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宏中



同學們,假期是休息調整、放松身心的好機會,同時也是放飛自我,擴大視野,了解社會,增長社會見識,提升自我綜合能力的好機會.大家可以選擇外出旅游、參觀學習、閱讀書籍、尋師訪友、參加社會實踐或者自學充電等活動.
同時也要提醒大家,高中的學習可謂時間緊、任務重,尤其高一、高二正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基礎不牢固,就會影響以后的學習,所以同學們假期里不能只顧貪玩,更要思考如何為今后的學習做足準備.以往就有同學由于在假期中一味地貪玩,導致在新學期里很難跟上學習節奏,倍感吃力.就數學學科而言,我覺得同學們可以從梳理概念、剖析錯題、加強練習、歸納總結、學以致用、預習新知等方面人手.
一、梳理概念,強化基礎
數學基礎知識尤其是數學概念,是數學大廈的地基,知識薄弱,概念不清,地基不牢,大廈怎能安全呢?打好了基礎,才能為今后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強化數學基礎,需要記憶,更要理解.只有真正徹底弄懂,并正確運用,才能準確牢固地記憶概念.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許多曾經掌握的知識會有所遺忘,這就要求我們經常復習,明晰每個概念的差異,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質、規律、內涵、外延.大家可以嘗試畫出知識框圖,形成知識網絡體系.以函數奇偶性為例,大家可以建立如下的知識點思維導圖.
二、剖析錯題,感悟知新
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假期中,我們可以在做錯的練習中,選取各章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錯誤,加以剖析與整理,第一步:訂正錯誤,盡可能多的給出正確的解法,堅持寫解題體會;第二步,分析,實事求是地分析錯誤原因并進行歸類,一般地可以把錯誤分為以下幾類:審題、運算、書寫、概念不清、考慮問題不全面、解題策略不當、不理解題意、無從下手等等,分析出自己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并在今后的學習中予以重視、改正以及提高相應的能力.
三、加強練習,及時反思
學數學需要多練習,這一點毋庸置疑,其實不光是學習數學,無論是干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非勤學苦練不可.戲曲界泰斗梅蘭芳先生在剛開始練習戲曲時,一度被認為不能演好角色,但他毫不氣餒,幾十年如一日地勤奮練習,最終成為一代京劇大師,其間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可想而知.
學數學離不開解題.首先要加強基礎訓練,逐步提高,切不可好高騖遠,一味追求難題.地基未打好,高樓大廈是不可能蓋成的.然后再做不同梯度、不同類型的習題以啟迪智慧,培養創造性思維.此外,求解問題得出結果后還需對解題過程進行反思,這是數學解題中最重要的環節,把握好這一環節,將有助于提高個人的解題能力.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與所求一致嗎?符合實際情況嗎?結果正確嗎?
2.還有其他的解法嗎?哪種更簡單呢?此解法還能用于解決其他的問題嗎?
3.這個問題能推廣為一般性問題嗎?一般性問題的解法又是怎樣的呢?
四、歸納總結,融會貫通
利用假期,以章節為單位,整理歸納上學期所學內容,明確重難點,并選取幾道典型例題來揭示重要知識點和重要的解題方法,寫出選題的目的,復習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及技能技巧.針對重難點問題,還需對其解題方法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從而對這一類問題的處理辦法了然于心,當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游刃有余,例如:向量的數量積的常見的處理辦法有直接使用定義、基底轉化、構建坐標系、利用數量積的幾何意義(投影).
五、學以致用,激發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在教室里、操場上、大街上、工廠里……到處都有幾何圖形,到處都有數學的蹤跡.把數學引進生活,在生活中與數學握手,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把數學和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你會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旁,那么生動活潑,充滿魅力.當然對于興趣濃厚且學有余力的同學來說,可以嘗試寫數學小論文等.下面舉一個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的例子.
例2 去西瓜攤買西瓜,假設同一品種的一個圓形大西瓜與兩個圓形小西瓜等重,且價格相同,你是買一個大的呢,還是買兩個小的呢,到底買哪種更合算呢?
解 設大西瓜的體積為V1,兩個小西瓜的體積分別為V2,V3,半徑分別為rl,r2,r3,表面積分別為Sl,S2,S3 .
西瓜的質量=ρ.V(ρ為西瓜的密度).
由一個大西瓜與兩個小西瓜等重,可知大西瓜的體積等于兩個小西瓜的體積的和,
即一個大西瓜的表面積小于兩個小西瓜的表面積之和,則購買一個大西瓜更合算.
六、預習新知,提升能力
假期中對下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簡單預習,這樣做至少有以下兩個好處:
(1)為新學期打基礎,對下學期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搞清重難點,掌握一段教材的脈絡,以點帶面,構建思維導圖,適當練習,反饋矯正,如此反復,逐步掌握知識和方法.
(2)提高自學能力.當下時代飛速發展,知識大爆炸,更新很快,今天學的知識,明天說不定就過時了,現在提倡終生學習,特別是在工作、實踐中學習,離不開自學能力,而白學能力培養的基礎主要在高中階段.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善于運用假期時間學習數學,也許不會使你突飛猛進,令人刮目相看,但至少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