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法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和教學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書法教學中靈活的運用心理效應,就能順應科學規律,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既有興趣又見實效,從而優化學前教育書法的教學。
關鍵詞:素描 教學改革
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自古以來就名揚海內外,它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地,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幟。現在,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普遍掀起了中國書法的熱潮,出現了許多書法研究協會和各種書法交流中心。在日本,更是在小學階段就開設了書法課。如此可見老外尚能認識到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并為之普及推廣,借以提高他們國民的整體素質和修養。作為一名將來肩負下一代培育重任的師范院校的大學生,更應該學好書法,并通過學習書法藝術和書法理論知識,深入了解書法藝術的真諦,深刻認識感受祖國歷史文化的燦爛輝煌。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師范院校越來越重視對書法素質教育的加強,學前教育專業的書法課是對學生進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一門重要課程,不僅僅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書寫能力和教學能力,更是為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且綜合素質較高的教育型人才而設立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書寫能力,增強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書法的學習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使學生變得更加自信、自強,從而使各方面都得到更大的進步,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習書法的必要性
(一)書法教育有利于增進學前教育學生的學識修養
書法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與文學、繪畫、音樂等學科相互影響。書法的發展史就是中國文字發展的歷程,是中華民族智慧之結晶。各時代的書法大家,大部分是修為較高的文人與藝術家。他們思想上、為人處世及文化品格修養上都有較高的造詣,而這些往往體現在他們的書法作品之中,常言道字如其人,我們后人觀其手跡,如同見其人,聆聽他當面的教誨一樣。書法藝術是與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書法藝術及文化的發展史也是中國文字及文化的發展史,它體現出中國文明的歷史進程。藝術中蘊含著民族的審美追求和哲學思想。書法教育對于增進學生的學識修養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另外通過學習書法對于學習古典文學及其他方面相關的藝術如繪畫、音樂都有很大的好處。
(二)學習書法培養耐性有益身心健康
中國書法如同中國氣功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練習書法有修身養性,聚氣凝神,調解精神,保持血脈通暢的作用。因而有益書寫者身心健康,最終能強身延壽。另一方面,我們開始寫字,必然要心靜,在上書法課時要求學生首先摒棄一切雜念,一旦開始寫字,要調節氣息,腦與手根據學生書寫筆畫的運動而凝神閉氣,并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呼吸, 就像打太極氣功一樣,從而調理心性,促進和增強身體各項系統的機能,做到腦、手、眼的協調運動。這樣,能讓煩躁不安的心情慢慢變得平靜,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清朝書法家周興蓮則說:“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靜坐作楷法數百字,便覺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揮灑,至痛快淋漓之時,又覺心靈煥發。”
書法教育能夠拓寬學生視野,開闊知識面,提高觀察能力及協調能力,還能開發智力,提高智商,這早已是專家們的定論。學習書法還可以使學生心靜,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耐性。現在有些學生讀書不專心,急功近利,做事毛躁,更有些學生讀書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沒有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不能做到有始有終。這樣不僅僅使自己學習半途而廢,甚至會把這樣的習慣和情緒帶入今后的教學中,學前教育的學生今后是從事幼師教育,是下一代的學前啟蒙教育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及將來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書法要求技法規范,結構嚴密,形態勻稱美觀,通過對字帖一筆一劃臨習和深入地研究,由動到靜,由不適應到慢慢地適應,時間長了,就可以改掉浮躁的毛病,克服急躁情緒,培養學生的耐性。練習書法不但能提高三筆字的水平,而且對其他課程的學習能起促進作用,并使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書法教育最終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把字練好,掌握筆法和字法這么簡單。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讓學生感受線條在紙上舞動的千姿百態,或飄逸,或沉郁,或雄強,或精細,或純凈或妍美。觀之如睹山河之壯麗,讓人心胸澎湃又或心曠神怡。這是多么神奇的書法美!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書法,還有另一種藝術美,它以漢字的用筆和間架所形成的結構和動勢,反映出書法作品的形式美和動態美;以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的形狀和動態的聯想為發端,而形成的書法的造型美;書法還以點畫的粗細大小,結體的欹正拙巧,用筆的輕重方圓,布局的疏密險奇等所形成的動感來體現其節奏感。如果我們的高師生能長期堅持練字,長期接觸這種藝術,無疑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更高的審美觀念,提高藝術修養,陶冶審美情操。
二、學前教育專業的書法課應注意哪些方面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習書法特殊性
