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禮平
摘 要:隨著地鐵建設的不斷發展,地鐵車站施工也不斷向更深的位置延伸。地鐵車站施工是地鐵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建筑物產生影響。如果施工不慎,就很難保證地面建構筑物的安全。簡要分析了地鐵車站基坑開挖期間對鄰近建構筑物的影響,并提出了幾點保護措施,以期為完善基坑施工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地鐵車站;基坑開挖;鄰近建構筑物;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9.140
眾所周知,地鐵車站的建設選址是圍繞市區開展的。在繁華的都市建立地鐵車站,基坑開挖的范圍和深度都在不斷增加?;又車某两岛妥冃问腔娱_挖的必然結果,如何保護好鄰近建構筑物,解決地面和鄰近建構筑物的沉降、傾斜問題,是地鐵車站基坑施工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在地鐵車站基坑施工的過程中,要針對鄰近建構筑物和地層的特點,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以減小其對建構筑物的影響。
1 地面的變形機理分析
引起地鐵車站基坑變形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土體自然狀態的破壞。地面的變形機理主要包括2方面的內容:①降水是基坑施工過程中常常采取的措施,而降水會帶走土體中的細顆粒,致使土體發生沉降和變形,從而使基坑周邊的建構筑物和管線等發生不均勻沉降。②土體的自然狀態受到破壞也是誘發基坑變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過程中,土體的自然狀態會受施工的影響。當自然狀態被擾動,土體結構初始應力的平衡受到破壞時,就會改變應力場,而地表沉降就是土體自然狀態遭到破壞的表現形式。
2 對鄰近建構筑物的影響
隨著基坑開挖工作的開展,土體的自然狀態就會遭到破壞,而坑底回彈不利于施工的進行。地下水位的降低會導致土層固結,使得建構筑物下方土地發生形變或者沉降,進而對建構筑物的基礎造成一定的影響。基坑開挖的過程也是土層卸荷的過程,由于應力減少,地下水位降低,土體不均勻沉降情況也越來越明顯。但是,不均勻沉降會產生次應力,如果次應力不斷增加,超過設計的最大承受能力,那么,圍護結構就會被破壞,建構筑物的傾斜和沉降也會增大。由此可見,地鐵車站基坑施工會對周邊建構筑物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3 保護措施
地鐵車站的建設和施工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地鐵的強大優勢也會使城市朝著現代化和高速化的方向發展。為了減少地鐵車站施工對鄰近建構筑物的影響,應在施工過程中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3.1 改善基坑漏水的問題
在地鐵車站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漏水是導致鄰近建構筑物沉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強灌漿堵漏是常用的措施,比如在鉆孔樁外側增設高壓旋噴樁,或向袖閥管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以解決接縫處漏水的問題。
3.2 保證施工工序合理化
在地鐵車站基坑開挖的過程中,為了減小基坑變形和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合理的施工工序是十分必要的。在斜支撐架設之前,要做好對撐的架設工作,以解決鋼圍檁的滑移問題。要調整尚未安裝的鋼支撐,使對撐與斜撐形成閉合三角形,從而保證基坑的穩定性。
3.3 基坑周圍采取卸載降壓措施
為了減少土層因承載應力超過設計要求而發生變形和沉降的可能,可以在基坑周圍采取必要的卸載降壓措施。嚴禁在基坑周邊堆載,拆除不必要的構筑物等,以保證鄰近建構筑物的穩固。
3.4 完善排水溝、集水井的布局
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應做好地面硬化工作,在基坑頂部設置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另外,在基坑內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防止基坑內部產生積水,如果有積水,應及時抽干,減少積水對基底地層的浸泡。
此外,還要加強對基坑圍護結構的監測、巡視,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以便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4 結束語
地鐵為市民的出行帶來便捷,隨著城市的發展,地鐵將成為城市交通的大動脈,極大地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地鐵的興建離不開基坑工程,在基坑開挖前,要做好風險評估,針對不同的建構筑物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并加強監測,以減少對鄰近建構筑物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北京市規劃委員會.GB 50157—2013 地鐵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
[2]鄭松.軟土地層地鐵車站基坑開挖對鄰近構筑物影響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12.
[3]湯梅芳,卜銘,桂建剛,等.地鐵車站深基坑開挖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分析[J].鐵道建筑,2014(1):88-90.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