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樂
為貫徹落實由民政部、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等多單位聯合下發的《關于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誠信自律建設工作的意見》,2014年12月9日,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舉辦主題為“公共關系行業未來誠信體系建設”的座談會。會議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大力主持,來自公關學術界、公關公司和企業的代表參加座談并發表了建議。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郭惠民,協會副秘書長章蘭、同享、徐潤東出席座談。與會代表認為,行業協會誠信自律建設,對于加強和改進行業協會管理,提高行業協會公信力,推進行業自律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會上,大家發表了各自的意見。
the credibility and self-discipline building is of significance in enhancing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association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推進自律是公關行業發展的基本保障
——郭惠民(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關系學院副校長、教授)
公共關系不是江湖,江湖還有江湖的規矩。加強行業誠信自律建設,建立具有公約性質公開透明的“游戲規則”,是一個行業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相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我們初級階段的市場往往缺乏規矩、規則,或以潛規則代替顯規則,結果是是非不清、秩序混亂、文化扭曲、傳承斷裂,甚至出現了發展中的反復、走回頭路。
規矩、規則除了法律,還有能接受社會監督的行業準則、規范和共識,這就是道德。法無德不立。沒有道,就沒有方向,沒有理想;沒有德,就沒有修養,沒有文化。中國公關行業與職業共生共榮,強化職業道德,推進行業自律,是職業化和專業化的基本要求,也是行業發展的基本保證。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作為一家具有行業管理資質的協會,長期重視行業自律體系的建設。2003年1月1日,協會制定的《會員行為準則》正式實施,這是中國首部較為完善并付諸實施的職業行為準則。同年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起草制定了它的第一個文件即《公關咨詢業服務規范》(指導意見)。2006年9月3日,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又審議通過了《行業自律公約》,該準則涉及信息傳播、客戶關系、媒介關系、商業保密、同業競爭、人才流動、共同利益等七項行業基本原則。今后協會的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根據國家的要求和市場的發展,與時俱進地修改補充完善并切實有效落實相關的文件。
對違規行為應加強懲戒措施
——何輝(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公共關系系主任、教授、博導)
八部委發文對中國公共關系行業自律提出意見是件大好事。公共關系業界可以以此為契機加強自律建設,進一步提高專業服務能力。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在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加強行業自律方面,也可以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可進一步修訂行業自律公約和會員行為準則等相關規定,鼓勵企業、公共關系公司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協會的自律公約和會員行為準則,可以為行業自律公約提供更為明確的標準。
其次,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可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建議協會在引入會員前,考察近幾年其行為是否符合行業規范,在對于違規的會員,可加強懲戒措施。公共關系行業必須加強行業共同體的觀念。行業中一直以來存在的不規范和違規操作問題,嚴重損害了公共關系行業的聲譽。行業聲譽受損,會嚴重地降低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尊嚴和地位,系統性地導致從業人員收入降低和行業利潤變薄。
再次,公共關系公司可以以此為契機,加強對自身員工的行業倫理道德教育。公共關系公司在吸引人才和錄用人才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自身加強努力,一方面也可以與高校合作,通過宣講和入職培訓等多種方式,介紹和闡釋行業自律公約和各種行業倫理道德規范。入職期間,是行業倫理道德建設的最為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工作做到位,自律的積極效果可以在今后工作中持續體現。
應建立行業專業工作行為規范
——范紅(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作為與國際接軌的公共關系行業協會,并擁有可觀數量與優質質量的專業會員,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它需要認真制定行業行為標準、服務規范、職業操守準則。可以參照英美等國公關協會的做法,堅持以協會制定的公關專業職業道德與行業規范來約束成員單位和個人的職業工作行為。凡是加入協會的會員,都需要自動簽署并遵循公關行業的職業操守和行為規范,而且,還要以堅持捍衛這些原則為保留會員資格的前提條件。
