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二五”期間,廣西印刷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存在印刷經濟指標在全國所占的比例偏低,大型龍頭骨干企業少,印刷集團化、集約化程度不高,高檔精美的彩色印刷產能嚴重不足,核心競爭力和數字印刷能力薄弱等問題。本文系統分析了廣西印刷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改革發展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廣西印刷業;數字印刷;發展對策
【作者單位】藍芝同,廣西民族大學傳媒學院。
改革開放至“十二五”期間,廣西印刷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2014年廣西印刷工業總產值為125.02億元,比2013年的120.06億元增長了4.96億元,增長率達4.13%。然而,廣西作為西部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印刷總量、規模、設備等方面都比較落后,與全國行業水平和國內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本文系統分析廣西印刷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改革發展的若干對策。
一、廣西印刷業當前發展存在的不足
2015年,廣西共有各類印刷復制廠點4367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約200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580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810家,“三印企業”(打字、復印、影印)約2700家。規模以上印刷企業(年總產值5000萬元以上)43家,工業總產值超億元的印刷企業15家。
“十二五”期間,廣西印刷業雖然取得可喜的成績,但作為西部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廣西印刷業在印刷總量、規模、設備等方面都比較落后,與國內發達地區和全國行業水平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印刷經濟指標在全國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如2014年廣西印刷業總產值為125.02億元,僅占當年全國印刷業總產值11334億元的1.1%;2014年廣西印刷業資產總額為138.23億元,僅占當年全國印刷業資產總額11763億元的1.18%;2014年廣西印刷業利潤總額8.57億元,僅占全國印刷業利潤總額814.66億元的1.05%。
2.大型龍頭骨干印刷企業少。目前,在廣西1612家印刷包裝企業中(不含2755家“三印企業”),工業總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5家,僅占1%;工業總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43家,僅占2.7%。2013年底,全國共有規模以上印刷企業(年總產值5000萬元以上)3075家,廣西有43家,僅占1.4%。2014年,我國印刷產值超過10億元的大型骨干印刷企業已經超過40家,廣西只有真龍彩印包裝有限公司1家(2014年工業總產值10億元),其余大多數印刷企業規模小、資產少、產值低,嚴重制約了廣西印刷業總體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3.印刷集團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目前,在廣西圖書出版的編印發行業中,僅有兩個省一級出版發行集團,即廣西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和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境內屬于省一級的印刷集團以及集團化、集約化經營的廠家少之又少,目前只有廣西民族印刷廠、廣西新華印刷廠和廣西迪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聯合組建的廣西民族印刷包裝集團,以及成立于2005年6月的廣西金美印刷包裝集團。此外,廣西大多數印刷廠目前是在本廠區內各自為戰,各顯神通搶接出版印刷資源和社會一般印件印刷資源,難以形成市場利益共同體,從而分散了廣西的印刷資源,嚴重制約廣西印刷業的集團化、集約化經營。
4.新型創意印刷產業園區建設步伐緩慢。如中國—東盟創意印刷產業園區屬于廣西新聞出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項目,但由于諸多原因,該印刷產業園區建設步伐相對緩慢。目前,除桂林園區建設已正式啟動外,南寧園區、玉林園區、柳州園區仍處在艱難的建設籌備階段。由此也極大地制約了廣西高檔精美彩色印刷產能和數字印刷能力。
5.高檔精美的彩色印刷產能嚴重不足。由于局限于前面三大原因,造成了廣西在高質高效、高檔精美、節能環保型的印刷產能方面遠遠不足,低質、低效和高耗能的一般性印刷產能大量過剩,不少出版社要印刷高端精美的彩色出版物,往往跑到鄰省廣東的深圳、廣州等地去印刷。
6.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和數字印刷能力薄弱。目前,廣西的印刷技術、裝備水平與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明顯,陳舊落后的設備多,高效率的先進裝備少,整個印刷行業的技術含量、員工整體素質以及經濟效益仍然不高,特別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數字印刷能力更加單薄。據筆者2014年年底到廣西民族印刷包裝集團調研了解,該集團雖然屬于廣西一流的印刷企業,近年來十分注重科技投入,擁有了一套數字印刷設備,但很少承接到出版機構的印刷業務,90%以上的業務為承接出版行業外的其他企業招標、投標書。足見廣西數字印刷業仍然處于剛剛起步摸索階段。
