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現飛
在語文閱讀課中,讀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訓練。讀,是學語文極其重要的一環。
讀,對于學習語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讀可以豐富我們的詞匯,培養正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宋代學者朱熹說:“大抵觀書,無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是說,讀的遍數多了,熟了,文章中的詞匯、話語,就像從自己嘴里說出來一樣。讀那些千錘百煉、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可逐步積累字、詞、句、篇等方面的感性材料,并可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轉化為讀寫能力。有些同學對作文深感頭痛,多讀就是醫治此病的良藥。唐代韓愈曾說:“人之能為文者,由腹有詩書。”熟讀成誦,寫作文時就能意到筆隨,文思泉涌。正如巴金所說:“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就能慢慢體會到它們的好處,慢慢摸出文字的調子。”
讀,有助于記憶和理解文章。熟讀是背誦的基礎和前提,只有讀得熟了,才能水到渠成,自然地背誦下來。同時在讀的過程中,記憶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讀的過程,便是體味文章意義、情味、旨趣的過程。
讀,是感受世界、豐富情感、提高審美及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同學們年齡小,生活閱歷淺,應當選擇那些流傳千古的優秀文學作品來滋潤自己的心田,拓寬視野,從讀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任何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浸潤著作者的人生觀、道德觀,融合著作者對社會生活的價值取向,展示著我們未曾經歷過的社會生活。文學語言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形象美,通過讀可以準確體會到語言繪聲繪色、描形狀貌的特點,從而在腦海里浮現出文章所創造的形象、畫面,生動地再現各種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給人以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閱讀可以豐富自己的認識和感受,豐富人生的閱歷,提高觀察、理解生活的能力,使自己從中獲得審美愉悅,增強閱讀的能力。同學們應盡可能地多讀,在讀中去感受、去聯想、去認知,從中吸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讀的多了,取得了閱讀的經驗,就可以產生聯想和想象,對其他作品具有更準確的理解能力,“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滿于海”,看到“秋天”二字就會想到累累碩果;看到“冬天”二字就想到皚皚白雪;讀“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則圓月清輝、淙淙流水如在眼前。大量的閱讀,經百千文章的熏陶,融合自己的思想意識,認識水平就可達到一種更高的審美意境。沒有大量的閱讀,就談不上視野開闊和知識的積累,閱讀能力就無從提高。閱讀量越大,面越寬,讀得越精深,從中受到的教育就越多,對生活的認識、理解、感受、積累就越豐富、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