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胡沛
摘 要:自2015年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形勢愈加嚴峻,這給煤礦物資供應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作為企業“第三利潤源”的物資供應管理在煤礦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方面顯得更加重要。文章通過對新形勢下煤礦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改革煤礦物資供應管理模式的方法,以適應“新常態”下的煤礦企業轉型與發展。
關鍵詞:物資供應管理;供應鏈;信息系統;管理機制
引言
自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經濟“新常態”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各行各業也對“新常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與煤炭企業依依傍水的煤礦物資企業,承擔著礦井建設及生產期間機械設備、材料、零部件的采購、存儲、供應等業務。在煤炭行業持續低迷的內部市場和國家經濟轉型的外部環境的影響下,煤礦物資企業的生產效益持續下滑。但近年來,物流產業持續保持“溫和”增長[2-3]。因此,煤礦物資供應管理亟待改革以適應“新常態”[1]。
1 煤礦物資企業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煤礦物資供應系統大多屬于“單純供應型”管理模式,如層層儲備、層層領料、多級多頭分散管理等,用大量庫存來保證供應;而在煤礦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普遍存在業務流程不規范,系統穩定性差等問題。總結煤礦物資供應管理現狀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4]:
1.1 物資采購管理方面
煤礦物資由于涉及面廣、品種多,加之企業在物資采購過程中的不規范,易造成計劃不實,重復、盲目采購等現象,從而造成企業庫存積壓,流動資金呆滯等。
1.2 物資供應管理信息系統不健全
煤礦物資供應管理信息系統具有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數據交換頻繁等特點,受管理模式及資金的影響,現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存在諸如業務流程不規范,系統穩定性差等問題。此外,煤企并購、重組導致各經營板塊業務系統標準規范不統一,缺乏統一管理,造成管理信息共享和交換障礙也是物資供應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面臨的困難之一。
1.3 缺乏物資現場使用管控措施
煤礦企業本身就具有“高能耗”、“高投入”的特點,井下物資到施工現場之后,沒有制定登記臺賬,隨意丟棄,亂扔亂放的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對于可以周轉復用的材料,回撤不及時,造成物資丟失,損壞等浪費現象嚴重。
1.4 管理機制不健全
國內煤企大多是集團化的大型公司,煤礦以其子公司的形勢存在。因此,其總體的物資供應由管理集團管理,而集團負責的是整個集團所有煤礦的管理工作,多數不能夠實現對于每個煤礦最為合理的物資供應管理工作。因此,煤礦內部的物資供應管理應在集團總體大方針的指導下進行一定的調整,以更好的適應集團的物資供應管理辦法。但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煤礦企業內部相關的物資供應管理人員不能真正認識到本單位現階段對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一味的追求達到上級相關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夠滿足本單位對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
2 應用供應鏈思想優化煤礦物資供應管理
所謂供應鏈,是指產品在達到消費者手中之前,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的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絡,它圍繞核心企業,通過控制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從采購原料開始,到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分銷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全過程使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及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性功能網絡[5-6]。
采購流程指為了完成采購任務而進行的購買、儲存、供應等一系列活動的有序集合它既是一種時間變動序列,也是一種空間變動的過程,其主要目的有:
(1)縮短采購周期。通過重新考慮采購流程,有效地簡化采購過程各環節手續、適當配備采購人員、加強采購過程的溝通,有效減少庫存積壓或物資不到位而造成的損失。
(2)提升采購質量。采購物資質量與最終產品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只有原材料符合采購標準,才有可能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產品,任何部件的質量不好都會導致整個產品成為次品。
(3)降低采購流程運行成本。從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品的售價日益透明,產品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在此情況下,企業要想保持利潤的持續增長,就需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實施供應鏈管理,可以使煤炭企業從物資管理工作中提升企業效益:
(1)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礦井生產供應。實施供應鏈管理有利于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促使供應商保質、保量、及時地向煤炭企業提供所需物資,這就在保證生產正常的同時提高了煤炭產品的質量。
(2)降低庫存成本,節約流動資金。應用供應鏈管理,有利于礦井合理安排人、財、物等,達到合理倉儲、減少庫存、減少物資流轉費用的目的,從而節約流動資金、降低成本。
(3)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應用供應鏈管理,便于實現大規模采購,發揮大規模優勢,增強采購期間討價還價的能力,從而降低物資采購價格,提高煤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4)提高管理水平。應用供應鏈管理,有利于煤炭企業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實施業務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效益。
