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超



在帝都大廈五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徐州的花鳥畫名家李大義先生從容地接受了我的采訪。李大義先生是著名的花鳥畫家,他的花鳥畫在社會上有著不小的影響。
李大義先生給我說:“我從小很喜歡畫畫,在家庭的熏陶下走上了繪畫藝術的道路。在老師的教導和同道的影響和幫助下,我對中國畫大寫意花鳥畫有著長足的進步和執著的研究。”
數十年如一日的藝術追求“揭秘”: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興趣不但能讓人走向成功,而且能讓人走得很遠、很遠。
李大義花鳥畫的風格追求集中體現為“大氣”二字,大氣磅礴,氣韻飛揚,李大義早期學習和研修的是西畫,七零年后轉向國畫,繼而轉向大寫意花鳥畫。李大義自言:“我特別喜歡大寫意花鳥畫,因為大寫意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夠表達出豐富的精神內涵,呈現出高層次的藝術境界。”大寫意既是高度自我的藝術,又是高度忘我的藝術,無我無不我,無法無不法,無心無不心。如是,則揮灑自如,出神入化,妙境天然是也。
在李大義的繪畫實踐中,他尤為看重的是“觀念”:“觀念是至關重要的,觀念的改變時根本的改變”。觀念的生成與改變既靠精悟亦賴勤學。李大義把自己的畫室命名為“悟真齋”,真,真善,真美,要在藝術的道路上悟出真諦來。他給道友們交談中經常說的一句話:“要沉下心來看書學習,要動著腦子去畫畫”。天道酬勤,成功永遠屬于不懈追求的人,李大義的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和全國性大展并獲獎。多次在國家級雜志上發表,有的作品流傳國外被收藏。傳略、作品入編大型典籍多部。
李大義對繪畫“傳統”的認識尤為精辟:傳統式一棵千年古樹,不斷有新的枝椏萌生;傳統式一條源遠流長的江河,不斷有新的支流融入。傳統包容古今,傳統并不僅止于“舊”,亦時時在“出新”。若用中國畫的傳統精神來審視我國繪畫史上的各種流派,我們可以發現,以求優秀流派的畫家都是繼承了傳統精神,又有自己獨特的畫風,正所謂“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家之生面”;而守舊派大多把前人的技法當做傳統來繼承,以此代替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表現,使藝術失去了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正所謂“只師古人之跡,而不師古人之心”。
李大義關于加強中國畫“書寫性”訓練的觀點則顯得尤為深刻:徐渭、八大、石濤都是以書入畫,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后來有吳昌碩,再后來有齊白石,也都是以書入畫,把藝術推向又一個令人仰望的高峰。以書入畫,可以在大寫意的繪畫實踐中表現得最為充分,最為灑脫。李大義非常自信地認為:中國畫的“書寫性”磨煉將帶給中國畫非常輝煌的遠景。
畫家的第一品格是真誠,此言用在李大義身上再恰當不過。李大義在畫友和人群中擁有很好的口碑,真誠是李大義成功的關鍵所在。用他自己的話說:“好人品才有好畫品,繪畫最終是畫人、畫精神、畫自己。”在畫家的眼睛里,生活,僅作精神的參照,客觀事物必須觸動畫家那內心不可名狀的情緒,畫家才有繪畫的沖動,而這不可名狀的沖動在畫家筆下被富于表現力的線條、墨痕、色彩及畫面的整體結構所表達出來,這就是繪畫的真誠,真誠的畫面充滿著宇宙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