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前輩是如何利用陰陵泉的
元代有個姓何的將軍,身材高大魁梧,經常受皇命帶兵征戰。有一年的春天,在行軍中他的腳氣病突然發作了(古代的腳氣跟現在我們所說的腳氣可不是同一個概念,它那時又叫緩風、腳氣、腳弱。大多是因為感受濕邪風毒,或是平時肥甘厚味的食物吃多了,濕邪積累久了就化成濕熱,再流注到腳上從而發展成的)。當時這位何將軍先是腿部酸麻疼痛、軟弱無力,到后來,何將軍又出現發熱、嘔吐癥狀,什么東西都吃不下、整個小腹部麻木得都沒有知覺了,而且還胸悶氣喘,到后來后來整個身體都開始浮腫起來了,渾身痛得一點都不能碰,到后來甚至發展到神志恍惚、言語錯亂了!
手下的士兵見狀可急壞了,主帥抱病不起,行程勢必要耽擱啊。他們遍訪名醫,終于請來當地一位有名的大夫為他診治。這位大夫查看病情后,當下就用三棱針在他的陰陵泉和腫得比較高的地方刺了幾下,立刻就有紫黑色的血液向外射出,然后又像一串串黑珠子似的流到地上,流出的黑血大概有半升多。但是可喜的是,隨著血色由紫黑色逐漸變成鮮紅色,何將軍身體上的浮腫也逐漸消下去了,身體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燙了,整個人也安靜地睡著了。
取針后,何將軍依然還在熟睡中,大夫不便打擾,便告誡將軍的手下,將軍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不要打擾。但是,將軍的腳氣是因濕氣太重引起的,不是短期內能夠徹底治愈的,剛才的治療只是暫時緩解了當時緊急的癥狀,要想徹底治療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堅持,所以以后每天都要用艾條給將軍艾灸兩條腿上的陰陵泉,而且艾灸之后要讓他喝碗水,并且這一段時間的飲食應當清淡,油膩葷腥盡量少吃。由于將軍一直在征戰中,條件所限使得有時候不能做到完全堅持艾灸治療,所以一年多以后這個問題才算是徹底地被解決。
現代人是如何利用陰陵泉的
這個例子是發生在我本科實習的時候。有一次老師帶我去會診一位宮頸癌術后的患者。這位患者術后沒有辦法自己排尿,吃藥、誘導的方法也都試過了,依然無效。現在患者水腫嚴重,眼腫得只露一條縫了,肚子也鼓起很高,肚臍水盈發亮,下肢浮腫,輕輕按一下小腿,立刻就會出現一個凹坑,皮膚看上去也是水汪汪的,像是能出水似的,患者已經不大想說話,精神也非常不好,家屬在一旁非常著急。老師看了她的情況,立刻就給她扎了針,穴位用的是陰陵泉和水分,每隔3-5分鐘行針一次。不到半個小時,病人就開始有便意,于是要求去廁所。起針后她就有了小便,小便一出,肚子很快就癟下去了,這時情況才算是轉危為安。接著,老師囑咐她的家屬,讓他們沒事就給她按摩陰陵泉穴。就這樣,3天后,水腫也都退了,病人的情況也算是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