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菓
王沙不是個多愁善感的男孩,但是一遇到彭莉,他的神經就會敏感起來,連心臟都變成了玻璃品。
沒辦法,如果父母從你幼兒園起就拿彭莉做你的榜樣,念叨著人家這好那好的,你也會變得像他一樣“神經衰弱”。而且,他倆還是門對門,從小到大一直同班同桌。
真是一段孽緣……
一樁風波
這天早讀,班主任喜洋洋地進來了。
“同學們,彭莉寫的《我的小偷朋友》在全市作文大賽里獲得了一等獎,還登在XX報紙上。大家可以看看,學習學習。”
“回去我又要被念叨了!”王沙恨恨地想。
放學他剛打開家門,果然看到爸媽坐在沙發上,拿著一張報紙。
“哎,等會,你們先讓我喝口水再批評指正!”王沙嬉皮笑臉地說。
媽媽眉毛一挑,抖抖報紙:“還笑!你看看她寫的是什么!”
王沙嚇了一跳,他狐疑地看看文章。這一看,可把他給驚呆了。
彭莉在作文里寫道:王沙是她的鄰居加同桌,平時有偷超市的習慣。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王沙原來是把偷來的東西施舍給人,她感嘆但不認同,最后建議他用合適的行為去幫助別人。
“你看看,指名道姓的,你的同學看到,沒準真以為你有小偷習慣。”媽媽氣憤地說。
王沙的律師爸爸也皺著眉頭:“這件事彭莉的確做得不妥當,我們要去她家說說這件事,王沙你也一起來。”
就這樣,三人來到彭莉家。聽完他們的來意后,彭莉父母的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嘴巴張得都能塞雞蛋了。
“我只是編了一個故事,名字雷同罷了。”彭莉說。
“這是真名假事,從法律上講,是侵犯了王沙的姓名權。”王爸爸說,“我們希望在事情沒鬧大之前,把這篇文章給撤了,彭莉也要向大家說明此故事純屬虛構。”
彭莉的父母反應過來,連連稱是,保證盡力做好。
王沙得瑟地看著彭莉,哼哼,估計你晚上要被爸媽念叨死。
不是結尾
王沙想錯了,彭莉的父母什么也沒說,他們在客廳里嘀嘀咕咕,留下彭莉一人坐在黑暗的臥室。
彭莉盯著天花板發呆:其實,她很羨慕王沙,羨慕他時刻被父母念叨。而自己無論做對做錯,父母都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作文比賽的名字是她故意為之的,她期待父母的關注和態度,即使是打罵也好。
可真是自欺欺人吶,她寂寞地想。
吱呀,臥室的門被推開了,客廳的燈光斜射了進來,暖了一片黑暗。
“彭莉,這件事是我們的錯,我們一直都忙著工作,從來沒告訴你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現在,我們聊聊好嗎?”媽媽輕輕地問。
“好……”彭莉輕輕地回答。
法官你我他——
《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彭莉未經許可,將王沙的真名寫進自己的作品,侵害了王沙姓名的使用權,按法律相關規定應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