主要論述了輸變電工程特征、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和運營時期的環境影響及防治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防治措施
引言
電力是我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它關乎國計民生,是人們正常生產生活不能缺少的一項基本元素。建設電網對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幾年,隨著城市進程腳步的不斷加快,人們消費的電能逐漸增加。電能的安全供應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有著重要意義。電網建設中非常關鍵的項目是輸變電建設項目,伴隨電網覆蓋區域逐漸增大,與環境的矛盾逐漸凸顯,人們環保意識越來越強,輸變電工程給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已經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所以,了解建設與運行輸變電工程時的環境影響特征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全面掌握影響因素,才能有效控制措施進行防治。
1 輸變電工程特征
輸變電工程由輸電線路及變電站組成,降壓變電站、升壓變電站和輸電線共同完成輸電功能,輸變電工程是把電源的電力輸送至需要電能或消費電能的各個地區或是傳送相鄰電網的電力,構成相互連接的統一電網,并保持電網間供應和需求相平衡。建設輸變電工程主要有建設變電站和架設輸電線路兩部分內容。輸電線路多數都是呈線狀分布,主要靠鐵塔支撐,各線路形成相互獨立的電力線路走廊,盡管鐵塔占地很小,但鐵塔數量多、線路長,所以,輸變電工程和普通建設項目不同,它跨越的地區較多,影響區域范圍“面窄線長”。輸變電工程給周圍環境帶來影響主要表現為變電站及輸電線路對其周圍產生的電磁環境及噪聲的影響,同時,變電站和塔基占用地使土地利用和功能發生改變,破壞原地植被、砍伐林木等。
2 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和運營時期的環境影響
2.1 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影響分類
輸變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影響主要有輸變電站施工區域的固體廢棄物影響、周圍生態環境影響、施工揚塵影響、污水排放影響和聲環境影響。
2.2 輸變電工程運營期間的環境影響
變電站運營時期給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主要分為電磁環境影響、聲環境影響、地表水環境影響和固體廢棄物影響。其中電磁環境影響又分交流工程運行中產生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直流線路工程運行中產生的合成電場;換流站工程運行中產生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和合成電場。變電站工頻電磁場常分布在配電裝置及母線周圍,噪聲主要來源于電抗器、變壓器及室內外各種配電裝置所發出的電磁噪聲,無線電干擾是通過空間垂直導線方向和順著導向方向向變電站外面發出干擾源。輸電線路在運行時會產生工頻磁場、工頻電場和無線電干擾,據有關調查顯示,運行變電站附近的工頻電磁場強度比推薦標準值小,工頻電場容易受電源等級、導線高度計架設防水等因素影響。送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電磁脈沖,并向空間輻射電磁波,電磁波順著電線橫向方向傳播,致使附近的一些無線電設備正常接收信號,嚴重時這些無線電設備會不能正常工作。
3 防治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的主要措施
3.1 防治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環境影響的措施
要預防和治理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對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需要做好幾個方面工作:合理選擇變電站建設地址、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減少施工噪聲。變電站的建設地址要符合地區規劃用地指標,選擇變電站及輸電線路時需要確保其生態安全,不能把它們設計在生態環境不穩定區域或自然災害較危險區域,盡量避開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及風景名勝等重點保護目標,線路鋪設要遠離重要的通信線路、重要軍事設施設備,沒有重要的景觀影響,能夠讓人們接受;為降低土地資源占用率,輸變電工程要盡可能的運用同塔雙回線路架設方式,減少變電線的走廊面積和土地利用面積。如果線路要布置在丘陵地區或是山區,要運用全方位的高低腿鐵塔,進而有效減少占地,如果鋪現地區交通不便利,運用氣球、飛艇等方法放線,減少植被的被砍伐量,有效保護輸變電工程經過地區生態環境;在建設工程過程中嚴格控制擾動區域面積,合理制定施工工期,盡量避開夏季施工,在設計塔基位置時,要防止在地勢不穩定或是坡度較大地區施工,為防止泥石流或塌方破壞塔基,在塔基附近建立護墻與護坡,盡可能的運用挖孔樁方式,減少對原有土壤結構的破壞,在工程施工完成后運用一些綠化措施,構建較為完善的防止水土流失體系,嚴格控制建設時期發生水土流失;在施工過程中選擇噪聲較低的施工機械,有效降低機械運行噪聲。
3.2 防治輸變電工程運營期間環境影響的措施
輸變電工程運營時期的環境保護工作需要從三方面展開,分別是:增加凈空高度、運用先進環保技術、合理劃定控制區域。根據設計規范可知,220kV以下的輸電線路允許跨過民房,其輸電線路的凈空高度應高于6米,這種規定僅僅是考慮線路安全運行,并沒有全面考慮環保問題,所以,在布設220kV輸電線時要增大導線和房屋間的距離,同塔雙回式的電線路架設運用逆相排序,進而降低地面工頻電場強度;施工單位要形成環保理念,積極引入先進環保技術、材料及工藝,進而減輕輸變電工程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具體含有: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同塔多路輸電技術、直流輸電技術,優化路徑鋪設方案,避開敏感目標,提升輸電容量,有效節約環境資源;工頻電磁場的強度會隨距離的增大而逐漸減少,因此,增大輸電線路、變電站和人們的距離,也能夠起到一定防護作用。在設計防護距離時,要始終保持人們活動區域位于較低的工頻電磁場內,科學劃定輸變電工程的控制區域,嚴禁人們在控制區域內長時間停留。
4 結束語
在建設輸變電工程過程中要全面考慮變電站的建設地址、輸送電線路的規劃和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相符。輸變電工程的施工單位要全面樹立環保理念,在實施工程設計、施工及運營過程中的有效監控,積極構建環境保護體系,提升企業的環境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羅超,查智明,姚為方.高壓輸變電工程中的環境問題及其管理和應對[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3).
[2]袁力,李彥國.淺談高壓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及解決辦法[J].電子世界,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