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寧?張珣
摘 要: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大多數的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發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忽略了自身的特點,使得城市的民族特色、歷史文化、鄉土特色日趨消失。有識之士扼腕嘆息:“東西南北中,城市形象在趨同。”因此,在城市趨同的背景下挖掘殷商文化內涵對樹立安陽特色視覺形象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殷商文化;視覺形象;地域文化;城市符號
城市形象,是一種能夠激發思想情感活動的城市形態和特征,是一座城市給予公眾的具體觀感和綜合印象,也是一個城市外在風貌和內在精神的統一體。安陽地處我國中原地帶,是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游文化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是甲骨文的故鄉,并有“文字之都”“殷商古都”“洹水帝都”的美譽。安陽將自身的旅游形象確立為“走進古都品文化,休閑度假有安陽”。安陽城市的視覺形象設計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在理念形象、標識形象及視覺形象等方面對安陽進行全方位的品牌設計。通過文化發掘、創意升華,改變安陽城市目前存在的“可讀性強,可視性差”的窘境。對安陽城市形象識別系統背景的研究,可以提升古城旅游的品位,煥發古城新的活力,重塑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一、殷商文化成為安陽視覺形象品牌核心的必然性
城市與文化猶如魚與水的關系,如影隨形,城市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誕生和發展,與其所在地區的歷史、文化、地理位置血肉相連。安陽視覺形象的塑造要在充分尊重歷史傳統的基礎上,注重傳統精神和現代意識的結合,在傳承歷史文化的同時突顯城市個性。殷墟甲骨文是中國漢字之源,作為殷商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甲骨文,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同時,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為殷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大眾之間建構一座橋梁,尋找一條新的路徑,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再是被“養”起來,“活”在博物館里無人問津的文化,而應該讓它走進大眾的生活,重新煥發出新活力。
殷墟所展現出的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其珍藏的諸多瑰寶,是古都安陽燦爛而獨特的地域文化的資源。因此,安陽市“城市形象”的塑造,在充分尊重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注重現代意識和傳統精神的結合,并進行提煉和升華,在傳承歷史文化的同時突顯城市個性。同時殷商文化也是本城市所具有的別的城市無法替代和模仿的品牌資源,殷商文化是歷史的積淀遺產,是獨具風格的文化,只有充分了解這一因素,才能賦予視覺形象以生命力。
二、殷商文化與安陽城市視覺形象的互動關系
城市品牌是由城市視覺識別系統、城市精神識別系統以及城市行為識別系統共同作用而產生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之間的相互競爭也日趨激烈。面對當前城市發展的“同質化”趨勢,為了更好地發展獨特個性,必須為城市品牌正確定位。殷商文化既是對安陽構建城市品牌的基礎,也是對城市核心文化、價值和城市靈魂的挖掘,是樹立安陽整個城市視覺形象品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殷商文化的歷史性和區域性,能使安陽視覺形象擁有豐富、多重的文化意義,而這種意義又非直覺所能感知。
我們不能只是“片言只語”地從當地的建筑與城市外部形式上攫取一些符號或手法來體現城市特色,而應該從高層次的思想與殷商文化傳統入手,尋求、挖掘當地人特有的、具有共同的理解特征,以此為指導來進行城市形象設計。如此,才可以既避免城市形象的枯燥和單調,又實現城市文化的繼承與延續,使公眾“都能感受到現代生活的熱情和節奏,體味到地方文化的奧秘,獲得意味深長的美學享受”。
獨特的城市形象編碼彰顯了獨特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以高度凝聚的形式,集中體現了一座城市自然資源和人文創造之精華。在錫林郭勒,到處可見騎馬、騎駱駝去逛市的蒙古族牧人,衣服上都綴滿瑪瑙、珍珠等裝飾品。在那里可以品嘗手抓羊肉、奶豆腐,吃上內蒙特產發菜、黃花、口蘑等風味佳肴,彰顯其美麗遼闊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城市形象。深挖殷商文化,通過對殷商文化成就進行系統分析,從中提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進行深加工。在此過程中,要以甲骨原有文化要素為基礎,將甲骨文化進行圖形化、概念化設計,獲得具備元素本身特點又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元素庫,為安陽的整體視覺形象設計做好鋪墊。
三、安陽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城市設計符號
美國著名城市學家伊里爾·沙里寧曾經說過,“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而對于安陽來說,殷商文化就是城市的靈魂、精神,城市的形象設計符號、標志是文化和智慧的濃縮。安陽的城市設計符號在產生之時就被賦予了殷商甲骨的特質,輝煌的殷商留給我們的是甲骨文神秘的符號。而作為城市設計符號的甲骨文在現代社會可以通過一張海報、一個圖形、一段影片、一段文字、環境、建筑等元素表現出來,并且作為城市設計符號的甲骨文的衍生還可以使城市形象設計更加完整。城市景觀形象、旅游形象、經濟形象、文化形象,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市容形象和城市潛能形象等若干子形象,都是城市整體形象的構成。在設計中應該運用城市設計符號甲骨文和殷商文化進行設計,并使其成為整體形象的衍生。