當前,數字印刷已成為全球印刷潮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數字印刷已經發展成為“按需印刷”,省去了制版、烤版、曬版、上版、卸版等傳統環節,具有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高質高效、精美逼真、節能環保,以及可以隨時改變印刷圖文信息和印刷冊數等個性化特點,不但能滿足短版印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滿足大規模、大批量的長版印刷需要。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數字印刷占印刷市場份額為10%—20%不等。
我國的數字印刷量很小,目前約占印刷市場份額2%以內(包括數碼復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發達地區。2013年我國數字印刷總產值為103億元,約占當年全國印刷業總產值10398.5億元的1%,而廣西的數字印刷發展相對遲緩,技術基礎和市場需求顯得更加弱小。
二、發展對策:著眼未來,占領數字印刷的制高點
當前,在全球信息網絡化、科技數字化的語境下,傳統出版印刷業如何向數字出版、數字印刷轉型,這是業界和學界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筆者認為,當前及“十三五”時期,要順利實現數字印刷的轉型,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在財政上要加大扶持力度。廣西人民政府辦公廳2013年11月印發了《關于加快印刷業發展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經過5—10年努力,廣西要培育50家以上有競爭力的大型骨干印刷企業,20家以上產值超億元的印刷企業,5家以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規模效益突出、有強大競爭力的大型印刷集團,形成一批在區內外、東盟國家都有影響的企業品牌。關鍵是要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繼續抓緊“十二五”規劃項目中國—東盟創意印刷產業園區建設實施進度,盡快破解南寧園區、玉林園區、柳州園區有關土地、資金、招商、建設主體等難題,力爭盡早建成并發揮效能作用。同時,積極推動印刷集團化、集約化發展,早日組建和培植一批廣西大型骨干印刷企業和省一級印刷集團。順勢在培育大型骨干印刷企業和印刷集團過程中,率先實現數字印刷,并在財政資金和核心技術等方面,優先保障大型骨干印刷企業和印刷集團實施數字化工程。
2.政府在產業政策上要加大優惠傾斜力度。中央政府應該從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給予出版印刷企業更優厚的稅收政策。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實行零稅率或低稅率的政策,積極扶持本國出版、印刷、發行企業的發展。而我國印刷企業增值稅為17%,出版企業增值稅13%,企業所得稅為25%—33%,還有各種名目的稅費以及攤派等,足以說明我國出版印刷企業的稅賦要比國外同行多得多,負擔相當沉重,發展十分艱難。建議有關部門在“十三五”期間,出臺優惠傾斜政策,將印刷企業增值稅降為8%,出版企業增值稅降為5%,企業所得稅降為10%,且出版印刷行業的增值稅實行“先征后返”,讓廣西和全國出版印刷企業得以休養生息,發展壯大。
3.政府在企業貸款和融資方面給予傾斜政策。法國政府在出版印刷業的信貸扶持方面,堪稱全球典范。一是給中小企業無息貸款,償還期為8年;二是由政府和文化工業投資基金會,給企業貸款實行雙重擔保。相比之下,廣西和全國出版印刷企業的貸款和融資仍然相當困難。筆者建議借鑒法國經驗,在“十三五”期間,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全國出版印刷企業貸款和融資的傾斜優先政策,保障出版印刷行業正常生產以及擴大發展所需的資金。
4.必須練好企業自身內功。廣西印刷企業自身也要更新理念,深化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及時更新換代陳舊的設備。同時要在借鑒、引進和研發數字技術方面,以及數字印刷人才培養方面有所作為,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市場核心競爭力。只有企業自身內功強,造血功能強,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最終占領全國乃至全球數字印刷的制高點。
數字出版、數字印刷是出版印刷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出版印刷業的未來。廣西印刷企業要克服目前自身的各項局限和不足,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企業自身要練好內功外,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必須在財政、稅收、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更多更大的扶持優惠傾斜,這是極為重要的發展前提和條件。
[1] 2014年中國印刷業總產值為11334億元[EB/OL]. 前瞻網,http://www.qianzhan.com/, 2015-07-10.
[2]2014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N].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5-09-06.
[3]搭印刷“新臺” 唱按需“大戲”——來自2014中國按需出版論壇的聲音[N]. 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09-10.
[4]羅紫初. 比較出版學[M].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