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
摘 要: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社會大眾便捷、快速、舒適和安全的出行需求,對高速養護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安全的要求,而新型化、專業化和機械化也逐漸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如何做好機械養護自然成為當前高速養護的重點。
關鍵詞:公路養護;機械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U41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9.060
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甘肅省高速公路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通達里程逐年增加,為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2014年,全省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4億元,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 300 km。2015年,將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780億元,全年新建高速公路700 km。因此,如何養好高速公路,保障其功能完好,將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以及能否有效保障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養護機械管理的質量對高速養護的整體工作至關重要。下面結合工作實際分析高速公路養護機械的實際情況和管理辦法。
1 高速公路實現機械化養護的重要意義
2013年,G30永山段年平均日交通量為6 978輛,2014年為7 463輛,每年以7%左右的速度遞增,節假日期間翻倍。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大,使人員、物資和資金的流通速度不斷加快,極大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省公路系統按照“有路必養,養必優良”的養護理念,積開展發以機械化和信息化為重點的養護技術創新,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養護方面,努力為社會公眾提供安全暢通便捷的通行條件。
高速公路質量標準較高,養護要及時、快速和安全,而僅靠人工和傳統的養護模式是難以達到的。因此,實現高速公路機械化養護是新常態下的發展趨勢,是現代高速養護的基本形式和生產先進性的主要標志。具備了專業設備后,還需要專業的人員操作和管理。因此,組建高速公路養護機械化專業隊伍勢在必行,是改革現行高速養護運行模式的關鍵所在。
2 高速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管理的弊端
2.1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機制問題
目前,甘肅省公路養護管理普遍采取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省級垂直管理機制,養護經費依靠省廳局向各地州市公路局撥款,缺乏市場競爭機制,不利于社會投資和養護機械化的實現,嚴重制約了養護事業的發展和養護質量的提高。2015年,甘肅省在新建成的金武、營雙、雷西和武罐高速公路嘗試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招標試點,但因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地域分散和資金投入等因素的影響,養護單位在養護機械化方面投入的較少,還無法很好地適應新形勢下高速公路養護的特點和要求,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2.2 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線長、點多,養護機械大多分散于相對偏遠的各養護工區班站,但養護工區班站普遍不設養護機械管理機構,不配備管理人員,管理制度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完備、標準低,加之上級管理機構和人員因地域、空間和時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養護機械設備日常管理流于形式、保管使用不當、原始記錄數據失真、保養維修滯后等時有發生,機械損失、浪費嚴重,無法很好地實現養護機械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目標,影響了高速公路養護的質量和時效。
2.3 機械裝備投入不足,配置不科學
目前,大部分高速養護機械裝備沿襲了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理念,不太注重高速養護的實際特點和需求,導致裝備的科學性、適用性、專業性、合理性和經濟性不高,主要表現為大而笨重、匹配性差、養護作業安全性差、機動性不高、費時、費人和費力,無法很好地適應高速公路養護及時、快速、安全和質量高的要求。
2.4 操作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
“重用輕管”“重用輕保養”和違規操作等時有發生,無法有效地實行日常點檢、例行保養等措施,往往只局限于事后維修,預防維修意識不足,對機械故障和磨損劣化現象不能早期發覺、預防、維護和修理。管理技術手段相對落后,無法充分、有效地發揮養護機械的綜合效能,嚴重影響了高速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3 高速公路養護機械管理的改善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完善管理制度
應引進市場競爭模式,建立“誰投資、誰管理,誰使用、誰受益”的管理新模式,組建高速公路養護機械專業化隊伍,從而提高養護機械化程度。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努力使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明確專管和群管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充分發揮各級職能人員的積極性。完善管理制度,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及時、有效地采集、統計和分析各類原始數據信息,建立健全單機全過程動態評價考核體系,從而達到養護機械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目標。
3.2 結合高速公路養護的實際需求改進
應加強與上級主管單位、科研院所和機械生產租賃廠商的溝通合作,通過調撥、技術改造和租賃等方式,解決好已有閑置、利用率不高、不適用等問題,以盤活資金。同時,加強對養護機械裝備的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力求機動靈活、安全性、匹配性和復合性高的養護機械設備。
3.3 加大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
隨著高速養護的快速發展,現代科技在養護機械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機電液、自動化和智能化等程度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機械人員必須要有全新的觀念和思維,做到科學管理、科學養護。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各類機械人員的專業技能,應積極、主動地與科研院所、養護機械供應廠商建立技術合作伙伴關系,實行“引智”工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集中培訓和自學”等多種方式,加大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選拔和培養懂專業、會管理、會操作和會維修的復合型人才,從而為高速養護機械化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人力保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不斷加強養護機械全過程動態管理,努力實現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平,陳永平,王麟珠.多目標評價方法在高速公路養護機械配置中的應用[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1(02).
[2]張甲德.淺論公路養護機械的管理現狀[J].民營科技,2010(01).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