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
【摘要】本論文介紹了軟新聞的特點,從功能翻譯理論著手,結合軟新聞具體譯例分析,總結得出軟新聞翻譯可以通過增刪和重組等編譯手段達到最佳的翻譯及傳播效果。
【關鍵詞】軟新聞 功能翻譯理論 編譯
一、引言
軟新聞一般指娛樂性、愉悅性、情感性的新聞,人情味濃,寫法輕松自由,富有藝術感染力,易于引起受眾感官刺激和閱讀視聽興趣,并能產生“即時報酬”效應的社會新聞、科普文章、雜文小品等新聞(方幸福,2002)。軟新聞自身獨特的文體特點決定了其翻譯必須采取不同于其他文體的方法。
二、功能翻譯理論與軟新聞翻譯策略
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為軟新聞的翻譯策略開辟了新的方向。在軟新聞翻譯的過程中,一些完全是從原語語境和原語受眾角度出發的語篇因素在原文中所發揮的功能會因為語境和對象的改變而改變。譯者的任務是以某個特定的目的為中心,在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之間架起橋梁。因此,譯者既要忠實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在不損害原意的前提下對原文信息與文本結構進行適當調整,以實現譯文的預期功能。
作為兩種獨立的具有不同價值的文本,源語文本和目的語文本有其不同的目的和功能。為了引起受眾的興趣,擴大傳播效果,譯者應根據源語文本提供的信息及譯文的預期目的,結合譯語受眾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的期待、感應力或社會知識以及交際需要”(Nord,2001)來將源語的語言和文化信息有條件地傳遞給目的語受眾。因此,酌情的“編譯”是必要的。軟新聞翻譯中的“編譯”大致可分為三類:增添、刪減和重組。
1.增添。他堅持每天都在微信、微博上寫下日記,與更多人分享感悟。He has kept writing diaries in Wechat(Chinese equivalent of Facebook)and Weibo(Chinas largest Twitter-like service),sharing with more people his experiences.
這是取自于“今晚報海外版”的一篇人物特寫中的一句。微信和微博作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種新媒體并不能為大多西方人所熟知。若沒有括號內解釋性的內容,西方讀者無法理解這兩個詞的真正文化內涵。漢語的文化信息量很大,譯成英語時就可能要添加一定的文字背景。漢語和英語如果只作字面上的對等,英語是難以取得和中文讀者對原文相同或者相似的傳播效果。在傳統翻譯理論中,“增添”這一技巧可能被視為一種不忠實的行為,但是在跨文化傳播中,這一技巧的使用被認為是完全合理而且必要的(錢葉萍,王銀泉,2006)。
2.刪減。日前,臺灣著名表演團體“舞鈴劇場”融合天津濱海特色,在開發區表演了大型藝術秀“海洋慶典”。演出通過人、鈴、線、音樂及圖騰交織而成的協奏曲,為觀眾營造出視覺與聽覺流動的藝術空間。
A large art show called “Ocean Celebration”,perfectly combining the performer,diabolo,string,music and totem,was recently staged by the famous Diabolo Dance Theatre of Taiwan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TBNA),creating a visual and auditory feast for audiences.
這是“今晚報海外版”中的一篇簡訊。其中“融合天津濱海特色”沒有說明是什么特色,譯出來反而增加了讀者閱讀負擔。簡訊里出現了兩個地點:開發區與濱海新區,倘若都譯出來易導致目標讀者思維混亂,而這里重點突出的是濱海新區。同時,“協奏曲”并沒有實質內涵,試想人、鈴、線、音樂及圖騰如何能交織成協奏曲呢?這也許只是作者的一種浮夸的表現手法而已。由此可見,翻譯如果嚴格按照字對字直譯,勢必會延長目標讀者的推理時間。通過刪除多余信息,可以獲得原文作者意圖與讀者期待之間的最佳關聯。
3.重組。為慶祝中德建交40周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今晚報、今晚網等聯合舉行“行在中國”攝影圖片有獎征集活動,歡迎國內(包括港澳臺地區)及海外的攝影工作者、愛好者熱情參與。征集活動時間持續至明年3月。
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held a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themed “Travel in China” jointly with Jin Wan Bao for celeb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Sino-Germany diplomatic relations.
這是“今晚報海外版”中的一篇新聞的導語部分。導語是對新聞內容的整體概括。英語新聞遵循“倒金字塔”結構,在翻譯時應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依次進行排列組合。此段文字的主要結構是:先闡述什么事件—怎么做—為什么做。而“歡迎愛好者熱情參與以及活動時間”這些具體信息可以在新聞的正文中表達。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根據這一結構對原文信息進行重組。在功能翻譯理論指導下,譯者可以采取目的語的思維方式進行信息“重組”,以期目的語受眾能夠更好的理解,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三、總結
功能翻譯理論為“編譯”現象提供了理論依據。“編譯法”是對直譯等忠實原文的翻譯方法的有效而必要的補充,是實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靈活運用增添、刪除和重組等編譯手段,使得軟新聞翻譯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獲得最佳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方幸福.編譯在軟新聞漢譯英中的應用[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02(6).
[3]錢葉萍.王銀泉.從功能翻譯理論看軟新聞的漢譯英[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