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互聯網給傳統出版業帶來了壓力,同時也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優質內容的核心競爭力凸顯、電子商務創新銷售渠道、社交傳播顛覆營銷模式,僅僅在這三方面,移動互聯網帶給傳統出版業的助力就極為顯著。傳統出版工作者需要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出有效的轉變,方能有效推動傳統出版業的轉型。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出版;出版工作者;轉型
【作者單位】張金學,遼寧黨刊集團。
移動互聯網給傳統出版業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許多原本鐘情于傳統閱讀的讀者開始轉向數字閱讀。然而,在數字出版、在線閱讀興起的同時,也有相當數量的人群依舊享受紙質閱讀帶來的愉悅感。同時,一些特定人群如家長、學生、學者等對紙質書本的需求是剛性的、穩定的,這就給傳統出版業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間。傳統出版業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動上的及時轉型,是促成產業轉型的重要前提。
一、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出版業的影響
對傳統出版業來說,移動互聯網造成的沖擊不言而喻。2014年,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國民的數字閱讀率首次超過紙質閱讀率,這說明我國國民的閱讀方式已發生根本性改變。傳統出版行業在移動互聯網面前是較為被動的,這在讀者流失上已經表現得較為明顯。然而,從另一角度來思考,移動互聯網給傳統出版業帶來的影響卻是正面的、積極的。表現如下。
1.優質內容核心競爭力凸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雖然傳統出版業依托的媒介——紙張,受到了智能設備、PC的挑戰,然而傳統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優質的作者資源、內容資源依舊沒有發生變化,這些出版的核心資源還是與傳統出版社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這使得傳統出版活動的根基得到了保障。
除了內容、作者資源方面的優勢,近年來,我國對著作權的保護也越來越完善,這使得傳統出版活動的內容資源優勢更為突出——能夠通過有效的版權保護來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反觀目前國內優秀的內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不難發現,以果殼網、壹讀、知乎為代表的網絡公司對原創優質內容的重視程度很高,一些門戶網站的專欄對優秀作品、作家的保護程度也相當高。這都說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掌握內容、作者優勢,就等于把握住了內容生產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對傳統出版業來說是絕對的好消息。
2.電子商務創新銷售渠道
從有關調查來看,數字閱讀的人群數量已經超過紙質閱讀人群數量,然而數字閱讀本身存在著閱讀體驗欠缺、作品收藏性欠缺等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讀紙質書不斷受到提倡。移動互聯網給紙質書銷售提供新的渠道,顛覆了傳統出版業老舊的銷售模式。以蒲公英童書館為例,其本身是一家傳統的出版專業機構,主要產品是童書。在傳統的銷售背景下,這種小型出版機構是很難掌握市場話語權的。然而,蒲公英童書館2014年獲得1.38億元的銷售額,已經完成了逆襲。從這一角度來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給傳統出版業的機遇更加顯著。
3.社交傳播顛覆營銷模式
營銷與銷售不同,營銷注重的是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聯,而銷售注重的是對渠道的開拓,兩者最終目標都是達成銷售。對傳統出版業來說,移動互聯網帶來的還有對營銷模式的全面顛覆。移動互聯網平臺重視社交化的傳播與營銷,信息傳遞、品牌塑造、營銷活動都是基于社交化的網站、應用展開,通過人際交往、口碑傳播等,形成出版物、出版品牌與消費者之前的強聯系,從而達到銷售的目的。以蒲公英童書館為例,其微信公眾號在介紹產品的同時,還注重描述一本童書從誕生到出版的過程,注重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形成以童書產品為核心的網絡社群。這些社群內的網友全都是蒲公英童書館的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他們與公眾號的互動又成為蒲公英童書館的廣告,通過社交傳播達成營銷,使得傳統出版業的消費者群體更加明晰,營銷成本也進一步降低。這對傳統出版活動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優勢。
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傳統出版業工作者思想與行動的轉型
1.對移動互聯網的態度需轉變
很多傳統出版業工作者對移動互聯網的態度是又愛又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出版業工作者需要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去看待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出版業的影響,既不能將其視作洪水猛獸,也不能將其看作未來發展的“救命稻草”。傳統出版業多年積累下來的優勢是極為明顯的,傳統出版業工作者要清醒地認識到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否則就會產生過分悲觀的情緒。傳統出版業工作者要認識到移動互聯網是自身資源整合、利用的有效平臺,將這種整合利用好,才能夠為傳統出版帶來光明的發展前途。
2.移動互聯網思維需更新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的理念更是說明了移動互聯網的包羅萬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無論什么行業都可與其相結合,最為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思維的升級和換代。以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站為例,開心網、人人網是我國社交網站的鼻祖,然而隨著微博的橫空出世,它們迅速被冷落,而微信的產生又使得微博人氣急轉直下。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因此,傳統出版業工作者需要保持對移動互聯網的長效認知、接觸與思考,圍繞移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方式、營銷模式的變化調整自身思維,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能夠理解傳統出版業目前消費者的形態、行為習慣和對傳統出版業的訴求。
3.試水新型銷售模式
在新型的銷售模式中,電子商務是重要的渠道,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一渠道也有逐漸失去活力的可能。傳統出版業工作者需要在銷售模式上推陳出新,對銷售渠道進行更為深層次的探究。例如在房地產界,就產生了“全民經紀人”的模式。這種模式依托普通人的社會關系,使每一個人都成為兼職的房產經紀人,通過推薦商品房達成購買后提取傭金獲利。這種模式值得傳統出版業工作者借鑒。
4.嘗試新型營銷模式
從在單位中坐等客戶(讀者),向接觸客戶(讀者)、尋找客戶(讀者)轉變,是當下傳統出版業工作者在工作中轉變的重點。多年來,傳統出版業作為重要的文化產業,本身有著較強的優勢,因此總習慣于抱著高高在上的態度,在營銷活動中欠缺行動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實體書店數量在減少,逐步建立與讀者之間的新連接是其轉型的重要方式。傳統出版業工作者可以嘗試以社交網站、應用為平臺,以個人的方式進行書籍的網絡推廣,形成大型的社交網絡,這成為傳統出版物營銷的重要渠道。或者嘗試更多的實體個性書店落地,通過開放主題書店、24小時書店等,與喜愛閱讀紙質書的讀者形成更為緊密的聯系;又或者通過組建讀者俱樂部、閱讀沙龍等形式,展開線上討論或者線下活動,通過社交來拓展自己的營銷渠道。無論如何,都要鼓勵各個層級的傳統出版業工作者“走出去”“造圈子”,這是移動互聯網帶給傳統出版營銷的重要啟示。
移動互聯網給傳統出版業帶來的益處是不能忽視的,出版業工作者必須從思想和行動上都做出調整,有效地認知和利用傳統出版業的優勢,結合移動互聯網在銷售、營銷上的優勢,推動數字閱讀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出版業的穩步前進。
[1] 梁春芳. 構建數字出版人才培養模式 推動數字出版跨越式發展[J]. 中國出版, 2010(21).
[2] 莫遠明. 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政策演進與發展態勢分析[J]. 出版廣角,2012(8).
[3] 郭旭. 傳統出版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危機與對策[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
[4] 李亞萍. 網絡數字化時代下的出版業戰略轉型與應變能力[J].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