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良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些老年朋友總愛拿這句話來感嘆,人老了被社會邊緣化了好像就是快活不起來。其實呀,快樂到處有,快樂時時在,就看你的處世心態與理解。時下的老人正逢盛世,我要告訴老哥、老姐姐們,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社會的多元化正為我們老年人生活拓展了更大的空間。“夕陽無限好,及時找快樂”應該成為現代老年生活的主旋律。
喜愛文學,寫寫、讀讀的我,好在退休前就著意打造了退休平臺,早就為各地媒體撰稿,更樂意參加各種征文,不僅鍛煉自己的文筆陶冶個人情操,而且還純潔了心境,無論是否刊稿和獲獎,我都看作是一種經歷、是一種嘗試,其本身就有期待的愉悅。退休后,我即與退休生活無縫對接,一直和快樂相伴。
不說遠的,就說前幾年我參加網上首屆“草根杯全國散文大賽”寫了《奮蹄追夢》,文章就是敘述自己近年在文學田園里的辛勤耕耘,經過幾年不懈努力,獲得了不少成績,心中的陣陣喜悅化作美語流淌在字里行間,文章發出后,我一直關注活動的進展。文章經初評入圍上網刊出了。被肯定的感覺是高興的,希望再有進步。接下就興奮地期待著終評揭曉,我經常光顧活動主頁,特別看著不少網友贊許的的評論,讓我在整個過程都沉浸在快樂的企盼中,盡管結果得個“優秀獎”,但我不氣餒,畢竟我享受了無與倫比的快樂,給我帶來了身心的健康呀。
上海2012年書展即將開幕時,我得到《新民晚報》“上海閑話”版發來消息,告訴我去年那篇《搿拉“浦東人”》的文章被收入《濃濃滬語情》上海閑話的“專集。還邀請我出席首發式。那天雖然氣溫很高,可看到那么多的讀者排著長隊在買書,我還和編輯們握手交談,打開專輯里一看,哇!我刊報的六篇文章全收進書里呢,那個高興勁真是溢于言表,心潮比氣溫還高吶。我據此寫了2013年“我和上海書展十周年”的征文,還榮獲了“二等獎”。讀書、寫文章成了我老有所樂的重要部分。
有一年中秋佳節的“中國月餅文化節”在天津開幕,這年的征文主題是“盛世國餅,喜福相傳”。中秋盼團圓,又是華夏民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我心中又突發操筆的萌動,想起去年我們社區的養老院里一對失散多年的母子偶然相逢,竟是一位老總在中秋行善中,尋得自己日思夜想的親娘,難道不就印證了“好人有好報”的佛教禪語么?我用感人的筆觸、細膩地描繪了當時的場景,很快成就了一篇觸動人心的征文。這年 8月底的開幕式上傳來征文揭曉的喜訊:我又獲得了“一等獎”。2013年《上海老年報》發起“預防老年人跌跤”順口溜征稿,我思緒萬千收集了種種導致老年人容易跌跤的因素,編出了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被評為“優勝獎”,還推薦上臺去朗誦呢!頻頻的獲獎又給我帶來繼續努力的動力。
我愛把喜訊播撒給親朋好友,讓大家共同分享快樂,朋友們紛紛向我賀喜,不由我心中涌動起春潮般的喜悅,我感慨身逢盛世其樂無窮,我真想告訴老年朋友:“夕陽無限好,晚霞更艷麗,只要我們主動走近社會,你同樣會有快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