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以美國電視劇(以下簡稱為美劇)為首的外國電視劇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其中以美劇的傳播最為突出。作為美國文化的重要載體,美劇在中國十分流行,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本文就流行美劇所傳遞的價值觀對中國在跨文化方向的傳播形成的影響做一個闡述。
【關鍵詞】美劇 價值觀 影響
在信息全球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意見勢不可擋,電視劇的傳播尤為突出。電視劇其獨具視聽形象的傳播力決定了在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電視劇能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民族價值觀、生活方式、社會交往和公眾行為。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外來電視劇這種重要的文化軟實力夾裹著“文化入侵”的暗流,對此我們也要理性的面對這些挑戰。本文主要就美劇對中國受眾的影響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到美劇受眾群體的小眾化和精英化,美劇在中國的受眾主體多為年輕的高學歷人群,他們當中大多數為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外企白領或國企白領等。從美劇論壇中我們可以得知他們認為的美國價值觀主要有:個人英雄主義、自由平等、積極樂觀、民主、科學、實用主義、享樂主義以及美國霸權主義。幽默、獨立、色情、暴力、思想開放和個性張揚等。而正是這些價值觀構成了美國文化體系,也對我國青年人產生了影響。由此可見,美劇對我國青年人產生的影響是多重的,其中既包括積極的方面,又包括消極的方面,我們必須辯證地對待。
一、美劇文化對中國受眾價值觀正面促進作用
1.塑造積極的人生觀。美劇受眾群體的小眾化和精英化,美劇在中國的受眾主體多為年輕的高學歷人群,這一群體喜歡美劇,大多是對美劇承載的價值觀和精英文化的認同。美劇中的多數人物都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如醫務劇中的醫生、律政劇的律師、罪案劇中的神探、中產階級的家庭、政治領袖等等,無一不顯示著美國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和精英理念。中國受眾可以從中獲得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歸屬感。當美劇中的精英們,通過自我奮斗實現人生價值的時候,受眾也會有由衷的滿足感,產生移情的作用對自我產生認同感。
優秀的美國影視片像一道精神大宴,其中塑造的正面形象往往成為年輕人的榜樣,例如,《阿甘正傳》里的主人翁阿甘雖然天生愚鈍,但是性格堅韌樂觀,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沒有停止他奔跑的腳步,最終取得了連正常人都難以獲得的榮譽和財富。又如影片《當幸福來敲門》就塑造了一個窮困潦倒的人物克里斯·加德納,他雖然衣食無著。但憑著自己對幸福執著追求,戰勝了各種困難,通過自己的不懈堅持,終于迎來了幸福。這些優秀的影視作品激勵了無數的青年人為了理想,不畏困難而奮斗。
2.塑料創新科學觀。美劇中常常包含著敢于創新、勇于冒險的精神,特別是最受中國年輕人歡迎的影片類型之一科幻片總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的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這大大激發了年輕人的想象力、創造力。科學價值觀是人們對科學的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是人生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對于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質都十分重要。
3.培養健康的審美觀。當年輕人身處校園,所接觸的事物范圍有限,通過觀看制作技術精湛的美國影視片,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還可以領略異域風光,欣賞電影中所包含的優美音樂和精美畫面,逐漸提高自己的節奏感、色彩感、造型能力等。同時優秀的美國影視劇不僅具有形式美,更有內容美,如在全球吸引超過 1 億 7 千萬收視人次的迪士尼頻道作品《歌舞青春》,不僅以男女主角清新脫俗的形象、動感精彩的歌舞表演、瑯瑯上口的青春流行搖滾樂吸引觀眾,更包含著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以歌舞這個世界性的語言,鼓勵青少年表達自己、相信自己、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這種類型的美劇展示了青春的多樣精彩與豐富樣本,豐富了年輕人的審美體驗,滿足了其的審美需求,使得他們的審美價值觀得到逐步提升。
二、美劇文化對中國受眾價值觀負面促進作用
1.傳播享樂主義經濟觀。美國影視劇具有鮮明的商業性色彩,好萊塢更是打造巨星的工廠,在受到觀眾追捧的影視劇中不乏大量的奢華都市劇、偶像劇,在這些影片中,比比皆是大酒店、豪華別墅、高級轎車、俊男靚女,這些往往又和個性張揚,性解放等美國元素結合在一起,劇情中頻頻出現的各種酒會、舞會、Party 狂歡,再到大膽露骨的性暗示和性行為,美劇的物質享樂主義的狂歡色彩,無處不見,更有隱藏在影片中的大量植入性商業廣告。物質享樂主義實際上是美國生活方式的夸張體現,給觀眾造成了享樂生活就是美國人生活常態的假象,這種假象對自我判斷能力較弱的青少年的危害十分嚴重,使他們對美國享樂主義生活方式形成了盲目的羨慕和推崇,形成錯誤的生活態度。
