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在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下,順義最近動作不斷。
先是8月份發布了被稱為全市支持力度最大的創業搖籃計劃,隨后的9月8日,又一個重量級的政策《順義區支持創業企業上市發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發布,順義已經不僅僅只聚焦于創業空間的打造,而是正謀劃構建一個更具想象力的創業生態圈。
大手筆布局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顯然對于創新創業,順義勢在必得。事實上,也正是獨一無二的區位條件和超越經濟發展的前瞻力讓順義敢于突破傳統思維,而這也是順義一直以來能夠引領區域經濟快速轉型的秘訣。
借力資本市場促“雙創”
順義是首都機場所在地,每年有1億人次在這里聚散,資源在這里聚合。順義是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擁有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核心區、新國展產業園,京承高速、地鐵15號線等成就了順義通達的對外聯絡條件,如此稟賦也讓順義擁有了創業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正如順義區金融辦主任周繼武在日前“順義區企業上市政策推介暨《掘金三板》股權融資對接會”上,面對著110余家金融機構和30余家新聞媒體所言,您或許不了解順義,但現代汽車或許您曾坐過,上市企業燕京啤酒、順鑫農業的食品飲料您或許喝過、吃過,順美、朗姿服裝您或許穿過,新國展、鮮花港您或許看過,48公里的潮白河潺潺流淌,金沙幻影、層林婆娑,您或許曾經來過。
而對于那些已在順義持續快速成長的創業企業而言,需要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也強烈呼喚著可借力支持的政策。因為,資本市場作為優化市場要素配置以及企業投融資、并購重組、財富管理的市場化平臺,無疑是其通過資本杠桿實現驚險一跳的最佳紐帶。
事實上,創業企業的“資本神話”已經多次在順義上演:五個湖南人分別來順義創業,兩個上市,三個準備掛牌。其中,江河創建老板劉載旺白手起家,五年十個億,十年超百億,全球行業排名第三位,就是資本市場給了他一個神話;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內,國開基金與空港科技合作,完成了16個億的定向增發,開出了產業金融之花;京城租賃與市政市容委合作,以融資租賃模式,進行污水處理,打造生態環境,結出了商務金融之果;千億達、智創聯合、首航直升機成功掛牌新三板,邁出了高成長性小微企業跨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
如今,隨著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完善,順義推出支持創業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顯然是順應了市場的大勢所趨。
“去年,順義在原有兩個金融支持政策的基礎上,修訂了促進企業上市的辦法,但當時還沒有中關村順義園。”周繼武指出,中關村是北京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中關村最核心的功能就在于孵化,每年都會有成百上千的科技型項目在中關村孵化成功,但中關村的物理空間有限,成功孵化出的項目還需要尋找合適的空間落地發展,中關村新園——順義園便應運而生,“孵化在中關村,轉化在順義園”的分工合作格局由此形成。
周繼武告訴記者,為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順義金融辦進行了半年的調研,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按照中小微企業的需求研究政策的制定,水到渠成地推出了支持創業企業上市的發展辦法。
“政策助力創業企業與資本牽手,明天就會有一個又一個神話?!敝芾^武說。
政策覆蓋創業全過程
在各地紛紛以政策展開“雙創”商機的爭奪中,順義顯然不容有失。
2014年,順義區重新修訂《順義區推動企業上市工作辦法》,增加了企業在新三板、四板掛牌的獎勵內容,全面實現了場內場外全覆蓋。而此次出臺的《辦法》,則再次擴大了獎勵范圍,提高獎勵額度,重點面向在場外市場(新三板、四板)掛牌的創業企業,從上市資金獎勵、辦公用房支持、引導基金扶持等方面強化政策引導,降低創業企業掛牌成本,完善配套綜合服務。
順義金融辦副主任郭明明在解讀《辦法》時指出,順義將借助《辦法》的撬動,重點推動高新中小企業在全國股轉系統及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吸引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入區發展,充分挖掘企業上市過程中的衍生效益,最大限度實現產融結合,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以掛牌上市為突破口,形成產業-金融互為依托,共同發展的良性發展格局。