3 煤礦物資管理亟待改革以適應“新常態”
3.1 緊跟生產進度定物資采購計劃
礦井生產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到采、掘、通、運、機、瓦斯綜合治理,以及地面輔助單位的后勤保障等諸多方面。因此,其涉及的材料、配件、物資設備的品種成千上萬。作為物資供應部門,需根據生產計劃,編制生產物資計劃,這是配合生產的重要環節之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物資部門的計劃往往憑領導的旨意或經驗編制計劃,為保證所謂“足夠的庫存”,導致編制物資計劃的準確率降低,庫存量增加、材料積壓、淘汰物資增多,甚至出現配件好幾年積存的現象。
因此,作為物資供應部門,為提高物資計劃的準確率,就需根據礦井生產變化、設備變化、設備材料的更新換代等新情況,以全新的思維,務實的作風,緊跟礦井安全生產的進度編制物資計劃。在計劃的編制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及時介入,隨時關注生產方案、計劃制定的可行性;二是要及時與采、掘、機、運、通等各生產單位保持緊密聯系,準確掌握生產進度和所需物資、材料情況;三是要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考察材料設備的使用情況,掌握材料消耗規律及現場反饋的信息;四是要廣泛收集產品的質量、價格、生產周期等相關信息,以便在以后的采購中做出調整。
3.2 規范物資采購程序
物資采購工作,作為加強煤礦物資管理的重要環節,務必使其程序規范有序。以一個年產200~300萬噸的礦井為例,年投入的物資設備接近2~3億元。因此,規范有序地做好物資采購工作,是供應部門應加強管理的重中之重。綜合在物資采購實際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應進行實時有效地跟蹤管理以規范其程序。
其一,供應部門首先應對礦井所需設備、材料進行分類、排序、整合,以此為基礎,實行物資批量分類、集中招標的采購辦法。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招標采購的規范程序進行,做到陽光、透明操作。
其二,建立供應商信息庫,了解和掌握各類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價格、服務等信息。
其三,完善市場價格信息系統并及時更新,經常性開展詢價活動,及時掌握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分析其價格走向。
3.3 建立材料設備使用情況信息系統
在礦井生產中,為提高材料、設備的使用價值,物資供應部門就應對所有材料、設備,進行跟蹤管理,建立使用情況記錄臺賬和信息庫系統,這樣,第一是有利于掌握設備的總數量和運轉情況,以防盲目采購;第二是有利于材料、設備的回收再利用,減少丟失和浪費;第三是有利于掌握易損件的消耗規律,準確把握補充材料的采購數量;第四是有利于回收物資的修復和報廢物資的處置。為加強管理,材料設備使用情況信息系統可分子母系統分別建立,聯網并用,信息共享。子系統建立在各基層單位,由區隊發料員、設備維修人員、回收利用工作人員提供統計信息,并由系統管理人員錄入。母系統建立在礦井供應主管部門,并分項分類收集子系統信息。物資計劃部門則可以結合材料跟蹤使用和庫存情況,根據礦井生產總體計劃,編制材料、設備采購月度、季度或年度計劃,從而實現合理采購、低投入,高效益。
3.4 最大限度地降低資金積壓
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多煤礦企業都建有規模較大的物資庫房。大量的資金積壓,影響著企業的資金周轉,從而影響企業生產成本。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積壓或實現零庫存目標,需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管理:
第一,轉變思想觀念,實行市場化動作,逐步把倉庫變成超市。即將現有的物資庫房轉為礦用物資供應商的超市,為中標供應商提供代儲、代銷的場所,從房屋租賃金中抵扣壓庫費,批量產品可由供應商直接發送至生產單位;第二,實行點選貨物配送制。對招標采購的物資設備,或少批量采購的物資,在擇優定價的基礎上,由供應商直接配送至生產單位指定地點,生產單位專業人員驗收后,直接用于生產一線,從而減少了中間環節;第三,建立零星配件、易損配件、常用配件供應站。供應部門根據生產需求,直接從供貨商調貨,保證不超過3個月的貨物周轉,并依法簽訂供貨合同,實現季度結算。在保障生產物資供應正常的前提下,逐步取消企業倉庫,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從而提高煤礦企業整體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物資供應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對提升煤礦企業經營管理效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煤炭行業持續頹勢給煤礦物資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又給煤礦物資供應管理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作為煤礦企業“第三利潤源”的物資供應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盡快健全完善制度,加快物資供應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轉變思想觀念,實施供應鏈管理,將物資供應管理從粗放模式轉向專業物流集約、精細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降低煤礦企業的物資成本,提升煤礦企業經營效益,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煤礦企業轉型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華.煤炭行業2014年經濟運行分析及2015年預測[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14(12):46-49.
[2]何黎明,“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趨勢與政策展望[J].中國流通經濟,2014(8):6-7.
[3]程潔.“新常態”下我國物流業發展展望[J].現代商業,2014(7):18.
[4]張向陽.加強煤礦物資供應管理的幾點思考分析[J].科技向導,2013(14):257.
[5]陳劍,肖永波.供應鏈研究的新發展[J].上海理工大學報,2011(16):16-17.
[6]戚向東.如何加強煤礦企業物資供應管理[J].經濟論叢,2014(16):210-211.
作者簡介:馬俊(1973,11-),男,陜西富平人,2012年6月畢業于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從事煤礦設備與物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