2.催生暴力麻木生命觀。美劇中充斥著不少不同程度的暴力信息,存在著暴力內容激增、暴力傳播的游戲化和娛樂化等傾向,這些暴力情節所傳達的對人生、社會、情感、生命等方面的態度和價值觀都會對青年人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美國影視劇中的暴力因素經常被美化,被描繪成有魅力的、不受法律約束的、解決爭端所必須的手段,這種用正義的假象掩蓋其罪惡的本質的方法使得受眾容易潛意識里建立“暴力解決爭端”的觀念,將暴力當做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
在行為層面上,過多接觸媒介暴力會促使大學生形成“暴力價值判斷”,強化或誘發攻擊性行為和暴力犯罪。許多學者對青少年觀看電視暴力節目的時間與他們侵犯性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發現長期持續收看電視暴力節目可能會引發或強化青少年的侵犯性行為。
3.沖擊主流政治價值觀。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個人英雄主義對集體主義的沖擊。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屬于集體本位價值觀,在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時強調集體利益,提倡在必要的時候犧牲個體的利益以維護集體的利益。而大多數美劇愛好者在美劇論壇上表示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會將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前,認為只要不違反法律和規章,個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就算損害了集體利益也是無可厚非的。可見,好萊塢大片的不斷涌入可以使當代年輕人更加關注自我奮斗,強調“我就是我”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是如果對此不加控制,一味強調個人利益,甚至不擇手段以犧牲集體和他人的利益來換取個人利益,則會影響團結禍及國家和社會。
其次是對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沖擊。根據“文化認同”的理論,人們在收看影視劇時的參照群和參照系基本上是本土的,是從屬于國家和民族的。而美劇是大學生用來比較和評價他們自己國家和民族地位的主要參照物。他們不斷比較自己的生活和影視劇中所展現的生活,發展自己的批判視角。美劇中所描繪的夸張的享樂、自由、民主的“美式生活方式”,災難片中美國英雄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救助美國乃至世界人民,塑造出美國是“世界英雄”、“自由正義”的化身,而美劇中的中國人形象往往被塑造為或滑稽或低俗的負面形象,這些劇情都容易對年輕人觀看者造成誤導,削弱其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美劇熱的應對對策
價值觀念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在一定的世界觀之上對事物做出選擇等評價的標準和行為及傾向。人類社會就是建立在一定價值觀之上的,美劇的核心是美國文化,美國文化反映了美國特有的價值觀念。美國的價值觀不同于我國傳統的價值觀,美劇為中國人展示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讓中國人了解到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群人為了實現“夢想”不懈奮斗。我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日漸多元化。美劇平等自由精神深入人心,使受眾能尊重家人朋友,平等的對待他人。美劇從來都不為觀眾營造美輪美奐的夢境和永遠幸福的童話。美劇是現實主義的,可以看到美國社會存在的各種真實社會問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槍支泛濫、校園暴力等等,都是美劇常見的情節。受眾在這里看到了真實的人遇到不堪的現實,不是一味逃避,要奮起反擊。角色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承擔責任,崇尚自由和正義,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在觀看美劇的同時,對待美國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其有利于我國文化的優點,為我所用是問題的關鍵。同時,要以開放的的眼光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朱平.美國個人主義析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27):17-21.
[2]孫曉燕.解讀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J].電影文學.2011(22):116-117.
[3]臧傳軍.西方文化滲透對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影響研究[J].人民論壇.2013(8):238-240.
*武漢商學院院級課題:美劇流行的價值傳播及其影響研究(2014Y017)。論文為院級課題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廖婧,(1984-),武漢商學院應用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跨文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