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青
摘 要:在中國西部地方的礦山由于受條件限定,在貫通測量等礦山測量范疇新技術的應用上,依舊處于比較落后的情況。為了對西部礦山測量技術人員更好地應用新技術起指導作用,更好地給礦業經營提供幫助,為促進礦山科學化服務。文章擬從礦山測量技術發展的方面深入闡述和分析新技術在西部地方礦山貫通測量中的使用。
關鍵詞:西部;礦山;貫通測量新技術
對礦井測量工作人員來講,貫通測量是煤礦生產所要求的重要任務之一。礦山測量從業者要確保全部工作面與設計的意圖一致,讓貫通接合處的偏差小于規范標準規定的限值。明顯地,通過測量礦山測量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測量工作,從業者的責任也相當關鍵。跟著電子航天技術的迅猛前進,測量技術也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向前成長。在開展貫通測量設計的時候,給礦山測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能使設計更加經濟科學,更好地服務于礦業生產,為促進礦山科學化提供服務。文章擬從礦山測量技術發展的方面深入闡述和分析新技術在西部地方礦山貫通測量中的使用。
1 礦山貫通測量技術發展現狀
如今的礦山測量任務,不只包含以前的礦山測量及制圖,還應該做資源與環境規劃、礦山安全生產監測、礦區可持續發展研究等工作。經由對礦產地上及地下部分、環境資源等方面開展搜集、存儲、處理、表示及使用,科學有效地進行礦產挖掘和保護,以及防治礦區環境破壞服務,支撐礦區綠色化發展等。此外,在應用礦山測量方式及儀器等角度,測繪儀器目前已發展為復合傳感器整體集成或互補的新技術。如,數字地面一體化測圖系統、空間測量技術體系有著合理的相輔相成之態。對國內外的礦井進行分析,在先進礦區的貫通測量工程中,GPS技術、新型全站儀測探技術、陀螺儀測探技術、光電或激光測距儀、等先進設備及技術已實現了投入使用。另外,測算繪圖自動化及礦山資源信息管理等的研究則處于發展中。新型先進的測量設備和測探技術手段等漸漸應用也給西部礦山貫通測量工作補充新生力量。
2 新技術在礦山貫通測量中的意義
在礦山貫通測量投入先進的新技術,需要先進科學的礦山測量理論做支撐。貫通測量中需要很多環節的精確計算以及協同合作。所以,在測量環節中一定會存在完整的成套基本準則或標準,尤其是在礦山工程相當復雜、周邊環境相當惡劣的情形下開展的礦山貫通測量工作中。礦山貫通測量從業者必須確保礦山生產開挖等是符合方案和圖紙設計的規定,從而達到盡量縮減誤差的目的,實現礦山貫通測量的精確度。因此,礦山貫通測量從業者負有相當大的責任。假設鏟射錯誤而不能貫通,或者存在不滿足要求限值的偏差,將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僅會讓國家產生巨額損失,甚至讓整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受到阻礙。礦山貫通測量新技術作為一新興科學先進的測探手段,在礦山貫通測量中扮演著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不單單可以縮小誤差,提高精度,而且為測探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因此,做好新技術的建設和實施,對提升礦山貫通測量的安全度及工作效率來說是具有非常不一般的意義的。
3 礦山貫通測量中新施工技術
3.1 隧道貫通測量中的GNSS技術
如果要在隧道貫通測量中采用GNSS技術:首先,應該在隧道表面創建GNSS控制網或者光電導線網,同時在將要測探的隧道旁邊布置GNSS平面控制位置。當上面任務做完后便著手測探工作。其次,測探的原始數據是GNSS點的location數據。在測量當中,布置和鋪設光電測距等線路,測量近井點。另外,運用AT-G6水準儀開展另一組水準測探,再求解計算近井點高程,并把該數值當做計算的開始數據。經由上面的一些測探手段并運用GNSS技術,對提高隧道貫通測量精度具有相當明顯的功效:(1)運用GNSS技術提高隧道貫通測量精度,要做好相關基礎工作,如圖紙錯誤的校檢工作;(2)采用GNSS技術提升隧道貫通測探精確度,仍應該仔細進行誤差估算等;在運用GNSS測探技術過程中,因為其具有較為先進的理論難度和操作復雜等難點,必須按照“精度允許,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指導思想,科學選用GNSS技術的最優測探方案;(3)采取GNSS技術去提升隧道貫通測量精確度,應仔細開展定向的環節,使隧道上下取得統一高程和坐標;(4)應用GNSS技術提高隧道貫通測量精度,要建立專用地面控制網,若不能符合規定,必須再次創建針對性地控制網,而在建立GNSS控制網的時候,需要依照工程現實情形鋪設測量設備。
