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
一名間諜被冷凍起來,等待他的復仇者再次回來威脅世界的那一天。30年后,間諜成功復活,并且拯救了即將毀滅的世界。當然,這只是電影中的情節。那么,這個虛構的情節,是否真能成為現實呢?
據專家解釋,人體冷凍確有科學依據。它被稱為低溫學,即研究在非常低的溫度下物質的性質如何變化。人體冷凍技術,即在極低溫度下保存人體,并希望在未來使其復活的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已實現,但仍處于初級階段。
在說人體冷凍之前,先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則新聞:有個人掉進了冰凍的湖里,并在冰冷的水中浸泡了一小時后才被救起而幸免于難。這個人之所以能生還,是冰水使其身體處于假死狀態,減慢了新陳代謝,并使大腦活動處于不耗氧的狀態。但人體冷凍法與掉進冰湖后蘇醒則有些不同。因為,對活著的人實施人體冷凍延時是違法的。要實施人體冷凍程序的人首先應是被宣布法定死亡的人,心臟必須停止跳動。
但是,如果他們已經死亡,又如何使其復活呢?科學家指出,法定死亡與完全死亡是不同的。完全死亡是指所有的大腦活動都停止。人的心臟停止跳動時,一些腦細胞仍在活動。人體冷凍法就是保存這些殘留的少量細胞活動。從理論上說,這個人在未來是可以復活的。
要實施人體冷凍,首先要加入一個人體冷凍機構并每年支付會員費。當心跳停止后,應急小組會穩定病人的身體狀況,為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和血液來維持最基本的大腦活動。他們會把病人的身體放入冰塊中,并注射肝磷脂(一種抗凝血劑)防止在途中血液凝結。
實施真正的“冷凍”不會只將病人放入一桶氮液中,因為這樣做會使細胞中的水分結冰。一旦水分結成冰,細胞會膨脹并最終破裂。人體冷凍小組必須先去除細胞里的水分,然后注入低溫防護劑(一種基于甘油的化學混合液)。這個過程被稱為玻璃化(不結冰的冷凍),目的在于使細胞進入假死狀態。
身體的水分被低溫防護劑替代后,他們會將病人的身體放置在一張干冰床上進行冷凍,直到溫度達到零下130℃,玻璃化過程才結束。下一步要將身體放入一個單獨的容器里,并將容器放入一個盛滿零下196℃液態氮的大金屬箱內。身體是頭朝下放置的,這樣即使箱子有泄漏,大腦也會浸泡在冷凍液中。
實施人體冷凍并不便宜,費用高達約15萬美元。對節儉一些的人來說,僅5萬美元就可保存大腦——這種選擇被稱為神經延續。以這種方式保存的人,希望隨著技術的進步,可通過克隆或重生來構造身體的其他部分。
如果您選擇冷凍延時服務,就要做好心理準備,那就是旁邊會有同伴。幾個身體或頭部一起存儲在同一個氮液箱子中是常有的事。
但是,還沒人真正被復活過,因為這項技術還不存在。雖然被冷凍延時的人還沒被復活過,但活的有機體已可以從死亡或臨近死亡的狀態下恢復健康,并且有過這樣的事。神經外科醫生常常冷卻病人的身體,以便對動脈瘤進行手術,而不損傷或割裂大腦中擴張的血管。生育診所里冷凍的人類胚胎被解凍后植入母親的子宮,可發育為正常的人類。
此外,納米技術也有望使復活在某一天成為現實。納米技術使用顯微鏡設備來處理單個原子(生物體最小的組成單位)來建立或修補近乎一切東西,包括人類的細胞和組織。希望有一天,納米技術不僅可以修復冷凍過程帶來的細胞損傷,還可以修復由于衰老或者疾病而引起的損傷。一些低溫生物學者預言,第一個冷凍復活的人可能會在2040年左右出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