我個人不是很贊成用“誠信體系”這個詞語,它太具有中國特色了。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企業存在于社會的基石。對于公關公司來講,誠信是公司經營之本。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公關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利用有效地傳播工具,傳達客戶企業真實信息,幫助企業塑造公眾形象,提升企業的社會聲譽,從而使企業在公眾中獲得長期的信任。 如果公關公司自身就不誠信,那又怎樣去幫助客戶塑造可信賴的公眾形象呢? 因此,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應當爭做中國行業協會的楷模,率先建立行業專業工作行為規范,倡導全體公關專業人員自覺遵循行業職業操守,在協會的帶領下,會員企業共同塑造公關行業新形象,共同建設公關行業的社會聲譽。
CIPRA應推進行業誠信自律建設
——裴金林(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公司事務總監)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條例》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和相應規章的頒布實施,是政府加強監管的重要改革舉措之一,對于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發揮信用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建議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及其企業工作委員會,可以根據其在行業內的特殊地位和使命,推進本行業誠信自律的建設。
嚴格的誠信標準對行業是一種保護
——黃小川(迪思傳媒集團總裁)
制定嚴格的誠信標準,對行業也是一種保護。協會會員單位應當把誠信體系建設貫穿在平時的工作中,尤其在員工入職時,應當引入誠信條約確認的程序,加強新員工的行為規范和誠信意識。同時,應該確保誠信成為客戶方、媒體方、公關公司公同遵循的標準。
作為公關公司有義務對員工誠信,也有義務對社會誠信。服務客戶時自然需要對客戶誠信,和媒體合作時,需要對媒體誠信。行業的發展需要大家一起維護,應該建立誠信公平的競爭環境,必須對行業的不誠信行為予以譴責和打擊。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需要發揮行業領導地位,帶領各個公關公司,各個企業一起維護行業的誠信環境,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每個公關人都應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陳俐(新勢整合傳播機構副總裁)
公共關系行業是一個嚴肅的、專業性強的職業,每個公共關系從業人員不僅要恪守專業標準,更應該追求崇高的職業道德,嚴格遵循職業的行為準則,形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在公共關系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亂象,企業需要提高自律意識,誠信經營、遵守行業準則;同時協會要提倡自律規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要把誠信體系建設落實到一線員工
——童紫靜(一零二四互動營銷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CEO)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放在今天的商業環境看,這兩句話不僅僅是一個遞進關系,還是一個因果關系。誠信自律在一個社會層面是一種思想建設,在一個行業層面是一種生態和規范建設,在一個組織層面是一種文化和體制建設,在一個小團體層面是一種習慣和行為建設。因此,誠信體系建設不但要建設大環境,更要抓好小氣候。
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不僅僅是上級主管部門、企業管理者的責任,更重要對企業內部每個小個體、每個小團體的誠信意識和自律習慣的培養。所以,我們要把誠信理念和體系建設真正落實到一線員工層,至少要到核心員工層;在日常行為中對他們進行誠信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灌輸和培養,讓誠信意識融入一線員工個的每一個日常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意識,意識不斷加強又反過來影響企業的日常行為,才能完成一個誠信體系在企業內部的閉環建設,才能讓誠信意識真正成為一種組織生態和生命力,才能在企業中不斷傳承,最終影響企業行為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企業經營之道需構建在誠信之上
——孫雷(睿符品牌傳播機構總裁)
公關關系行業的基礎實際上就構建于誠信之上。行業中的企業本身的經營之道,也必須構建于誠信之上。企業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企業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都需要也只能通過誠信的基礎,才可能得以建立真正的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良好關系。
僅僅依靠行業企業的個體的自律是遠遠不夠的。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的組織者、發展的推動者,有義務也有能力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構建必要的誠信體系。誠信體系的構建,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企業行為以及員工行為、以及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商務行為的信息獲得、信息記錄以及信息發布。根據誠信體系的內在要求,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行業特色的從業規范、行業人員的道德準則,對于相關信息所反映出的行為進行法、理的判斷。通過行業的層面,將相關判斷進行發布,從而長期持續的推進,行業、行業的企業以及從業人員在相關體系的指導思想規范下,得到健康有利的發展。
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行業組織公權力和企業個體、以及從業人員個人之間的關系。重點在于引導行業向好的方向發展,在發展中,良好的處理歷史問題,充分照顧到行業企業以及從業人員的客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