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文/劉龍飛蔭 圖/李春明
末代皇帝的抄襲丑聞
蔭文/劉龍飛蔭 圖/李春明

日本人為了給偽滿皇帝溥儀臉上貼金,用他早年發(fā)表的一首詩大肆鼓吹,不料詩竟然是抄的。為遮羞日本人毀書殺人,可真相還是被揭露出來……
1931年12月的一天早上,上海外灘一棟大廈門廳,走進(jìn)一胖一瘦兩名男人,其中瘦子操著濃重的東北腔,向門衛(wèi)詢問:“游戲日報社在幾層?”
門衛(wèi)指了指樓層,兩人徑直上樓走進(jìn)報社,直接詢問哪位是主編。主編忙過來答話:“我就是。兩位先生有什么事嗎?”
瘦子開口說:“主編先生,請把貴社1922年12月的所有報紙,都拿出來給我們看,我們要買幾期舊報紙!價錢你隨便定!”
主編聽完搖搖頭,說:“對不起,先生!那是我們存檔用的,我們不賣!”
瘦子又說起好話,可是不管怎么說,主編就是不松口。
旁邊的胖子不耐煩了,從腰間掏出一把手槍,重重拍在桌子上,然后同樣操著濃重的東北口音,狠狠地說:“你要是再不答應(yīng),我們就要下家伙了!”
主編嚇得臉色大變,忙命人找出報紙交給兩人。兩人翻看了一遍,從中找出三期報紙相互確認(rèn)了一下,頓時面現(xiàn)喜色,把這三期報紙都塞進(jìn)公文包,然后扔下三塊大洋揚(yáng)長而去。
主編望著他倆的背影大為不解,心說這報紙新的才賣一角一份,舊的怎么會值一個大洋呢?
7天后,這三份報紙就出現(xiàn)在日本關(guān)東軍駐奉天情報機(jī)關(guān),機(jī)關(guān)長土肥原賢二把辦公桌上的報紙認(rèn)真地看了一遍,然后指著其中的三篇署名“鄧炯麟”的七言古詩,用流利的中文向?qū)γ嬉晃幻嫒萸迨莸娜A服年輕人問道:“溥儀先生,這個‘鄧炯麟’,就是您的化名嗎?”
年輕人略一遲疑,還是點了點頭。原來他就是九一八事變后,被土肥原賢二從天津偷偷接來奉天、早已退位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日本人為了把東北的殖民統(tǒng)治“合法化”,籌備建立了偽滿洲國,還找來溥儀出任傀儡執(zhí)政。為了給日本人長臉,土肥原賢二試圖把溥儀包裝成一位德才兼?zhèn)涞膰以祝谑敲怂鸭邇x的文章著作,可是溥儀實在是無才無德,沒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后來,溥儀想起自己少年時代就對寫作很感興趣,而且自從退位后,天天待在紫禁城里無所事事,于是閱讀了大量閑書,訂閱了很多報刊,增長了不少見識。他開始模仿這些作品,按照自己的想象,編造了一些傳奇故事,并自己繪制插圖,自娛自樂。15歲那年,溥儀試著向報刊投稿。他多次讓下人與各編輯部聯(lián)系,可編輯們并不買他的賬,兩年時間,稿件都如泥牛入海。
屢次受挫的溥儀,便出了一個“怪招”,想以此來捉弄一下編輯們。他把一篇題為《鸚鵡》的七言古詩,用“鄧炯麟”的筆名寄給了上海一家小報《游戲日報》。結(jié)果,竟然投中了!溥儀欣喜若狂,接著,他又先后寄去了《浮月》《荷花》兩首七言古詩,又被那家報紙很快刊登了,并且大加贊揚(yáng)!溥儀看到以后高興了好幾天,還把樣刊珍藏起來。雖然《游戲日報》的編輯想法設(shè)方打聽過“鄧炯麟”是何許人也,但溥儀并沒有來領(lǐng)稿費(fèi),所以沒人知道這個“鄧炯麟”就是溥儀,而溥儀三年后就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樣刊也就丟失了。
溥儀把這件事作為自己的光輝事跡告訴了土肥原賢二,土肥原賢二欣喜若狂,馬上派漢奸去上海的《游戲日報》編輯部,尋找刊登這三篇小詩的當(dāng)期報紙,沒想到還真就找到了。
得到溥儀的確認(rèn),土肥原賢二頓時高興了,馬上叫來副官吩咐:“馬上通知下去,明天請在奉天的日本高官、大清的遺老遺少、還有各國記者都過來,一起瞻仰溥儀先生的大作!我們還要把溥儀先生的大作譜成曲子,作為滿洲國的國歌!”
副官轉(zhuǎn)身要走,溥儀叫住了他,并且讓他先出去等候,然后面色羞愧地起身,對土肥原賢二深鞠一躬,說道:“土肥原先生,我很羞愧,但我還是要告訴你,這三首詩不是我寫的,是我還在故宮時,抄襲自我的中文老師廖德所珍藏的一部明代古書上的。而我這位廖德老師,為人正直,對貴國無比仇恨!他一定會出來揭發(fā)我抄襲的!”
