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 羅瓊 王靈云
在急性白血病治療過程中,感染常發生在化療后,當大劑量藥物化療以及中性粒細胞缺乏時,一些非條件和條件致病菌會侵犯患者的機體,其具有耐藥性高、發生率高的特點,為急性化療后一種最嚴重的死亡原因,對白血病患者的預后效果產生負面影響[1]。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在自身疾病以及化療的影響下,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各類疾病的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一個十分困難問題。作為一種碳青霉烯類新型抗生素,美羅培南具有廣譜抗菌性,其抗菌作用強,對各類碳青霉烯酶、β 內酰胺酶等具有較強穩定性,且不論反應低,患者機體耐受性高,是粒細胞缺乏合并感染的重要治療藥物[2]。本文將探討美羅培南在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癥肺部感染中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2012年2月~2014年1月江西高安市人民醫院共收治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癥肺部感染患者共93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46)和觀察組(n=47)。對照組中,男29 例,女17例,年齡19~51 歲,平均(34.2±4.6)歲,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共18 例(L15 例,L28 例,L35 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共28 例(M14 例,M212 例,M33 例,M45 例,M54 例);觀察組中,男30 例,女17 例,年齡在19~52 歲,平均(34.5±4.1)歲,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共19 例(L14 例,L29 例,L36 例),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共28 例(M13 例,M212 例,M34 例,M45例,M54 例)。對比2 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H 20059131,中山康田制藥,250 mg 亞胺培南:250 mg 西司他丁鈉)治療:500 mg 藥物溶解在100 mL 生理鹽水內,靜脈滴注,30 min/次,Q 12 h,必要時調整藥物劑量為1 g,靜脈滴注,Q 12 h。觀察組給予美羅培南(H 20065284,石藥集團歐意藥業,500 mg/支)治療:00 mg 藥物溶解在100 mL 生理鹽水內,靜脈滴注,30 min/次,Q 12 h,必要時調整藥物劑量為1 g,靜脈滴注,Q 12 h。2 組治療療程均為7~14 周。急性白血病主要聯合化療治療,對于缺乏中粒細胞患者,應隔離至層流無菌病房,并依據病情情況給予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或者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
1.3 觀察指標 (1)2 組感染治療效果;(2)2 組細菌學治療療效;(3)2 組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價標準[2]感染治療效果共分為4 個等級,痊愈為治療后,患者的4 項指標(體征、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病原學檢查結果)均順利恢復正常狀態;顯效為治療后,患者4 項指標中3 項指標恢復到正常狀態,1 項指標未能完全達到正常狀態;進步為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無效為治療72 h后,患者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出現加重現象。其中總有效率=顯效率+痊愈率。
細菌學治療療效等級分為3 個等級[3],清除(治療后,取樣標本無致病菌生長)、部分清除(治療后,病情顯效但無法收集到培養標本,其治療前標本的細菌培養必須是陽性)和未清除(治療結束后,有致病菌生長),統計2 組的清除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感染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的感染治療效果依次為85.1%、84.8%,2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2,P>0.05)。見表1。

表1 2 組感染治療效果的比較[n(%)]
2.2 2 組細菌學治療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細菌清除率依次為80.9%、73.9%,2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40,P>0.05)。見表2。

表2 2 組細菌學治療療效的比較[n(%)]
2.3 2 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為8.5%(4/47)(輕度皮疹共2 例,惡心、嘔吐共2 例),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為13.0%(6/46)(輕度皮疹共2 例,惡心共3 例,尿常規異常共1 例),2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7,P>0.05)。
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惡性血液病在接受化療治療后,常常會并發感染性疾病,而合并重癥肺部感染為其中一種常見類型,進展快,若得不到有效治療,容易會導致死亡的發生。在未明確具體病原菌前,臨床上建議先采取經驗性抗生素治療,以提高重癥肺部感染的治療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在重癥感染的治療中,近年來提出一個降階梯治療的策略,它要求早期治療應采取足量的、最佳的廣譜抗生素,該抗生素應覆蓋革蘭氏陰性菌、陽性菌、混合細菌和多重耐藥菌等各種可能會引發感染的致病菌,快速地控制感染病情,這亦就是“一步到位、重錘猛擊”的抗生素治療原則[4]。
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為一類β-內酰胺類抗生素,西司他丁鈉本身無抗菌作用,但在人體內能夠有效地抑制由腎細胞分泌的脫氫肽酶,保護亞胺培南,避免其水解;該種抗生素具有第一代和第三代頭孢菌素的抗菌特點,對多種病原體、厭氧菌/需氧菌等引起的混合感染具有特別療效,對一些糞鏈球菌、綠膿桿菌等β-內酰胺抗生素耐藥性菌均有高度敏感性,目前已經應用在婦科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5]。美羅培南在C1位存在1 個甲基,可增強腎脫氫肽酶穩定性,從而讓美羅培南成為第一個無需酶抑制劑配用,就能夠單獨使用的一類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C2位存在二甲基-氨甲酰基吡咯烷硫鍵,可增強抗G-菌體的活性;美羅培南可經過D2通道之外的其他各種通道來進入到菌體內部發揮作用,對部分D2通道缺失菌株有良好抗菌效果;美羅培南能夠穩定結合革蘭氏陰性桿菌的PBP 2,有效地防止β 內酰胺酶水解作用,且可經過特殊細胞外膜蛋白孔道來進入菌株內,因而美羅培南現已經廣泛應用在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療中[6-8]。本文結果顯示,美羅培南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在感染治療、細菌學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表明2 組均有相似療效,安全可靠。
綜上,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在重癥肺部感染中的療效相似,治療效果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廣。
[1]鄭桑萍.胸腺五肽輔助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療后感染的觀察及護理[J].當代醫學,2012,18(35):129-130.
[2]肖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與美羅培南在治療急性白血病并發感染中的臨床研究[J].四川醫學,2010,31(9):1240-1242.
[3]葉春暉,洪永青.莫西沙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療效評價[J].右江醫學,2008,36(6):668-670.
[4]王文松,錢美華,王曼玲,等.急性白血病下呼吸道感染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290-1292.
[5]焦建洪,姜艷華,孫國強.美羅培南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比較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2014,8:49-51.
[6]王麗麗.美羅培南治療下呼吸道細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5):61-62.
[7]陳素芹,陳晨,陸金春,等.美羅培南治療老年卒中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2):3809-3812.
[8]劉中華,宋成峰,劉國平,等.美羅培南治療高齡重癥肺部感染的療效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