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林 柴榮
案情:崔某等四人宣稱能通過禱告治病。2014年3月,崔某與王某約定給有智力障礙的聾啞孫子治病,治好后王某支付一萬元。當月18日,崔某叫上馬某等到王某家幫助其孫子治病,崔某等四人制訂了一套對王某孫子采取三天禁食、禁水并配合他們進行禱告的治療方案。經王某同意后,即開始為其孫子禱告。由于王某孫子不聽使喚,大吵大鬧,崔某等人采用手按、摟抱、捆綁等方式將其牢牢控制并繼續禱告。19日晚,王某孫子死亡。經鑒定,王某孫子符合體位性窒息死亡。
分歧意見:對崔某等人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崔某等人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崔某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采取捆綁、禁水、禁食的方式可能導致病人傷害的后果,仍放任其結果的發生,從而導致王某孫子死亡的嚴重后果,對死亡后果具有間接故意,四人的行為應構成故意傷害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崔某等人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崔某等人沒有傷害王某孫子的故意,主觀上希望王某孫子的病能治好,自己可以拿到好處費。四人應當預見到其行為可能造成王某孫子傷害或死亡的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到,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第三種觀點認為,崔某等人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擅自從事醫療活動,造成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依法構成非法行醫罪。
評析:專業人士同意第三種觀點。
崔某等人的行為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在認識因素上,崔某等人在明知自己不具有醫師資格,且缺乏行醫技能和控制病情發展能力,采取禱告治療方法,放任病人身體傷害或死亡后果的出現,對王某孫子的死亡具有間接故意,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崔某等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根據刑法第336條規定,非法行醫罪是指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88條規定,診療活動是指通過各種檢查,使用藥物,器械及手術等方法,對疾病作出判斷和消除疾病,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改善功能,延長生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活動。禁水、禁食在某種場合本身就是一種醫療行為,但如果不懂得醫療常識的人,違反醫療常識盲目禁水、禁食,則很可能會造成病人身體傷害的嚴重后果。由于本案崔某等人行為的目的是幫助病人治病,并沒有傷害王某孫子的主觀故意,只是由于自身缺乏醫療常識,從而導致了病人死亡的后果。而非法行醫罪相對故意傷害罪來說,屬于特殊罪名,其相關法條屬于特殊法條,根據特殊法條優于一般法條適用的原則,應當認定崔某等人構成非法行醫罪,不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崔某等人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第一種觀點和第二種觀點是將崔某等人的行為作合法化評價,認為只要沒有達到他人重傷或死亡的后果,其行為就不構成犯罪。顯然,該觀點是錯誤的。崔某等人在沒有任何法律手續的前提下,聲稱可以給人治病,并收取費用,且達到了非法行醫罪的追訴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57條: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或者死亡的,應予立案追訴),應當按照非法行醫罪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