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人們情感生活、思維能力的豐富及提升,色彩表現形式變得越來越復雜、多樣。人一方面是繪畫色彩的創造者,一方面是繪畫色彩的鑒賞者。當人們產生視覺形態心理活動時,并不是對某一事物或者色彩單一屬性產生反映,而屬于一類全面、系統的心理效應。色性、調性以及文化象征性等在繪畫空間演變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色彩展開研究能夠使我們擺脫對繪畫僅有的表明認識,去掌握繪畫、享受繪畫及創造繪畫。文章通過介紹西方現代繪畫概述,對西方現代繪畫色彩的表現特點、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表現形式展開分析,旨在為相關人員基于西方現代繪畫概述、西方現代繪畫色彩的表現特點、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表現形式的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表現特點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表現特點;表現形式
西方現代繪畫形成與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這一變動的時期,屬于西方現代派藝術中重要的組成成分,屬于在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而成的藝術流派,屬于一場相較于19世紀末期、后印象派之前,涵蓋印象派在內的全部西方傳統美術來說的藝術革命。在這一時期藝術家們不在局限于對客觀世界進行單純直接描繪,而是探究個性化的表現形式,在色彩方面逐步摸索如何對自我藝術精神進行表達,此類追求重點呈現于各自特點即主觀表現形式上。換而言之,西方現代繪畫色彩不局限于現實世界中的色彩關系去創作,而是純粹遵循營造精神、心理環境的原則。如此一方面完全轉變了傳統繪畫中色彩進依托素描的局面,也轉變了印象派中色彩受特定光源限制的影響,色彩關系產生了隸屬個人情感飆到及有著個人精神特點的新的表現形式。由此可見,對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表現特點展開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理論意義。
一、西方現代繪畫概述
西方現代繪畫形成與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這一變動的時期,屬于西方現代派藝術中重要的組成成分,屬于在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而成的藝術流派,屬于一場相較于19世紀末期、后印象派之前,涵蓋印象派在內的全部西方傳統美術來說的藝術革命。蘇聯H·庫列科娃在其著作《哲學與現代派藝術》中指出,該時期不同流派有著不同的藝術傾向,現代派藝術應當劃歸至哲學化,是藝術創作的哲學依據[1]。
伴隨人們情感生活、思維能力的豐富及提升,色彩表現形式變得越來越復雜、多樣。人一方面是繪畫色彩的創造者,一方面是繪畫色彩的鑒賞者。由于人有著十分繁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各式各樣的形態,好比思維、聯系、感覺以及知覺等,其中感覺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可見,當人們產生視覺形態心理活動時,并不是對某一事物或者色彩單一屬性產生反映,而屬于一類全面、系統的心理效應。色性、調性以及文化象征性等在繪畫空間演變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色彩展開研究能夠使我們擺脫對繪畫僅有的表明認識,去掌握繪畫、享受繪畫及創造繪畫。
于現代繪畫藝術中,繪畫色彩表現形式不再是僅僅局限于遵循空間圖像。自觀看印象主義朝后印象主義發展階段,受藝術家此類繪畫色彩表現形式的轉變影響,致使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所要呈現的物象出現各種價值、意境,并從中凸顯藝術家自身真切的情感流露。由此說明,在西方現代繪畫中,藝術家原本繪畫表現形式、藝術家繪畫觀念,伴隨逐步轉變發展的藝術形式不斷擴寬、不斷更新[2]。進而,西方現代繪畫色彩在藝術家觀念更新下發生轉變,使得產生了更多的繪畫色彩形式。繪畫觀念變革受社會發展、時代進步很大程度影響,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觀是超越傳統與傳承傳統的有機融合,基于對傳統的基礎求異,在求變的意念中傳承。
二、西方現代繪畫色彩的表現特點
(一)視覺色彩形態的釋放
色彩自自顯示形態中得以釋放解脫,其便產生了更高的藝術價值,即便其只不過是繪畫表現的一種元素,然而表現上則有著更深刻的內行。另一方面,西方現代繪畫藝術家色彩表現不可否認地自傳統色彩中獲取充足的精華,倘若未自傳統藝術中汲取到養分,色彩觀轉變亦不會轉化為一種藝術創新。色彩屬于繪畫藝術中的重要構成元素,色彩搭配、運用受視覺活動規律很大程度影響。在西方現代繪畫中,視覺獲取的真實色彩并不是繪畫色彩所唯一追求的,繪畫期間視覺色彩為可觀色彩存在的無限與人對色彩反應的有限。通常情況下,人們對物體進行觀察對應視網膜會形成知覺圖像,一些時候視網膜成像出現轉變,知覺圖像則顯著維持原樣[3]。人們能夠感受到各種各樣的色彩是由于各異的波長、波長光線結合,形成人們色彩刺激的視覺細胞的各種反應。色彩就像是一種情感,可調動起人們形成情趣化的想象。就好比,黃色適當應用讓人感覺愜意、綠色使人平衡以及藍色使人幽深遐想等。總之,色彩屬于一類非常規情形下的視覺語言,不僅神秘而且抽象。西方現代繪畫色彩便不局限于科學同一性,有著隨意豪放的表現特點,色彩能自各種態度著手,切實地釋放藝術家的心里聯想。
(二)色彩情感美學的釋放與心靈回歸