四、安陽城市形象塑造的探索
在城市主題形象確定以后,如何進一步突出城市特色,還得根據具體情況抓住重點。塑造形象的具體手法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完善安陽的城市地標性建筑:如玄鳥、文峰塔等。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在注重功能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的展示,于現代化趨同城市建筑中拉開距離。可在墻體展示、柱子、窗戶等設計上與安陽的城市符號甲骨文相聯系,運用幾何和圖案學的原理,建立一個有“方”和“圓”構筑的網絡狀母圖對甲骨文進行再設計。創造出獨特的建筑語言來表達城市建筑與歷史文化的融合,使城市建筑的外觀形象和文化理念相互襯托,不再只是局限于“物”的展示,而是更多地對文化理念和城市精神進行傳達。
甲骨文符號是以形表意、以意表情的視覺信息傳達為主要特征,有著獨特的造型結構和很濃厚的文化意蘊的設計符號。研究中結合設計語言符號學、心理學、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時代特征等,可以在無比豐富的甲骨文系統中從容地使用這些資源,通過心智和創意展現甲骨文的魅力。將甲骨文化融入到安陽殷墟旅游紀念品外在形式(材料、造型、包裝)的創新;“甲骨名繪”的拆分以應用于跨界創意產品中關于文化、自然、情感等主題的海報、標志以及各種主題的文化衍生產品的設計,使之成為較為系統的文化視覺體系并加以推廣。這樣在滿足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和旅游等精神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很好地對安陽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繼承。
將甲骨文象形字的裝飾化設計運用到安陽城市導視系統中(以類紋樣的形式),可以參考中央美術院張蕾的《源于甲骨文的再生符號系統》。對其進行裝飾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以直接取象形文字樣式;依據其再生符號系統不同字根與字根間的組合對其進行再設計;對象形字進行解構重組運用到導向符號和裝飾紋樣中。
安陽把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定義為老城區,可將殷商文化同商業街相結合,打造商業與文化同發展的殷商文化街,使人們能夠更加真切地感知歷史街區的建筑符號及藝術創意符號。特色文化街區建設可根據安陽的歷史文化背景按照以下分類進行建設:可開辟工藝美術一條街、甲骨文及其它書畫一條街,通過行業聚集銷售地方文化產品,歷史文化故事一條街,通過街區的廣告牌等對地方特色文化進行宣傳推廣。在繼承城市建筑色彩的同時要發展建筑形式,并且可以嘗試運用新的裝飾材料,使現代城市建筑在繼承傳統建筑的精神上得到延續。
五、芝加哥的城市轉型對安陽的啟示
目前,芝加哥擁有的30個歷史保護街區、150幢地標建筑成為不能被其他城市復制的城市地標。同時,芝加哥還通過一系列的城市中心功能設計,以城市基礎設施等“軟環境”設計為突破口,使作為外在符號的設施組合塑造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文氣息”。除了注重新都市設施的建設,同時還保留了歷史沉淀下來的文化遺產魅力,將文化沉淀與新的城市建筑設計融為一體。安陽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都,應以殷墟甲骨文化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題,并結合其人文要素,在新舊城市便利設施的完美搭配中融入其甲骨文化,使城市成為擁有獨特文化氣質的場所。
在安陽舊城保護與改造中,應保留具有城市特征的舊式建筑和歷史街道、街區,同時在街道布局、改造群體組合效果時要注意新舊建筑的色彩、風格的協調和城市文脈的發展。
六、結語
構建殷商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當前中國的所有城市都面臨的無法回避的事實。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使得城市生活變得單調、機械,泯滅了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人文記憶,城市的歷史文脈、標志性地域建筑、街區逐漸被人所淡忘。面對當前的發展趨勢,安陽只有立足殷商文化,既考慮與國際接軌又充分尊重地域文化,才能創造出鮮明而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參考文獻:
[1] 錢智,曹立群.城市形象設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2000.
[2] 陳楠.漢字誘惑[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4.
[3] [法]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李幼蒸譯.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88.
[4] 朱鐘炎,章丹音編著.城市視覺形象設計[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1.
[5] 孫湘明,壬鑫.視覺傳達巾漢字設計的符號學原理[J].藝術與設計,2008.
作者簡介:
榮寧,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2013級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張珣,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