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志英
摘 要:地方媒體可以充分發揮與觀眾距離近的優勢,全面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現狀和地域特色,使新聞真正地符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此提升地方媒體的競爭力。
關鍵詞:民生新聞;地方媒體;觀眾;收視率
中圖分類號:G21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9.039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各種新型傳播媒介的迅速出現,報紙、廣播和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導致其生存空間逐漸變窄。地方媒體作為傳統媒體中的弱勢媒體,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一席之地,就必須變革原有的新聞報道方式,為觀眾提供富有吸引力的新聞產品。民生新聞作為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備受大眾歡迎的新聞報道方式,為傳統新聞媒體提供了發展機遇。尤其是地方媒體,可使民生新聞成為新聞報道的主角,全面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狀態。
1 民生新聞簡介
對于民生新聞而言,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定義。通俗而言,民生新聞是指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生命和生計息息相關的新聞報道。從廣義上講,其屬于社會新聞。民生新聞必須立足本地,以平民視角和人文敘事手法關注和表現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況和生存空間,關注群眾的喜怒哀樂和生老病死,從而體現社會主義媒體對百姓的人文關懷。在內容上,民生新聞注重貼近基層、群眾、生活,關注普通人最關心的現實問題,是從百姓平常生活中挖掘、采集的新聞;在形式上,民生新聞采用現場直播的形式和先進的傳播手段,提高了新聞傳播的快速性和新聞的互動性。民生新聞利用先進的傳播手段,記錄和表達百姓的生活實態,提高了新聞的時效性和互動性,拉近了媒體與觀眾的距離,從而與觀眾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2 民生新聞的特點
2.1 民生新聞具有平民化特點
民生新聞是以平民化的視角反映基層群眾生活的一種人性化的新聞形式,通過具體的事情和微小的細節反映群眾的真實生活。民生新聞要突出百姓的生活現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使普通百姓成為新聞主角,這樣的新聞才能使觀眾有親切感和信賴感。
2.2 民生新聞具有易接近性特點
民生新聞必須立足本土,在發揮地域優勢和新聞時效性的基礎上,將老百姓身邊發生的事情報道出來,這是地方媒體最大的優勢。民生新聞關注的多是衣食住行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因此,民生新聞沒有陽春白雪的高雅,也沒有高處不勝寒的距離,而是簡潔、通俗易懂,更容易接近普通大眾。
2.3 民生新聞具有服務性特點
曾有著名的新聞學者說過:“媒介即信息。”民生新聞的服務性在很大程度體現在為受眾提供有用的信息上,這也是民生新聞服務大眾的價值理念;民生新聞的服務性體現在媒體進行新聞報道的同時,還為民眾提出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媒體還參與了民眾解決問題的過程,使新聞變得既有欣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
3 民生新聞成為地方媒體主角的建議
3.1 內容上突出地域性
民生新聞主要關注的是普通百姓的身邊事、與老百姓相關的社會熱點等。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地域特色,也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地域性新聞是地方媒體區別于中央和省、市級媒體的重要特點,也是發揮地方媒體優勢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地方媒體要做好民生新聞,就必須深入當地百姓的生活中,結合當地的自然風土人情,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想,感受大眾的平凡生活,將當地廣大人民群眾熱火朝天的生活狀態報道出來,使他們主動參與新聞改革,積極尋求發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狀態表達出來,使他們認為新聞中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從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對新聞的關注。在此情況下,地方媒體的民生新聞會形成別具一格的本土風格,不僅會提高新聞質量,還可發揮地方媒體的傳播優勢。
3.2 加大民生新聞的報道力度
目前,我們處于新聞快餐時代,隨著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充斥著許多快餐新聞。但有許多觀眾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快餐新聞的同時,也需要接收一些有內涵、有哲理、有深度的新聞報道。民生新聞作為受眾比較喜歡的一種新聞形式,如果能在就事說事、就事論事的基礎上,深度剖析新聞的根源和背景,使觀眾在清楚事件來龍去脈的基礎上,了解事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和動機,揭示事件的本質,則可進一步提升新聞作品的深度和廣度。
有些地方媒體的記者得到的信息多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作為民生類新聞,這些小事不應每天報道,這就要求新聞記者不但要有捕捉民生新聞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而且要有深入觀察問題、大膽提出問題、認真分析問題和細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從普通新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將民生新聞做成觀眾喜歡的深度報道。
3.3 注重與民眾的互動和合作
民生新聞關注的是人們的“身邊事、麻煩事、稀奇事和熱點事”。為了能及時、快速地將這些事件報道出來,媒體應與民眾有更多的互動和合作。目前,從中央到地方的許多媒體都開辦了民生欄目,人們可直接走進報社、電臺和電視臺參與互動節目,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媒體的讀者群、收聽率和收視率。地方媒體作為離人們最近、最了解當地群眾生活的媒體,更應加強與民眾的互動和合作,將民生新聞做得鮮活、有生命力。比如,地方媒體可開設新聞熱線、微博和微信,設立新聞接待室,獎勵提供新聞線索的人等。通過這些有效手段,能第一時間掌握新聞素材,報道出有影響力的民生新聞,從而實現新聞與民眾的“零距離”接觸,有效調動民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