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東
2014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熱度前所未有,萬科與百度牽手,恒大與阿里巴巴聯盟,萬達與百度、騰訊的合作,易居中國打造的“實惠App”平臺等動作讓人眼花繚亂,水泥與鼠標的結合究竟會給PR公關傳播行業帶來哪些變革呢?
筆者的觀點是,“不動產”與“移動網絡”的結合,將給中國公關傳播行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而它的參照物就是之前江南春的“分眾傳媒”。
想當年,一個在辦公樓電梯廳里掛個屏播廣告,在電梯轎廂里安個框放廣告的所謂“分眾傳播”模式,就造成了上百億的市場,使老江的分眾傳媒成為中國廣告行業的大哥大,其營業收入曾一度僅次于CCTV。
而今,基于社區固定地址加上手機移動互聯的“實惠App”由易居、新浪、分眾、申通快遞四家企業聯手推出,上線半年不到,在京滬市場已擁有近200萬下載,粉絲日活躍度20%的成績有目共睹。“實惠App”一個白吃白拿的體驗式消費平臺正在快速成長。
其實,在之前的傳統商業中,免費吃免費試用等手法也早已有之,在商場中,在大街上,你都可以看到或經歷過。在“實惠App”上,所有的注冊粉絲都擁有真實的手機和固定地址。注冊粉絲們可以通過搖獎、參與問答、朋友推介等方式獲得商家提供的免費產品,而且還可以通過搜尋附近社區的商場、飯店、娛樂等場所團購優惠券,享受足不出戶就能購物、就餐、娛樂的便利。
當購房者完成不動產買賣之后,就轉換成該房屋的使用者了。把一個個社區看成固化的網站或App,那居住在里面的房屋使用者就是這些網站(App)的流量和點擊率,這些社區連成一片,是一個多么大的網站(App)!居民的門牌號碼就是這些網民的IP地址,這么一個物理化的網絡如果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所產生的市場價值無法估量,這就是社區增值服務這塊大蛋糕的誘人之處。
我們本身是房地產流通服務商的背景,擁有大量開發商、購房者等社區資源,新浪、騰訊也是我們易居和樂居的股東,互聯網基因和移動端入口早已有之,再有申通物流的加入解決線下配送,加上分眾傳媒的社區廣告系統和太立德仁的社區體驗營銷服務完成PR傳播,剩下的就是大量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的商家聚合了。而面對這么龐大的社區居民消費市場,再加上完善的線上線下傳播服務網絡,商家能不動心嗎?
我們評估過,社區日常生活一般不超過周邊三公里,我們的任務就是做好這最后的三公里,所以說社區越來越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細胞。作為一個房地產服務型企業,我們當然也看到了這種強大的發展前景。這最后三公里的服務如果能夠實現城市社區網絡化覆蓋,必將成為一個巨無霸的平臺。
而這樣一個到2015年底覆蓋全國30個大城市、擁有固定社區地址的終端消費者體驗營銷平臺,對傳統公關傳播企業意味著什么?對于那些急于找到自己目標消費者的品牌廠商意味著什么?其意義不言而明。至少,它們不會再用浪費那90%的公關預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