在對西方現代繪畫相關作品色彩理念進行研究過程中,應當自藝術家內心真實感受著手,認識到現實環境中的色彩一定程度限制了藝術家們內心真實希望表達的色彩,藝術家們通過看似與視知色彩變形的顏色來對自身內心真實感受進行還原。西方現代繪畫中,藝術家通過對傳統繪畫色彩的繼承,產生色彩的表達沖動,獲取更為全面、創新的表現渠道。西方現代繪畫將新鮮內容引入進色彩表現中,在繪畫作品創作完成前,色彩表現方式便已經起步生成了。自這一方面內容說明了西方現代繪畫色彩的表現特點深受傳統色彩的影響;倘若未對傳統繪畫色彩進行吸取,便不會產生切實的色彩表現沖動,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屬于色彩運用的追本溯源。
在色彩藝術界定中,思想、精神以及視覺相互間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藝術家對色彩情感的運用通常自美學層面著手,屬于自眼睛視知色彩和大腦反射的現實客觀色彩相互的聯系。西方色彩理論色彩儼然脫離自然科學體系,這是由于其已轉變成藝術家對現實客觀色彩的心靈意識形態。康定斯基在其著作《論藝術精神》中對各類人對色彩的各異感受展開了研究,他強調色彩冷暖感受是相互對應的,色彩冷暖的產生與人生活經歷、心理思維等存在著緊密的關聯。不同種類的色彩可引發人們形成各式各樣的感受[4]。繪畫終究屬于現實世界的藝術表達,在不受實物所限制時,色彩便能夠更自由的凸顯其對應的效果。色彩本身是基于感情所存在的,在西方現代繪畫中更是將這一點上升至另一個高度。
三、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表現形式
(一)以表現裝飾趣味為形式的西方現代繪畫色彩
將裝飾趣味引入西方現代繪畫色彩,是于某一特定時期背景下產生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為西方認可現代繪畫思想觀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后印象主義觀念逐步為人們所認可。在該階段,很大一部分藝術家開始琢磨裝飾趣味繪畫,在色彩運用上不斷擺脫對色彩描繪的依賴,對繪畫色彩展開主觀地組織。他們通常在對對象處理過程中,講究平面化、單純化,不應用透視、明暗的功效,富含一定東方文化的烙印,部分藝術家更為強調鮮明強烈的色彩,更為關注色塊與色塊相互的關聯,在色彩方面產生了以裝飾趣味為表現形式的繪畫風[5]。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包括:皮耶·勃納爾、享利·馬蒂斯以及古斯塔夫·克里姆等。以皮耶·勃納爾作品為例,在其作品《槌球游戲》中,皮耶·勃納爾全面體現了色彩平涂,線條輕松,裝飾風格繪畫的特點,表現出納比派的最高創作原則。
(二)以表現個性化為形式的西方現代繪畫色彩
此種取向的藝術家同樣不采用傳統意義上自然再現色彩關系,而追求色彩的個性化,將色彩視作一類獨立的視覺元素。不僅通過色彩全面呈現自身的相關意圖,還充分表現色彩自身的美感。所以,色彩更多反映的可能是一種精神狀態,可能是一種情感宣泄,大體上屬于藝術家內心真實世界的呈現。此類表現個性化色彩特點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包括:愛德華·蒙克、喬治·盧奧以及德·庫寧等。喬治·盧奧在其作品《基督受難》中,舍棄了傳統造型語言、方法,采取濃重的顏料、粗獷黑色輪廓線對人物進行描繪,繪畫色彩采用交疊滲透手段,形成多元的肌理,帶給人們斑然多變的色彩效果。
(三)以符號化形和色表達目的的西方現代繪畫色彩
伴隨繪畫元素及色彩自身價值的逐步提升,諸多藝術家逐步把繪畫中的景物進行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色彩、線條等形式元素,他們結合自然物象對自身的指導,把物象色彩及形體轉換至符號化的形中,促使藝術表現獲取共通的純粹精神表現。彼埃·蒙德里安、瓦西里 ·康定斯基繪畫作品中很好的表現了這一特點[6]。彼埃·蒙德里安在其作品《紅、藍、黃、構圖》中,通過垂直與水平的色彩分布,表達出藝術家統一、均衡的造型原則,就好像改變了一個色塊形狀便會對整體均衡秩序造成破壞。
四、結語
總而言之,西方現代繪畫色彩不局限于現實世界中的色彩關系去創作,而是純粹遵循營造精神、心理環境的原則。如此一方面完全轉變了傳統繪畫中色彩進依托素描的局面,也轉變了印象派中色彩受特定光源限制的影響,色彩關系產生了隸屬個人情感飆到及有著個人精神特點的新的表現形式。西方現代繪畫的多元性是基于傳統繪畫所獲取的進步,一方面創作出諸多繪畫風格,豐富了色彩語言,對西方現代繪畫進行學習和借鑒,并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其色彩語言結構,對當代繪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少龍.西方現代繪畫色彩語言表現形式的三種類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92-95.
[2]韓桂晴.梵高繪畫中的黃色——淺析色彩的主觀性[J].文藝生活,2012,(11):92.
[3]許身玉.西方現代繪畫色彩世界淺探[J].藝術理論,2008,(02):128.
[4]謝祝清,唐星明.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意象表現特征探析[J].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1,(02):40-41.
[5]許身玉.色彩并置與色彩象征——永樂宮三清殿壁畫與西方現代繪畫的色彩比較[J].美術大觀,2008,(06):125-126.
[6]陳鵬.淺談西方繪畫中的色彩表現及我對色彩的認識[J].大眾文藝,2010,(19):256-257.
作者簡介:
李沛函,碩士研究生畢業,教育碩士,信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