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安 高三德 許璧文
慈禧活到了73歲,在當時算是長壽一族。據史料記載,每當慈禧出現不適都會按摩眼窩、腰窩等“養生窩”,常常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實,在人體上,有很多養生窩,經常按摩,可以收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廣州市中醫醫院針灸按摩門診副主任中醫師馬衛東表示,這些養生窩的四周,都有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穴位,在按揉養生窩的同時,刺激穴位,達到疏通氣血的效果。
降壓安神窩:眼窩
眼窩指眼眶之內的柔軟區域。眼窩周圍分布著眾多的穴位:睛明穴,攢竹穴、魚腰穴、太陽穴、承泣穴等,在揉按眼窩的同時,刺激附近的穴位,達到安神明睛的作用。
具體方法:輕閉雙目,用食指的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一天數次。
降糖調氣血窩:耳后窩
耳后窩位于雙側耳垂后方的凹陷處。耳后窩深層分布有迷走神經,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按摩耳后窩還可調氣血,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具體方法:用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壓耳后窩,慢慢吐氣,持續5秒再松手,如此反復按壓10-15分鐘,每天午飯和晚飯后半小時各按摩1次。
止咳利咽窩:頸窩
頸窩位于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此處有天突穴等對呼吸道有關的穴位。刺激頸窩可使肌肉緊張度下降,有止咳平喘作用。
具體做法: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也可取1/4片傷濕止痛膏貼在頸窩,一般半小時后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咳嗽、咽干、咽痛等不適隨之緩解。
寬胸理氣:腋窩
腋窩俗稱“胳肢窩”,其間皮層多汗腺,分布有支配上肢的神經和血管,窩內還有淋巴結區,匯集了上肢胸壁和背部淺層的淋巴,被醫家稱為“人體三大保健特區”。在腋窩中有一個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窩頂端,腋動脈搏動處。
具體方法:洗凈雙手,左手手指置于右腋窩,右手手指置于左腋窩,先順時針旋轉六次,再逆時針旋轉六次,反復進行三到五分鐘。用力要適度,莫抓傷腋窩內皮膚。
瀉火通便窩:腰窩
腰窩的結構術語叫做“骶凹”,其深面就是髂后上棘,兩側骶凹的連線通過第二骶椎的棘突。在中醫上,腰窩成為“腰眼”,是指一經外奇穴(不在十二正經及任任督二脈之中),其認為常搓腰眼可以強腎壯腰,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延年益壽的作用。
具體方法:腰窩位于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雙手置于背后所接觸部位即是。兩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窩處,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連續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