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

10月25日—29日,由河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組織的首屆化學分析工培訓班在河南科技園如期召開。來自省內不同企業的近50名學員參加了本次培訓。培訓主要分為理論講解、上機操作、技能考核三部分。其中,理論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氣相、液相色譜儀使用及常見故障分析,化學分析基礎,產品標準和分析方法等;上機操作部分主要是針對農藥企業常用分析儀器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酸度計等設備;技能考核部分是分別對學員進行了上機考核和理論考核。通過幾天的學習,學員們都深感收獲頗多。
(本刊記者:王春香)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歐盟成員國已完成對除草劑草甘膦的重新評估,它們發布報告指出草甘膦不大可能對人類有致癌風險,同時還提出了一些新的加強控制食品中草甘膦殘留的安全措施。這一結論將會在歐盟委員會決定是否繼續批準使用草甘膦時作為重要參考,同時也會用于歐盟成員國分別重新評估含草甘膦除草劑的安全性。
由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科學家和各歐盟成員國風險評估機構的代表們組成的同行評議專家組設定了草甘膦的急性參考劑量,這一劑量標準是每千克體重0.5毫克,這是針對這一物質首次制定安全閾值。
Jose Tarazona是歐洲食品安全局分管除草劑部門的主任,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完備的流程——這是考慮進了新的研究和新的數據的全面的評估。通過設定急性參考劑量,我們在今后評估草甘膦潛在風險時會采取更加嚴格的方式。至于說到致癌性,這一物質不大可能是致癌的。”
(本刊訊)
10月26日上午,2015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青島領海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此次展會共吸引了1900多家農資企業參展,參會人數達10萬余人,堪稱規模空前。參展農機企業以大型或大田農機企業為主。此次展會規模空前,亞洲第一,吸引了很多的國外企業。像意大利的賽邁道、歐尼貝耐,德國的CLASS,美國的約翰·迪爾、愛科、凱斯紐荷蘭,法國的庫恩,日本的久保田、洋馬,韓國的樂星、東洋,挪威的格蘭等悉數參展。國內參展的企業有國機集團(中國一拖,中國農機研究院等)、福田雷沃、中聯重科、東風農機、玉柴,濰柴等也均數到場。
其實,農業機械在我國真正推廣開來也就是近10年的事情。眾所周知,我國現在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并不高,普及程度連一半都不到,因此,農業機械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大部分參展的農機廠商對他們未來的發展都非常自信。
參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農業機械發展到今天也到了一定的“火候”,說它已經到了“噴薄欲發”的時候也不為過。對于農機來說,它是工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反哺農業的必然產物,也是農業機械發揮作用的最佳時期。盛況背后,我們看到的是,農業科技化、機械化、規模化發展正在強勢推進。在農資行業普遍不景氣的當下,農機具卻爆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利好形勢,值得我們去深入關注。現在說農機具的春天已經到來也許有點夸張,但隨著我國對農業科技的高度重視以及對農業全程機械化的全面推進,農機具的未來前景完全值得期待。農業部領導在開幕式上宣布,2016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于明年3月在鄭州舉行。
(本刊記者:郭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