3.2 紅外測距及陀螺定向新技術
在礦山測量中,紅外測距技術及陀螺定向等新技術具有必不可少的地位。陀螺定向測量是通過陀螺經緯儀去開展測量換算的。陀螺方位角,則為通過陀螺儀子午線有正北沿時針走向測量,提升了精度。紅外測距技術是把運用紅外線調制紅外精密測距儀,缺陷為距離只有五千米,但其更方便省事,測量對象間的距離,減少了勞力及時間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陀螺定向技術在礦井貫通測量還缺乏系統的操作要求和數據處理模式。運用新技術把陀螺定向和紅外測距技術進行綜合使用,可以使距離及方向融合。在礦山貫通測量中使用陀螺定向及紅外測距新技術,可以防止偏差消耗大量人物成本和時間成本的缺點,以達到精確度的提升。
3.3 全站儀測量
礦山貫通測量中要求角度、方向、距離等雙方滲透融合。此時,全站儀的作用則得到了凸顯,因為它包含了物理、電光等不同領域。優勢方向和距離測量角度的同時,可以快速而方便地獲得相應的數據。不僅如此,它還具有通信功能,可以在任何時間更新數據。此外,全站儀數據通信,是指全站儀和電子計算機之間的雙向數據交換。通過測量更新,同時實現現代化水平角和豎直角和斜距測量元素的所有基本功能。結合全站儀數據處理功能強大,方便,使全站儀使用非常方便,發揮了全站儀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作用,它使自動化領域記錄工作,減少計算誤差,極大地提高室外工作的效率。
3.4 選取最佳貫通點
選取最佳貫通點在礦山貫通測量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切入點選擇的正確與否,決定了安全及測量精度,錯誤的選擇的切入點可能導致施工的難度,通常消耗時間大大增加,甚至連工人的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等等。技術測量有時造成很大的潛在的安全隱患,低精度測量也帶來巨大的損失。精確的切入點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新技術同時綜合各領域技術可以更順利的突破礦山貫通測量,不僅可以防止或減少出現經濟損失,甚至可以提高精度;同時也不會出現由于盲目追求精確而導致施工進度緩慢。所以,最佳貫通方案的確定保證了新技術在礦山貫通中的安全,以及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4 加強新技術在礦山貫通測量中的其他措施
(1)改革監測制度。應改革對新技術在礦山貫通測量中的監測制度,提升礦山貫通測量的考察標準,應精確到每個點。(2)GPS技術雖然自動化效率高、操作省事,然而,存在的一些關鍵問題,在應用中應該重點進行研究和討論。新型先進儀器和先進技術的運用,讓每級別、每一類測量的精確度都有相當大提升。所以,相關領導及施工測量技術從業者必須仔細討論,同時還應改善誤差參數等,實現誤差理論發展速度與儀器設備進步速度保持一致。(3)完善懲罰制度。提高人事調動的公平公正,推動施工技術的持續變革和推廣,讓新技術在礦山貫通測量中推廣應用更完善。
5 結束語
整體上,我國工程測探技術,尤其是礦山貫通測量技術已得到較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整體水平上仍與國民經濟和社會前進的步伐存在不一致,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著差距。我們必須盡可能革新礦山貫通測量技術的方式和設備,努力促進新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強化有關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科研,為推動我國西部礦山貫通測量科技進步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張新運,尹東光,林紅光.SET5FⅡ防爆全站儀在貫通測量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04(2).
[2]吳立新,方兆寶.礦山測繪的未來發展[J].礦山測量,2003(3).
[3]王永華.新技術在復雜條件大型貫通測量中的應用[J].礦山測量,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