學前教育專業是為培養高素質的幼師人才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現代社會需要德智體美高素質的人才,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我國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對幼兒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多。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幼師執教,崗位的特殊性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些專業技能,如繪畫、舞蹈、書法等。學前教育專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滿足學前教育課程開發和多樣化教學發展的實際需求。書法教育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很好的教化功能。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書法教育應該得到重視傳統文化與愛國教育要從小開始,從我們的幼師開始。
(二)書法學習的內容和學習途徑的多樣化
如果要想在一年里讓學生在書寫技能技巧上面達到非常純熟的階段幾乎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書法書寫技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繼承和了解傳統文化,提高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鑒賞力,這是一種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而絕非單單的培養寫字匠。現代社會經濟文化都是多元化發展趨勢,書法的教學內容也應該與時俱進,應該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結合起來,建構我們時代需要的新內容,培養新時代的幼師人才。所以,我們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書法學習內容方面可以多樣化,除了技法和技巧上的訓練,我們還應該加強書法理論和書法鑒賞方面的學習。讓學生不但在課堂上學習書法知識,還可以在網上和各種書刊雜志上學習書法知識,要利用現代的科技手段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利用多媒體我們可以欣賞到更多優秀的書法作品,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看到名師大家為我們授課或者做示范。通過多媒體教學過程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看到作品,不但要欣賞還要在欣賞的同時教學生如何去品評作品。要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各種書法知識,要去體味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意境。極力做到賞中有評、評中有賞,運用正確的欣賞方法,多欣賞,逐漸提高書法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另外我們要關注當代書法教育發展的動向,及書法教育在兒童藝術教育中所處的重要位置。,感受中國書法藝術中所追求的藝術境界,思考如何培養下一代,讓下一代繼續傳承與發展傳統書法藝術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材選擇的合理性
我們作為一名書法教師,在選教材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層次和接受的能力來選擇適合學生的字帖。剛開始我們應選擇唐楷入手,教師應從最簡單最基本的筆畫開始講,讓學生先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教師應多作示范,并對用筆的技巧、筆法、墨法進行講解。講解的過程中注意循序漸進,掌握好由易到難的過程,切不可太過急進,以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信心。要讓學生時刻保持學習的興趣。教師除了講授技巧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理論知識的講解。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書法的藝術魅力及真正價值所在,也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悟,用理論指導實踐。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與擅長的書體,有選擇性的選擇字帖,這樣可以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運用合理的考核與評價機制
在書法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讓學生感受到書法課是一門藝術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有其特殊的魅力。我會盡力營造一個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讓學生分成書法學習小組,經常討論,相互交流品評彼此的書法作品,這樣能讓學生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能快速進步,并選出優秀的作品在班級內展出,積極參加各項比賽活動,使書法學習的風氣滲透到學校的每個地方。形成有特色有氛圍的校園文化,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個班教室內都設優秀書法展區,定期展出優秀的作品,并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中的佼佼者成為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起到班級內示范作用。校內書法展覽比賽對教學效果會起到更好的輔助作用,展覽比賽的結果將檢驗教學效果,并對學生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
結 語
學前教育專業是近年來各師范院校新增的一個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有其特殊性,具有培養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價值。高師學前教育的學生,作為未來的幼師教師,不但要有全面的專業知識,而且在音、體、美等素質教育方面也應該全面的發展。高師學前專業的學生能練一手好字,把字寫得不僅規范、整潔,而且具有藝術性將會把未來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丁政.學院與當代書法高等教育[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5
[2] 何朝波.當代書法教育的回顧、透視與反思[J].書畫藝術,2002年
[3] 季伏昆.中國數論[C].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
[4] 熊風鳴.書家揮毫必備[C].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代靜,衡陽師范學院美術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