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當前道路客運現狀,找出在道路客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借鑒國內外優秀的道路客運管理經驗,從而把握今后道路客運可能的發展趨勢。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從道路客運相關的法律法規、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對策,最終實現提高道路客運效率水平,方便人民生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道路客運;效率;道路法規;客運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公交優先
1 道路客運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休閑觀念的提高,我國迎來了人口平均出行次數的大幅度增加。道路客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下面,從影響道路客運的有關因素具體闡明。(1)道路客運市場和客運車輛現狀。根據交通部的有關統計資料顯示,近些年來,我國道路客運量道路客運周轉量、道路客運平均運距的總量在增長,同時,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比例也逐步提高,而客運車輛的總量也在持續增加。(2)道路客運企業現狀。從交通部的統計資料也可以發現,我國道路客運企業也是在一直增加,但是規模都偏小,缺乏領頭羊。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我國道路客運市場比較混亂。(3)道路客運信息化。我國道路客運通信設施的建設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2 道路客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不健全。道路法律法規當中的問題本質上是道路客運法律法規一體化的問題。截止目前,我國依然沒有制定統一的法律法規對公交、出租車和道路運輸進行統一調整,而是在不同的領域存在不同的制定法。比如說針對城市公交和出租車的就有各自的法律,即:《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和《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管理辦法》。此外,在行政方面沒有配套的法律法規予以配合。
(2)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從公路里程的總量上看我國遠遠低于許多西方國家;從路網技術方面來看整體等級偏低;從路網層次結構上看,國道、區域干道和縣鄉三級路網結構尚未形成。還有,道路客運站場的建設相對簡陋,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3)道路客運市場混亂。前面說到我國道路客運企業呈現出規模小、數量龐大、分散的特點,這些問題理所當然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運輸資源的極大浪費、整體技術層面難以提升。
(4)其他問題。道路運輸車輛的結構具有老舊化的傾向,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大量的性能差、方式陳舊的運輸裝備。交通和城建部門并行分管交通運輸的格局存在多頭管理、職能交叉的弊端;另外,在道路客運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人員素質方面也存在極大的問題。道路客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正是制約我國道路客運效率水平提高的癥結之處。
3 道路客運的發展趨勢以及提高道路客運效率水平的措施
(1)道路客運的發展趨勢
我國道路客運發展趨勢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進行宏觀分析。
a.旅客運輸量尤其是農村客運量將會持續增長。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農村,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會刺激農村人口出行量,而城鄉一體化的實施又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城鄉客運將會發展得更快。春運、求學、農家樂休閑等方式使得出行人員的數量會越來越多。
b.運輸網絡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公路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縱橫交錯、干枝相連的運輸網,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區域之間日益密切頻繁的交往,我國交通運輸網絡擴大和密集的趨勢化明顯。
c.車輛結構的多元化。我國當前的普通客運客車大部分使用年限久遠、型式單一,不能很好適應經濟的發展和旅客的需求。為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未來的客車會朝著多樣性的方向發展。
d.城市公交的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工業的發展會導致環境污染和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為了克服這種不利影響,必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另外,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的情況來看,完善的交通運輸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2)建立健全道路客運市場法律法規
我國的道路客運在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混亂的交通運輸市場秩序依然存在。一些無證運營等非法經營行為還是屢禁不止,這與我國在道路客運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有一定關聯。國家應該以《道路運輸法》為基點,以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為補充,推動完備的道路運輸法規體系的建立即實現交通運輸法規的一體化。以此規范運輸經營行為,打破當前地區保護和市場壟斷的格局,建立全國統一的道路運輸行政執法隊伍,從而實現交通運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科學規劃客運基礎設施
科學規劃客運基礎設施的實質就是實現客運基礎設施的一體化。與乘客的出行行為具有連續性不同,客運市場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同而很難構成連續性。但是,要想提高道路客運的效率就必然要對交通方式進行整體統一的規劃,使之有機結合,從而達到道路客運的完美對接。最大化節省時間。為此需要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a.道路基礎設施一體化。在規劃道路網絡時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從城市規劃和城市發展狀況出發,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
b.客運站場的一體化。一定要在綜合考慮人流、乘客換乘和交通運輸方式的基礎上設計客運站場,這樣才能滿足交通運輸的多層次需求。
c.協調運輸方式。要針對性地布局交通運輸方式,具體而言就是在人流量大,客流的方向和時間都比較穩定的地方采取載客量大的交通運輸方式如公交,而在相對來說比較偏僻、客流零散的區域選擇中小巴士或出租車。
d.交通運輸城鄉一體化。道路客運效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單靠某一方面的優勢就可以達成的。城市交通運輸比農村交通運輸發達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們也絕不能厚此薄彼,輕視農村交通運輸的發展。在規劃客運基礎設置時要把農村交通運輸考慮在內,予以足夠的重視。
(4)加強市場監管,充分調動道路客運市場的競爭。為了減少無序低效的競爭,交通管理部門應該對道路客運市場加強監管。依法處理各種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營造高效有序、公平公開的市場氛圍。非法營運因為胡亂投放位置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理所當然要受到有關執法部門的嚴格限制,要努力提高道路客運市場的聚合度和鼓勵客運企業正常的競爭以此規范客運市場并實現優勝劣汰的目標。
(5)城市公交優先發展。道路客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公交,由此可見公交運輸的地位。進而推之公交的運營效率直接影響著道路客運的總體效率。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在公交優先的道路上先行一步了。比如說北京很早就開辟新的公交專用通道,禁止其他機動車入內。除此之外還有進出口不受干擾、路口通過優先以及公交停車場的建設等措施。有些城市甚至還設置一定的專用資金專門投入公交建設。
(6)其他措施。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信息傳遞的快慢直接影響到方方面面的效率,交通運輸業也不例外。為此我們更需要加快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進程。對于旅客來說,建立道路運輸信息聯網,確保旅客能夠接到最及時的客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對于道路客運企業來說,售票系統和安全管理信息的聯網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夠保證企業的運行效率。
4 結束語
我國道路客運效率水平的提高,在外部要協調發展好城鄉道路交通運輸的一體化,在內部要從交通法律法規的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包括交通工具和客運站點的合理規劃和配置、道路客運市場的管理和促進競爭機制的建立以及加快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結合等方面著手綜合考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既定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雁.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道路運輸局局長.主動適應新常態 道路運輸發展穩中求進[N].中國交通報,2015-01-30S04.
[2]胡旭,吳敏.構建綜合運輸體系 提升居民出行品質[N].安徽日報,2015-03-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