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糯米團
寒冷的季節中,大家最擔心的便是外面的流浪貓是否能挺過冬天,很多人也自發制作了“流浪貓之家”。而遠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流浪貓庇護所又是怎么樣的呢?那里的流浪貓屋設計先進獨到,很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設計出彩,愛心不斷
在美國,很早就有人進行科學的流浪貓喂養、救助、絕育和管理工作。而且一些先進流浪貓窩的概念設計也讓人眼前一亮。
紐約人性化的流浪貓之家
2012年,美國紐約市的流浪貓救助組織就和一家設計公司一起推出了專門為流浪貓準備的庇護所。這個流浪貓小屋不僅溫暖、漂亮,還非常先進。庇護所里面裝備有檢測貓咪體重以及貓咪居住時間的探測器,可以檢測到來居住的流浪貓的具體情況,便于管理和了解街區流浪貓的信息。據悉,這種流浪貓之家已經開始在擁有1萬多只流浪貓的紐約投放使用。
加利福尼亞州最潮的流浪貓屋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非盈利性組織FixNation,舉辦了一項募捐計劃,邀請了14家建筑公司為流浪貓設計居所,以倡導關愛動物的理念。這14個設計團隊參與設計、制作出與眾不同的新潮貓窩,不僅精美、獨具匠心,還頗有超現實主義的味道。
該項目以對環境友好為主題,旨在通過利用建筑材料庫的閑置家具,為流浪貓提供溫暖又不失趣味性的住所,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建筑師們多從貓咪的身形結構和生活習慣出發,結合戶外環境條件等因素,并充分利用廢棄物品的特點,設計出的作品突出了環保的主題。特別是“貓立方”“貓之聲”及“貓的搖籃”等作品,堪稱藝術經典。
臺中流浪貓的溫馨之家
不僅僅在國外,臺灣地區救助流浪貓的小屋也是先進而溫暖。為協助流浪貓提早適應居家環境,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學習美國舊金山動物收容所提出了貓屋計劃,獲得大力支持,從2014年1月開始設置2間模擬居家環境的貓屋。
員工們將冷冰冰的貓籠變成暖呼呼的貓屋,沙發床板是公務機關的汰換品,再用布料重新包裝,窗簾則是向店家購買的最便宜的滯銷貨。
流浪貓在模擬貓屋中就像家貓一樣,有粉紅色的客廳與天空藍的臥室,2間貓屋以走廊相隔,室內擺設床、沙發還有電視,并用玻璃打造的天空走廊相連。民眾通過走廊時彷佛置身玻璃隧道,會被貓咪包圍,還有機會從下往上看到貓咪粉嫩的肉掌與肚子。而有意認養者,還可以進入貓屋與貓咪長時間互動,確認雙方是否“投緣”。臺中動保處希望借此能提高認養率。
北京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在北京,理念先進的設計師為國人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在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展示期間,日本設計團隊ODD專門為流浪貓打造了胡同屋頂貓穴。這些貓窩剛好處于屋瓦的V字形凹槽中,占據了原本生長于此的雜草的位置,除了為流浪貓提供棲身之所之外,還適當保護了這些老建筑不被雜草的根系所破壞。目前首批裝置已經在大柵欄地區投放使用。
設施齊全的流浪貓山莊
如果說前面這些還僅僅或主要停留在設計理念的階段,那么下面這位則是實打實地為流浪貓造了一片天地——美國愛貓救助人Lynea Lattanzio建造了一個流浪貓莊園,在那里養著700多只不同種類的貓貓,它們在一起玩鬧,睡覺,跳來跳去,Lynea說:“假如我是只貓,這兒一定是我最愛的地方。雖然每天要花費36000人民幣來維持貓屋的運轉,她卻樂在其中。
1981年起,Lynea就開始救助流浪貓,她建造了可以容納8個專門的貓屋的貓咪庇護所,而如今,她在幾十年中收養過的流浪貓則達到19000只,庇護所的規模大得超乎想象,有為幼貓建立的托兒所,有為病貓建的特護病房,甚至有為年老的貓設置的養老院。這里還提供了便宜的絕育項目和寵物領養服務。款項則來自于個人捐款募集以及救助流浪動物的志愿者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