很顯然,順義旨在打造上市企業培育孵化基地,結合創業企業成長軌跡和發展規律,吸引、聚集、推進創業企業掛牌上市,探索建立“認證(注冊)在中關村順義園,辦公經營在示范區域”的上市企業聚集模式,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順義板塊。同時,發揮政策集成優勢,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部門聯動、機制聯通,形成與“創業搖籃計劃”等產業政策相銜接,分段服務的一體化政策體系。
除了延續提高以往對創業企業及相關中介服務機構給予企業上市相應的獎勵之外,順義還將三區三鎮一園(順義臨空經濟核心區、中關村順義科技創新產業功能區、順義綠色生態產業功能區、天竺鎮、南彩鎮、趙全營鎮、金蝶軟件園)作為創業企業上市示范區域,為入駐示范區內的創業企業、孵化機構和關聯中介機構在辦公用房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服務,降低運營成本。
同時,分階段為創業企業提供專業化、市場化、特色化的上市服務,《辦法》甚至覆蓋了企業上市的全過程:上市前,相關功能區成立專業服務公司,區投資服務中心設立服務專區,簡政放權強化服務;上市中,邀請市證監局、金融局及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專題培訓,增強認識提升理念;上市后, 利用區政府與深交所的戰略合作,開展交流加強合作。
9月10日,順義區政府與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信息交流、擬上市企業培育、上市公司監管、資本市場培訓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進一步培育和促進順義區優質企業赴深交所上市。此前,順義區金融辦已經與中信建投證券公司、一創摩根證券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兩家專業機構將為順義企業提供證券服務,為政府投資項目提供專業建議。
與其他金融發達區域的政策相比,順義以往本地資本加速上市的劣勢正逐步彌合,《辦法》中明確提到,將按照“市場主導與政府支持相結合的原則,研究設立創業企業掛牌上市專項基金,協助創業企業掛牌上市,加速企業發展。
而在各地鼓勵“雙創”的政策中,留住“人”勢必是最為看重的一環。
對此,郭明明告訴記者,除了匹配一定數量的進京指標外,順義由政府所屬非盈利性機構持有一定數量的公租房,將優先向符合認定條件的創業企業提供,用于協助企業解決內部高級人才引進后的安置問題。
創業要找準三個熔點
政策的催化讓人感到了一場變革即將來臨。與以往不同的是,傳統的建個孵化器、減免點房租、搭個公共服務平臺等創新創業支持模式早已被顛覆,資本力量運用的優劣成為決定“雙創”成敗的關鍵。
事實上,在多年的發展中,歷次的政策效應均已在順義得到全面釋放。
如2014年《順義區推動企業上市工作辦法》出臺,順義的掛牌上市企業從17家迅速增至23家,北汽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曲美股份在A股主板上市,智創聯合、豐榮航空等4家企業相繼在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資本市場建設亮點頻現,場內場外實現雙豐收。目前,順義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已超過1000億元,涵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三板、四板和海外市場。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70余家,其中2家報會企業排隊等待IPO,7家企業完成輔導,8家企業完成股改,30余家企業啟動了三板掛牌工作。
對于創業企業如何借力資本市場締造發展神話,周繼武其實早有盤算。
周繼武日前表示,創業企業在順義發展要找準三個熔點實現熔接:一是政策熔點,順義在服務發展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方面都有相應的政策,不同的創業企業可以從中發現機會;二是空間熔點,順義的三區三鎮一園的試點區域政策配套服務完備,創業企業進駐發展可以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聯通;三是企業熔點,順義在臨空經濟、現代制造等領域已經集聚了大量的行業巨頭,創業企業可以與之對接,從配套服務的角度構筑完整的產業生態。
對于未來,周繼武坦言將以“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上市企業+”的模式推動創業企業發展。
順義對“雙創”的謀篇布局清晰可見?,F在,找到另一個風口的順義,正在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