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瀟霖
“從2011年湖南衛視試水周播劇產品開始,斷斷續續探索了4年,到了《旋風少女》基本算是大學本科畢業吧?!泵⒐麄髅接邢薰径?、總經理張勇告訴《綜藝報》。
7月25日,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周播劇場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旋風少女》殺青。該劇首期收視率CSM全國網1.58%,市場份額10.3%;CSM30城收視率1.21%,市場份額5.92%,整體表現奪得雙網第一。播出第二周,CSM全國網收視率破2%,第三周CSM全國網收視率逼近3%,刷新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開播以來的收視紀錄,收視份額首次突破16%。
市場初起步
“周播劇市場到今天應該還談不上爆發,但的確有集體行動的跡象,行業達成一種共識。”張勇認為。
2011年,湖南衛視試水周播劇,首部為《被遺棄的秘密》。但名為周播,實質卻是日播劇操作方式的初次嘗試,并未取得成功。2012年,湖南衛視再次啟動周播劇項目——“第一周播劇場”,這次《軒轅劍之天之痕》收視率1.612%,超過劇場均值138%,取得周播劇的首次成功。但其后播出的劇目,收視率起伏明顯,未能維持穩定水平。
2014年,執著于此的湖南衛視繼續嘗試,將周播劇場更名為“青春星期天”(2015年改為“青春進行時”),將電視劇欄目化,包含連續劇、欄目劇、單本劇、單元劇等多種形式。
此后,為了實現產品區隔化,加深觀眾對周播劇的期待,湖南衛視在2014年下半年將周播劇場調整為兩條產品線:以采購為主的“鉆石獨播劇場”走古裝路線;自制訂制為主的“青春進行時”以時裝劇為主。
為何湖南衛視如此執著于這一產品形態?張勇告訴記者,從世界范圍來看,周播劇更加符合戲劇的傳播規律,這在國外是已經被證實的。
故事與題材最重要
題材,或許是橫在周播劇產品發展路上的最大難題。
“周播劇最重要的還是故事的差異性以及題材的稀缺度。”張勇形容,日播劇操作方式有點像狗熊摘苞谷,做一個扔一個。周播劇不同,需要有強大的故事架構,按照多季進行規劃,往往需要強IP推動。
“周播劇每周播出量要與故事結構相吻合。如每周播出兩集,這兩集在整個故事架構中,大概想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每周的故事要相對完整,同時還需與整體有非常強的關聯性才可以延續。”張勇告訴記者。
《旋風少女》制作方觀達影視總經理周丹認為,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收視表現,題材新穎是重要原因?!拔覀儓F隊做了十年電視劇,主要聚焦年輕人題材。這部小說的青春、熱血非常打動我,它與走狗血路線的愛情劇有很大不同,充滿正能量?!?/p>
但是,由于市場上周播劇制作公司缺乏,能夠挑選到優質項目并不容易。“現在市場上周播劇產量占比不到1%,制作單位的生產習慣都是按照日播劇流程做的。如果周播產品的占比能達30%時,整個行業的生產形態就會發生變化?!睂堄聛碚f,挑選的空間和余地并不寬裕。《旋風少女》從立項到播出,前后歷經一年半時間?!爸懿№椖窟@樣的時間長度是合理的,但現階段往往達不到?!缎L少女》為了讓人物更加豐滿、單元和整體之間的結構更協調,以及適應周播產品的約會式收看方式,前期調整便經歷半年之久?!?/p>
此外,該劇為了更適應周播產品的特性,特意請來原作者明曉溪擔任編劇統籌。為了銜接第二季,第一季最終三集的劇本幾乎進行了重新創作?!昂玫挠耙曌髌犯木?,應該是從原作中生長出來的。小說和電視劇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學形式,有不同的表達方法。過于尊重原著,劇本直接照搬小說不好看;完全拋開原著重新創作更不可取。改編最重要的是找到中間最合適的度,把握人物氣質,體現他的精氣神。”明曉溪表示。
制作成本高于日播劇
中國的周播劇市場,緩慢卻堅韌地生長著。制作周期長、投入成本高是其發展緩慢的一大原因。
張勇表示,目前日播劇市場是一個掙快錢的市場。由于上星平臺較多,需求旺盛,因此掙錢相對容易,周期短就意味著制作公司可以承接更多項目,有更高的利潤率。“周播劇市場目前對制作公司的吸引力不大,但這是未來趨勢?!?/p>
周丹介紹,《旋風少女》單集制作成本是普通青春劇投入的1倍以上。張勇也表示,周播劇單集投入成本至少比日播劇高50%左右。“制作費主要貴在兩點,周播劇必須是順拍。如果每周播出一集,一般需要備兩集左右的拍攝素材,和欄目操作基本一致,演員要貫穿整個播出期;同時,周播劇一般需要多季規劃,還涉及演員未來的承諾,談判過程非常復雜?!?/p>
以《旋風少女》為例,其制作播出周期比一般電視劇要長很多;由于需要同期錄音,為了體現動作戲中演員們腳踏在地板上的力量感,整個道館采用全實木搭建?!昂芏噱X都花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這樣畫面的質感才能出來,才能引發觀眾每周的期待心理。”周丹表示。
商業回報想象空間巨大
周播劇投入成本高,制作公司缺乏,觀眾習慣有待培育,為何一線衛視還在考慮推出周播劇,它將會產生怎樣的商業回報和期待?
張勇稱,“就現階段而言,電視臺80%的電視劇播出算絕對帳是虧損的,因為政策不允許中間插播廣告。但電視劇運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不賣劇場,按單項目算。目前國內電視劇的回報,都跟項目沒關系,無一例外都是賣劇場。但周播劇未來將會像大型綜藝節目一樣,按項目操作?!?/p>
周播劇期待心理產生的約會規律,可將用戶心中的價值量化,并通過量化產生商業回報。一旦產業鏈各方成熟起來,周播劇產品將會改變現有電視劇的商業模型。
“我認為市場能夠走到這一步,還需要2-3年時間。廣告行業有滯后性,3-6個月時間,廣告主才能對內容產生的價值進行確認。我們需要先把產品做好,讓廣告主看到價值,才有可能說服他們。當然,周播劇能夠提供何種廣告表現形式,整合怎樣的資源,需要我們探索,不能永遠是簡單的植入。”張勇表示,目前周播劇市場處于整個生態產生變化的初期,制作公司少,周播劇資源必然緊缺,但需求爆發后,所有資源都會向這個方向傾斜,制作公司參與度高了,就會產生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