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益佳 何毅
《國際公關》:您的培訓師生涯是如何開始的?
格拉西切夫:1990年,我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國際新聞學院學習,當時許多西方國家培訓師為了開展教育項目,陸續訪問我所在的學院。同年12月,我參加了蘇聯國民經濟學會的培訓,這次研討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成人教育模式,讓人們有機會從另一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并改變自己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就在那一瞬間,我決定要學習培訓技術,并且在接下來的三年里進行了各個階段的學習:第一階段是跟著指導老師學習;第二階段需要自創一些東西、改編學習材料;第三階段則需要進行獨一無二的創新。完成了以上各個階段的學習之后,我獨創了自己的培訓模式。經過改編后,這種模式適用于俄羅斯市場;隨后經過再次改編,也適用于國際市場。
我的公司——business Relations——已在25個國家開展培訓服務。在過去的14年里,我們與300多家公司進行過合作,培訓人數超過25萬人。我們的團隊有6名培訓師,其中3名可以用英語進行培訓。
我們從事的是提高積極性和績效的培訓,并且在這一領域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成人教育大體有三個方向:知識,技能,態度或積極性。態度正是我們公司擅長的領域。我們的目標就是創造一種態度,讓員工之間的關系有效而且完整,讓人們高高興興地去工作,激發他們的靈感,并完成公司的目標。
目前,這一領域的教育非常受歡迎。我們為自己所擁有的技術感到自豪,這不僅因為很多大公司成為了我們的客戶,還因為他們成為我們的客戶之后取得了很好的商業成績。
《國際公關》:您在俄羅斯推廣培訓服務以及開拓市場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
格拉西切夫: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態度培訓是一個非常新的領域,人們并不了解。簡單地說,我們的困難就在于讓人們理解我們所提供技術的好處及其精髓。
現在一切都簡單多了,因為現在公司培訓自己的員工而且關注員工的積極性,公司的價值觀并非張貼在墻上的標語,而是生活的實際真理。這是我們做得最出色的一點——我們幫助人們在公司團隊內以及團隊外創造一種誠實并且真實的人際關系。
我們也面臨以下任務:打造一支高效的團隊,取得切實的顯著成果,提高市場份額,增加公司利潤。
《國際公關》:您培訓過的國際企業和企業家無數,您認為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格拉西切夫:公司文化并不是通過外部強加所能得到的。首先,需要至少一個或幾個關鍵人物對公司文化十分重視,并努力探尋。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不是耐著性子聽完一場又一場演講,而是真正做出切實的改變。其次,要了解可變和不可變因素。顯然,國家經濟、政治類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團隊成員的態度、可塑性、思想開放程度以及合作意識,等等,是我們的技術可以達到的。
《國際公關》:就您的培訓經驗來看,您覺得企業在塑造自身文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什么問題?該如何解決?
格拉西切夫:公司文化是由公司關鍵人物的個性及日常活動決定的。首先,公司文化常常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有時,公司領導人決定打造公司價值觀,并以專制的方式強加給員工,但是你只要到訪公司,你馬上就能感覺并判斷出——該公司的價值觀是服務和關愛,還是對領導人的恐懼和服從。
另一個問題是,辦公室、部門和領導人之間的間隔,人們根本不知道“隔壁”的同事發生了什么。我們都聽說過一個很老的笑話:一個人來到裁縫店取定做的西裝,卻看到他的西裝兩條褲腿長短不一,兩只袖子顏色不同,而且扣子還是綠色的,就問店員,這是誰做的西裝?店員回答道:“我們做的,有什么問題嗎?”那人說:“這兩只袖子不一樣。誰做的右邊衣袖?”店員回答:“去負責右邊衣袖的部門問問。”于是他去了負責右衣袖邊的部門,向他們抱怨那套西裝,他們說:“你覺得右邊衣袖有什么問題嗎?”這個人說:“沒有。”他們說:“那你去負責左邊衣袖的部門問問。”……于是他每去一個部門,就聽到他們說自己負責的部分沒有問題。這種情況現在很多公司都存在:員工只做自己分內的工作,卻從不考慮最終結果將會如何。我們處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人們不愿為最終結果承擔責任。
我們應該明白,僅僅靠演講不會有任何結果,演講本身并非行之有效。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人們意識到并接受公司的現狀,從而渴望改變。這需要專業培訓師以及他們的技術的幫助,通過培訓,能夠揭露員工之間的真實關系,以及員工對待工作的真實態度。通過誠實地接受公司的現狀,人們就能夠對不同的事情達成共識、創造新的互動,這些都將會對最終結果產生影響。
《國際公關》:您曾榮獲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培訓大師稱號,您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是什么讓您的教育方法脫穎而出?
格拉西切夫:我們與眾不同的一個關鍵點是不做理論演講。我們提供的方案是一套非常強大而且實用的工具,可以讓人們感受并體驗到某些東西,從而使他們對公司現狀的態度產生變化。第二個因素是我們培訓師的專業化水平,這與他們的個性、個人魅力、精力、知識和經驗以及對客戶利益滿腔熱忱的承諾有關。第三個因素是,我們并不強調怎樣把事情做對,而是集中于公司目前的現狀,一起找出能做出改變的方法。
我給你舉個例子:我曾經在俄羅斯一家大型零售公司做討論會。首先,我費了很大力氣才通過安保那一關,因為保安對我很無禮,不想讓我進去。當我終于到了培訓中心,我看到走廊很多垃圾袋沿墻排成一排。走進教室,看到大概十個人在那,滿屋子煙霧繚繞,毫不夸張地說,你基本上什么都看不到。那是俄羅斯最大的零售連鎖公司之一,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要求是,讓公司初級銷售人員培養一種對客戶關愛的態度。但是接受培訓之后,他們便忘記剛剛接受過的教育,又重操舊態。
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想知道,為什么他們的教育方案沒有效果,我問他:“為什么地板上會有垃圾袋?”他回答說,是因為他們想省錢,那些袋子是公司員工早餐和午餐的垃圾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甚至從未意識到,他們言語間不經意傳達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公司理念:不是關懷他人,而是消極和懶惰。這個例子恰恰說明睜開眼睛、老老實實地承認公司的實際情形是多么重要。
《國際公關》:您怎么看中國的公共關系培訓市場?
格拉西切夫:2014年,我們為中國一家銀行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我們才剛剛進入中國。無論哪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總是有自己的文化特質,但是在本質上,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非常相似。我認為,中國為人才培訓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境,因此市場增長的潛力非常大。盡管爆發了全球性危機,但中國當前經濟依然發展良好。在不久的將來,那些最先找準機會改變員工態度的公司,會更具有競爭力。
《國際公關》:您對在中國開展業務有什么樣的規劃?
格拉西切夫:我們計劃在2015年開展更多的培訓。我們會繼續與目前正在共事的銀行合作。我們滿懷敬意和熱情來到中國,目的是要分享我們的經驗,幫助中國的公司取得非凡的商業成績,并對中國經濟產生積極廣泛的影響。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們擁有幾位可以用英語做培訓的培訓師。我們正計劃對中國當地培訓師進行培訓,我們相信用母語進行培訓效果會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