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利
摘 要:戰訓工作是消防部隊一項基礎性、經常性的中心工作,是戰斗力生成的重要因子。國務院15號文件頒布實施以來,消防部隊多樣化作戰任務成倍增加,在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各類災害事故搶險救援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已將應急救援作為消防部隊的法定職責,傳統的戰訓理論和模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文章從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入手,就如何加強和改進消防戰訓工作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消防部隊;戰訓;應急救援
引言
二十一世紀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在這個階段很多的社會矛盾也顯現出來,比如火災的發生幾率不斷的增加。2008年,我國先后發生了冰雪凝凍災害、膠濟鐵路特大交通事故、“5·12”汶川大地震,新疆、廣東、浙江等地還發生了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此時的消防部隊身為專業的滅火救援組織,其出警的速度越來越快,作戰的客體也更加的復雜,而且難度也在增加,對于裝備等的規定也越來越嚴苛。
1 目前消防戰訊活動面對的問題分析
1.1 組織隊伍建設工作面對體制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當前未形成良好的隊伍培養以及任免體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全新的世紀,在這種背景下,官兵的三觀出現了非常大的改變,很多官兵不愿再接受戰訓工作,這主要是因為這種工作的壓力非常大,而且任務量非常大,個體的成長缺少專門的機制做后盾。然而組織不愿放手那些素養較高的官兵,但是又不能夠處理好他們的發展問題。因而生成了強者多勞的局面。這種局面的出現嚴重的打消了官兵的活動熱情。因此消防部隊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時候,還要落實專門的培養和任用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將上文中提到的不利現象處理好。其次,部隊沒有形成職業化。該項工作牽扯的學科知識很多,僅僅的從滅火的層次上來看,就規定工作者要了解物理化學之類的知識。不過由于建制等方面的原因,戰訓職位的工作者不固定,而且培養時間不長,無法形成專門的組織,進而使得指揮能力較低,處理重大問題的經驗較少。在當前時代救援工作不是只靠著勇猛的精神就可以完成的,新的時代賦予了工作新的特點,在此時要求工作者必須熟練業務,而且要具備非常完備的作戰經驗。
1.2 警力欠缺,綜合素養不高
首先是當前的編制存在問題,任務量重,人員不足的問題非常明顯。從消防官兵總數來說,一線中隊戰斗員人數不能滿足四輛執勤車的最低配備需求,往往不能同時應對兩起較大的滅火救援任務。其次是綜合素養不高。通過分析最近的一些火災我們發現目前的火情非常復雜,因此必須有專門的指揮人員來指揮工作才可以將火情控制好。指揮者必須要懂得燃燒學知識,還要對醫藥化學等多方面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當前兵源的總體素養不是很高,一些官兵對于新裝置和技術等的理解力較低,完全靠硬記,此時就導致了滅火工作無法靈活的開展,嚴重的時候還會引發許多經濟損失。最后,理論知識不充足。當前的情況是很多消防人員過分的重視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因此在實戰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不了解設備的特性等而導致資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不了解物質的特性,在選擇滅火材料的時候發生失誤進而加劇災情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時候因為不了解人的身體特性,使得救援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1.3 消防裝備建設不適應滅火救援任務的要求
首先是裝備建設較之于當前的經濟發展速率和救援工作的實際需求要落后。最近幾年,各個區域都開始增加消防裝置方面的投資,不過其在財政的總支出中占據的比例還是很小,當前的器材配備還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不能和當前的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保持一致。其次是結構不合理,沒有做好管控工作。在當前時期,很多全新的工藝以及材料等都被使用,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救援的難度,目前有的裝置已經無法處理日益復雜的火情局面。急需配備一批有著較高的技術含量的裝置。當前的特勤裝置通常配備給特勤隊,而且其總數不多,大多數的隊伍都沒有這些設備。同時,因為管理人的素養較低,而且人員不固定,導致這些設備得不到良好的維護。
2 完善戰訓工作的方法
2.1 強化體制建設工作,著力打造出一批優秀的組織隊伍
第一要落實制度,保證戰訓人員有一個非常好的成長氛圍,明文論述戰訓人員在提升中的比例,相關機構要成立專門的戰訓人才庫,對于那些素養較高的人才如果不任用的話,要向上級組織講述緣由,讓那些喜歡戰訓活動,真正有能力的同志有用武之處,通過制度的創建,著力打造出一個人人都爭先搶占戰訓職位的局勢。除此之外,還要大力的提升此類群體的待遇水準。
2.2 強化、優化裝備配備
在當前時期由于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此時的消防器材的投入也在增加,怎樣配備并且管理好這些器材就成為了當前的一個重點工作,具體來講可以按照如下的要點來開展工作。第一要認真貫徹有關的裝備配置規定,及時向相關機構反饋存在的問題和難點,積極的做好協調工作,把裝備建設費用納入國家預算體系中,帶動其朝著制度化的方向發展。二是積極推動企事業單位加大對消防裝備器材的建設力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發動社會各界投資消防器材裝備建設;三是優化消防裝備配置結構,要立足轄區滅火救援的需要,因地制宜進行科學論證,按照質量可靠、數量適當、技術先進、結構精良、配套合理的基本思路,做好裝備的采購工作,確保售后服務到位,配備技術含量高的裝置,同時還要結合當前的形勢對目前的裝備進行優化組合,切實的發揮出裝備的優點,提升總體的戰斗水準。
2.3 建立以消防為主的政府應急救援體系
要積極推動政府領導下的以公安消防部隊為骨干,公安、安監、衛生、民政、氣象、地震、環保、供水、供電、供氣、城建等部門和其他救援力量參加的消防應急救援聯運機制建設。從體制、機制、制度入手,綜合政府、單位、群眾和專門機構等各方面力量,融合社會資源,以消防部門為應急指揮平臺,建立應急搶險救援指揮中心。逐步完善不同災害等級的預案庫,把具有救援能力的單位納入救援體系中,明確各種救援力量之間相對穩定的主次從屬關系、支持關系以及主要任務和協調配合的方法,建立滅火救援響應機制,形成有效的聯合行動。當災害出現的時候,依托應急指揮中心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級負責,根據各救援力量的專業優勢、裝備優勢和技術優勢,進行科學的現場控制和明確的處置分工,縮短啟動時間,把握致勝先機,形成強大的戰斗合力。當地政府要組織有關應急救援部門聯合演練,對參與處置的機構和部門配備必要的裝備,并進行針對性訓練。消防部隊內部要完善滅火救援指揮體系,加強應急聯動機制建設,提高滅火應急救援戰斗編成水平,強化三級組網功能,從指揮部到基層作戰單位實現警令暢通、動作迅速,充分發揮消防力量的最大潛能,保障滅火救援作戰任務的完成。
參考文獻
[1]吳蘭沖.新形勢下培育消防特勤隊伍戰斗力的討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27(S1):88-91.
[2]陳興發.建立高效統一、反應迅速的重大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26(S2):1-3.
[3]代如田,劉朝文,和麗秋,等.消防部隊參加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26(3):30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