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偉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非常重視土木建筑工作,相應的對其施工技術和品質規定等也越來越嚴格。文章簡要的分析了土木項目施工技術的具體特征等相關的內容,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帶動我們國家土木建筑項目的發展。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技術研究
最近幾年土木工程獲取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其施工技術和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要想獲取高品質的項目,先要明確施工的工藝以及技術要素,進而才能夠選擇最為合理的方案,以此來確保項目的品質良好。
1 土木工程住宅施工技術的特點
由于土木工程本身就有其特點,所以它的生產組織與一般的工廠生產組織就有一些不同之處,每一個工程項目都基于自己的工程性質并結合自身的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施工組織,并單獨進行施工,而這個施工組織對于這個工程本身是否科學合理、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具體來講,此類建筑的施工技術有著以下的四個特征。第一,它不但具有固定性同時還兼具流動性。此處的流動性具體的說有兩方面的意思。比如施工組織有著非常大的流動性,而且還指一個項目中的工作者在工作的時候在空間中具有流動性。第二。不但具有多樣性還兼有單一性特征。具體的說是任何的工程都是單獨的個體,和別的項目都多少的存在一些差異。也就是說在世界上沒有完全一致的項目。第三,有著協作和綜合的特征。不論是何種性質的項目都不可能是由一個單位做好的,通常是由多個單位協調完成的。第四,復雜性特點。項目附近的外在環境對項目的施工技術的開展有非常多的影響,因此在使用技術的時候要考慮多項要素,此時就使得技術在無形中增加了復雜的特征。
2 對土木工程住宅施工技術的淺析與探究
2.1 基坑的開挖及其支撐與保護技術
根據一般理論與實踐,可把土木工程的施工中的基坑開挖技術分為淺基坑開挖技術和深基坑開挖技術,作者將分別就兩項技術的內容進行分析:
(1)淺基坑的開挖技術以及對淺基坑開挖的支撐與保護技術,在實際工作中要認真分析如下的幾個要點。首先,在明確土方邊坡的時候,要認真分析幾個問題。比如挖掘區域的氣候如何,土壤的特性如何,挖掘的深度以及挖掘的措施等等。其次,假如通過分析得知所在區域的土質非常均勻,而且濕度合理,管溝地面的標高或者基坑的標高比地下水位高,并且有較少的敞露時間,那么放坡和加支撐這兩項作業就可以不進行,當然還要注意,挖土深度必須是一定的,并且對于開發的深度是有相關規定的,要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第三,如果管溝或基坑的地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那么5米是開挖的最大深度值,不能超過這個限度也不能加支撐。當然,前提也是開挖當地的土質和濕度以及其他地質情況較為適宜。第四,如果臨時挖方邊坡的相對使用時間較長且小于10米高度,在山體穩定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更為合理的坡度。橫撐、板樁等技術都是淺基坑的支護技術。
(2)我們來分析深基坑的開挖及其支撐與保護技術,在實踐中,通常會采用臨時支檔技術來保障深基坑土地的穩定,而預制樁、雙排灌注樁和工字鋼樁加橫擋板則是用來透水擋土支護這種結構;地下連續墻、鋼板樁等等則應用于止水擋土結構;懸臂、錨拉式支護等結構適用于支撐部分的結構。
2.2 石方爆破與軟土地基的施工
針對爆破工作來講要注意如下的幾個要點。首先要將場地的廢棄建筑體拆除。其次,將地下的阻礙體處理好。要認真的按照工作步驟來開展工作。先是打孔,然后安放炸藥,最后引爆。該措施的優點是效率非常高,而且所需的資金較少。不過它也有缺陷,最為常見的就是會生成很多的粉塵,而且有巨大的聲響。
對于軟基施工工作來講,基于它自身的特點,我們得知其會面對著建筑體不穩固的問題,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整體下沉。其受力性無法達到規定的要求,因此要對其開展細致的加固工作。在具體的項目中,要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況選擇合理的處理措施,目前最為常用的有強夯法以及換土墊層等等。
2.3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這種結構自身的優點非常多,比如它的抗裂水平非常好,而且能持久,強度較大。正是基于如此多的優點,所以它才被廣泛的應用。接下來具體講述三中常見的施工方法:
2.3.1 粘結預應力施工,這種施工要求把預應力筋鋪設在模板內后澆筑混凝土,預應力筋表面要有涂料,外面包上塑料套管。最后預應力筋的張拉和錨固一定要等到混凝土達到設計所要求的強度。粘結預應力施工是在后張法技術基礎之上演化而來。
2.3.2 所謂先張法施工指的是先張拉預應力鋼筋,將其臨時錨固在鋼模或臺座上,然后澆筑混凝土,放松預應力鋼筋,借助混凝土與預應力鋼筋之間的粘結,讓混凝土產生預壓應力,當然此時混凝土的強度以及混凝土與預應力鋼筋之間的粘合力強度都要掌握好。簡單地說這就是一種線張拉預應力鋼筋再澆筑混凝土構件的方法。
2.3.3 和上文提到的方法完全反過來,后張法指的是先進行構件的制作,進而再開展張拉工作。在制作構件的時候要提前設好孔道,這樣才能夠保證鋼筋有效的穿入,在完成張拉工作之后,使用錨具把它固定在構件的最上方,進而才可以進行灌漿工作。
2.4 排水技術
對于該項建設工作來講,排水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土的干燥性對后續的土方建設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對于當前的排水技術來講,有兩個大的類型,也就是明排法和人工降水法。對于后者來講,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是以人為的措施將地下水控制在坑底以下的區域。換句話講就是說在挖掘基坑以前的時候,先在它的周圍布置充足的濾水管,這樣就可以隨時抽水。它的好處是能夠避免流沙對項目的干擾,打造更為優秀的施工狀態,不過該技術會使得之前的建筑體出現位移或是下沉現象,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傾斜以及裂縫等等的后果,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在開始之前的時候要認真分析,做好防護工作之后才可以開展后續活動。明排水法分為三步即截抽疏:截指的是截住水流;抽是用水泵將坑底的水抽出,坑底會鋪設排水溝和集水井,水流將順著排水溝留到集水井里;疏就是將積水全部疏干。
3 結束語
雖說最近幾年我們國家在土木項目施工方面獲取了非常顯著的成績,不過還需要面對一些問題。簡單的來講,當前的施工技術還不是很完善,大部分的活動還要靠著手工來完成,機械的使用率不高。也就是說其效率較之于別的產業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要積極的發展自身水平,不能夠單純的探索和目前項目建設工作協調的技術,而是要將高效以及智能和信息化等發展點結合到一起,開展全新的探索活動。設計工作是建筑活動開始前的一個重要工作,只有專業水平較高的設計人員才可以將該項工作做好。針對設計中存在的缺陷,要秉承著積極認真的理念來處理,確保設計更為精準合理,進而才可以保證建筑體的穩定性,才可以保證項目的品質。
參考文獻
[1]溫啟平,殷欣.基于防震考慮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要點探析[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2).
[2]吳毅寬.建筑結構設計基本原則及合理設計方案分析[J].建材與裝飾(上旬刊),2013(1).
[3]曹軍.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平面不規則問題的分析與抗震措施[J].中華建設,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