土肥原賢二聽完又陷入沉思,許久抬起頭來對溥儀說:“那好吧,我們先不發(fā)布這三篇古詩!等我派人解決了您的后顧之憂再說!”
溥儀無言地點了點頭,然后小心翼翼乞求道:“土肥原先生,廖德老師一直對我很好,希望您看在我面子上,不要傷害他的性命才好!”
土肥原賢二聽了不置可否。
轉(zhuǎn)眼就到了春節(jié),北京城里也是一派熱鬧景象,雖然東北淪陷,但國民政府依然歌舞升平。
前門大柵欄胡同的一家門口,突然開來一輛汽車,車上下來一胖一瘦兩個身材高大的男人,徑直來敲門。門開了,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出現(xiàn)在門口。
兩人中的瘦子操著濃重的東北口音問道:“您就是廖德廖老先生吧?皇上派我們來找你有點事!”
老人忙把兩人讓到院中。瘦子從身上取出一封密信交給廖德,廖德打開一看原來是溥儀寫給他的。溥儀要他交出自己當(dāng)年抄襲古詩的那本明代古書,然后隨二人一起來奉天享福,頤養(yǎng)天年。
廖德看完笑笑,就從書桌抽屜里拿出薄薄的一本古書,向兩人晃了晃,開口說道:“這本就是皇上要找的書,我家也沒別人了,我這就帶上它,跟你們一起回奉天享福!”
倆人看到書上果然刊印著那三首詩,就放心了,沒想到廖德突然把古書扔進(jìn)火盆,兩人想搶救,卻已經(jīng)瞬間燒成灰燼!廖德卻松了口氣說:“與其帶著,不如毀了。這下你們已經(jīng)可以交差了,我這就跟你們走吧!”
兩人對視了一眼,突然上前,用兩把匕首插入了廖德的胸膛,老人頓時倒地身亡。
倆漢奸回到奉天,向土肥原賢二匯報了廖德燒毀古書、他們又殺了廖德滅口的事,土肥原賢二很滿意,請來溥儀做了通報。溥儀想起老師當(dāng)年對自己的好處,還掉了幾滴眼淚,不過也不敢多說什么。
三天后,土肥原賢二召開記者招待會,公布了溥儀的三首詩作,并且宣布,要把三首古詩改編成歌曲,作為即將成立的滿洲國的國歌!
面對如潮的掌聲和無數(shù)相機(jī)的閃光,溥儀和土肥原賢二相視而笑。
沒想到好景不長,一個月后,土肥原賢二怒氣沖沖地把溥儀叫到辦公室,拿出一大堆報紙,都是揭發(fā)溥儀三首古詩純屬抄襲的新聞。而最早報道的就是上海的《游戲日報》。
溥儀都看呆了,不知所措。土肥原賢二馬上派人去打探消息。
原來,自從日本人公布溥儀三首古詩的新聞發(fā)布會一開,《游戲日報》報社就天天被反日愛國人士圍攻,都罵他們竟然刊發(fā)了溥儀的文章,是日本鬼子的幫兇!
主編都愁得要自殺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正為難時,一位北京來的年輕人求見,他自稱是廖明,是溥儀中文老師廖德的獨(dú)生子,他有東西給主編看,然后拿出一本明代古書。
主編不解地接過打開翻看,眼睛頓時亮了,原來里面竟然有溥儀刊發(fā)的那三首古詩。他不禁欣喜若狂地大叫:“我們報社有救了,原來溥儀的古詩都是抄襲的!這消息太及時了,必須馬上排發(fā)到明天報紙的頭條!題目就是‘虛榮溥儀掩耳盜鈴抄襲古詩,愚蠢日寇趨之若鶩視若珍寶’!要整版!要全幅照片!本期報紙要加印5倍!”
主編激動得淚流滿面,握住廖明的雙手,聲音哽咽地說:“太感謝了,您不僅救了我們報社全體同仁,也沉重打擊了鬼子的囂張氣焰啊!”
廖明也不禁淚流滿面,哽咽著對主編說,這本書可是他父親用生命換來的,然后他向主編講述了實情。
自從在北京聽說溥儀被日本人接到了奉天,還要出任什么滿洲國的執(zhí)政,并且對溥儀的所謂文治武功大肆宣揚(yáng),廖德當(dāng)時就想要揭發(fā)溥儀的抄襲丑聞,但又覺得時機(jī)未到。他也預(yù)料到鬼子可能會派人來殺自己滅口,于是就讓兒子拿了古書真本出門在外聽消息,如果自己身遭不測,就馬上公布證據(jù)。而他自己留在家里,等待著鬼子到來,而他燒毀的古書其實是他謄抄做舊的冒牌貨。
主編聽完也無限感慨,又馬上揮筆,把廖家父子的故事刊發(fā)在當(dāng)期報紙上。
消息一出,舉國大嘩,人們都嘲諷溥儀的虛偽和日本鬼子的愚蠢,同時都贊頌廖家父子的愛國之情!箏
(責(zé)編:於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