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海 高赟
“家庭農場”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后,各地都進行了試點,從江西省永吉縣鄉鎮創辦家庭農場情況看,目前存在著從事農業規模較小、集約化程度低、經營效益不高的問題,尤其土地流轉難、融資難、專業知識不足、管理制度缺失等問題,已經制約家庭農場的創辦和發展。本文結合永吉縣的實踐,就扶持家庭農場談點淺見。
一、對家庭農場發展趨勢的認識
目前家庭農場在很大程度上是從種養大戶進化而成的,其主要特征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的家庭成員是主要勞動力,土地集中是以土地流轉實現。隨著土地流轉增加,經營規模的擴大,家庭農場解決了單個農民由于占地少,耕地碎片化不利機械操作等矛盾,為傳統農業生產經營向現代農業過渡提供了條件,有利于保證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項農產品供給。家庭農場的發展,培養了新型職業農民,克服了家庭承包經營下“單干”的許多弊端,較好地回應了“誰來種地”等問題。同時,家庭農場注入現代農業的各項要素,有助于實現現代農業夢。因此,家庭農場是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的一條途徑,將成為我國一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二、家庭農場發展遇到的難題
雖然家庭農場在克服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提高農業生產、流通過程的組織化程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我國農業整體生產力水平還比較落后,土地等基本資源緊缺,家庭農場目前還面臨一些發展難題。一是土地流轉難。農民承包土地多年了,不愿意長期出租土地。從政策層面看,怎樣保證政策貫徹執行不走樣,需要有一套制度。從農民自身層面看,農民對如何辦好家庭農場缺乏經驗。二是發展生產資金短缺融資難。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制約,效益低,無抵押資產,商業金融不敢向農業投入,貸款規模很小,解決不了擴大規模經營的根本問題,融資難成了家庭農場發展的一大障礙。三是現代新型農業生產方面科學知識不足,種田能手不具備新型職業農民知識、管理能力,尤其是生產成本核算業務,有的還處于空白階段等。四是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服務平臺還不健全,沒有與其發展配套的服務體系等。
三、扶持家庭農場的幾點建議
從永吉縣的情況看,目前全縣還沒有成型的家庭農場。因此,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扶持:一是落實好中央有關“關于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實行新增補貼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傾斜政策”的要求,財政部門應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普及、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幫助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解決資金短缺等問題,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二是建立規范、完善的土地流轉機制,做好土地確權登記工作,規范農民合法流轉,確保農民從土地流轉中得到應得的收益,同時解決好轉出土地的農民再就業問題,消除后顧之憂。三是財政部門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家庭農場承辦人員科技知識、管理能力等方面培訓,盡快從種養大戶向真正意義上的家庭農場轉型。四是農業科技、農業保險、農村經濟管理等部門,要發揮本部門職能和優勢,聯合組建家庭農場服務平臺,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單位:江西省永吉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