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
產品質量的優劣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如原材料批次、加工方式差異等等,然而記者在最近的采訪中發現,企業內部交流不暢,或許也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原因——如果企業產品不合格需要媒體來通知企業,那么企業產品該如何做出改進呢?
韓都衣舍就是這樣一家企業。
微博通報,網上服裝質量堪憂
日前,上海市工商局在微博通報了2014年第四季度流通領域網購服裝質量不合格情況表,通報顯示,上海市工商局對天貓、東方CJ、1號店、H&M、ASOS、G-STAR RAW、麥網M18等25家網站銷售的46個品牌116個批次服裝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經檢測,有30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6%,其中,抽查電商平臺84個批次,有3家23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7.4%;抽查官網32個批次,有4家7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1.9%。
通報表示,比對去年網購服裝的抽檢情況,今年主要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官網銷售服裝的不合格率明顯上升,由去年的8.8%,上升為21.9%,占不合格商品總數的23.3%;二是網購服裝的色牢度、纖維含量和標識等不合格項目依然存在,還出現了甲醛、pH值等安全性指標超標的新情況。
眾所周知,互聯網商品已不是第一次登上質量黑榜。早在前年,北京市消協就公布了網購服裝的比較試驗結果,結果表明過半產品不合格。
不僅僅是官方公布的抽查結果,對消費者而言,網絡商品也被打上了“質量差”、“便宜”的標簽。
劉老板前些年從實體店轉做網店,并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品牌,他對記者坦言:“對這個品牌來說,線上和線下賣的產品都是不一樣的,網店為了便宜走量,普遍比實體店的衣服要薄一些,這樣成本更低,在網上更有競爭力。”
如果從業者都是這樣的想法,很難想象未來電商將如何發展——令人擔憂的是,多數既有實體店也有網絡店鋪的經營者都抱有這樣的想法。
這也導致互聯網品牌在品牌建設時比快時尚品牌更加艱難。建設成功的互聯網品牌就顯得更加可貴。
韓都衣舍號稱“中國互聯網快時尚第一品牌”,理應更加注重自己的產品質量,可記者發現,截止到目前,該品牌從未因質量問題做出任何解釋,而該品牌已多次被抽檢查出不合格。
韓都衣舍,多次上榜從未回應
2014年12月25日,江蘇省質監局公布了2014年棉服產品的監督抽查報告,95批次受檢樣品中有59批次存在問題,不符合率62.1%,其中網購產品不符合率高達72.5%,其中就有韓都衣舍。
檢測人員發現,網購的一款韓都衣舍棉衣和從商場買的一款SELECTED棉服都出現了洗滌3次后填充物分布不均勻的情況。該款韓都衣舍棉衣還有填充物外漏的現象。
除了江蘇省質監局通報的韓都衣舍棉服質量問題,其襯衫產品也存在被通報不合格的情況。據媒體報道,江蘇省質監局發布的2014年襯衫產品監督抽查(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顯示,在抽查的308批次樣品中,合格247批次,合格率80.2%。韓都衣舍、CONVERSE(匡威)等標稱品牌產品被檢出存在不合格問題。本次監督抽查不合格項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耐摩擦色牢度、纖維含量、標志標識等。
而對于韓都衣舍的高銷售額也令人疑惑,雖然2014年“雙十一”曾創出1分鐘銷售額破1000萬元的紀錄,50分鐘過億,并由此一舉奪得天貓商城女裝品類第一名。然而,在網購突進的背后,以質量問題為代表的退換貨也隨之而來。有報道稱,2014年“雙十一”后網購現退貨潮,韓都衣舍退貨率高達69.8%。
據媒體報道,此前韓都衣舍有關負責人曾對各地工商、質監局通報的韓都衣舍產品抽檢不合格情況做出解釋,稱公司沒有實體店,對于各地抽檢的情況并不知情,公司也沒有收到反饋,需要公司調查核實后給記者回復。
企業對自己的產品不合格并不知情,這實在難以讓人相信,如果說對最新一次的抽查不知情,那么之前的質量問題是否都已調查清楚了呢?
或者,2000多名韓都衣舍的員工從不看品牌新聞?
抱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嘗試與該企業進行了聯系,發現官網并沒有韓都衣舍山東總部的電話,只好撥打北京分公司。
記者:“您好,我想查一下貴司山東總部的前臺電話。”
韓都衣舍:“不好意思,我們沒有山東公司的通訊錄。”
記者:“那北京分公司有與媒體對接的部門嗎?”
韓都衣舍:“抱歉,我們北京這邊只管設計,沒有相關部門。”
設計完了不交給總公司嗎?記者的疑惑久久不能釋懷。
隨后記者將預約采訪函以郵件的形式發送給韓都衣舍媒體聯絡郵箱,并撥打了400客服電話,希望通過客服與對方總公司建立聯系。
不久,韓都衣舍品牌部工作人員與記者進行了電話聯系,在得知記者并不進行實地采訪后表示她只是接待人員,具體的采訪事宜,需要上報給相關領導。
當記者再次詢問,應該跟誰聯系采訪的事情?對方則不再回復。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該企業關于采訪函的回應。公開渠道也沒有看到韓都衣舍對服裝質量不合格的解釋。
分公司連總公司前臺電話都沒有,這樣的企業在做內部調查的時候確實需要在溝通方面耗費大量時間,讓我們耐心等待韓都衣舍調查核實后的相關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