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祖名
《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指南》解讀
● 趙祖名


趙祖名
中國標準化協會理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培訓部特聘培訓教師、中國標準化技術咨詢中心特聘咨詢師,擔任多家企業、院校、研究部門的標準化顧問。正式出版著作12部約500余萬字、正式論文100余篇,專題講座 300余場。在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多有學術交流和演講。GB/T 15496 /15497 /15498 /19273《企業標準體系》系列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人,系 GB/T 15498 的第一起草人。參加了國家高端標準 GB/T 13016 和 GB/T 13017 修訂小組的工作,重點提出、參與研究的“企業標準體系板塊模式結構圖”已成為企業標準體系三大模式之一。也是國內現行的“兩套六項”涉及企業標準體系國標中,唯一全數參加的標準主要起草人。
“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的現代物流業,是山西省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物流主要有綜合類、運輸類、倉儲類、中介類四大類。由于物流企業的運作模式受傳統“大而全”“小而散”的思想影響,依然習慣于自成體系,慣性發展,大量潛在的物流需求還不能轉化為有效的市場需求。物流的社會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還不夠高,還有些物流企業的發展存在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難以滿足社會化的需要。全省共有大小物流商戶數千家,但真正能夠提供一體化服務的企業并不多。為了提高物流業整體水平,促進物流標準化的推廣應用,使物流企業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個指導全省各類物流組織建立標準體系的標準。
2014年1月,山西省標準協會對山西省物流現狀、物流標準的可行性、實用性進行分析,正式申請地方標準立項,并被批準。
2014年3月,由山西省標準協會再次組織各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并聘請有關專家研究、修改《各類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指南》,以此稿正式申請省質監局組織評審。
2014年10月,山西省標準協會又先后征得山東標院、浙江標院、東莞科協有關專家的意見,提出了《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指南》評審稿,以此稿申請省質監局組織評審并通過。
1.標準體系表(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的類型
根據GB/T 13017推薦的板塊模式,結構圖分為4個大板塊:板塊1為“管理基礎”,板塊2為“資源管理”,板塊3為“服務提供”,板塊4為“檢查改進”。
2.突出重點兼顧特色、編號統一便于整合
物流組織的企業標準采用三段式編號,即企業標準的標志加五位數編碼加發布或搜集年代號的方法。物流組織企業標準體系結構圖中的方框圖內,下部所編的編號第一位代表了三大類別順序號;第二、三位代表了在所在大類別中標準集合的順序號;第四、五位代表該標準集合中每一個具體標準所在的順序號。所有納入該標準體系表的各級標準都應給定一個在本體系中唯一性的標準編號,按照上述要求給定的三段式編號,則是每一個單獨標準在明細表中體現的唯一性編號。企業自行編制的標準須在標準文本的封面和頁眉體現,而選入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雖然在明細表中有體現,但在文本中則不必顯示。
3.幾個國家標準的協調統一
GB/T 24421中提出的,服務行業普遍推行的服務規范、服務提供規范、質量控制規范、崗位工作規范,與根據GB/T 15496 系列標準在建立服務企業標準體系時,強調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相比,在內容和表達形式上相互包容,并分別散布在各類別的明細表中。這兩套國家標準并不矛盾,內在要求完全一致。
《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指南》(DB14/T 1053-2015)地方標準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基本要求、標準體系表、標準體系表編制、標準實施及標準體系評價等。
第1部分為范圍說明。本標準規定了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的基本要求、標準體系表、標準體系表編制、標準實施和標準體系評價。本標準適用于山西省行政區內各類物流組織標準體系的建立。
第2部分為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的制定可參照GB/T 13017 、GB/T 24421.2 、GB/T 24421.4 、DB14/T 550 。
第3部分為術語和定義。對企業標準體系、企業標準體系表、企業標準體系的結構形式、標準明細表、編制說明、標準統計表、服務保障標準、服務提供標準、工作標準、企業標準化10個術語進行了解釋說明。
第4部分為基本要求。規定了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的要求;物流組織標準制定的要求;物流組織標準體系表編制的要求。標準體系內的標準應相互協調,優先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結合服務業組織的需要,制定企業標準。物流組織所制定的企業標準應以簡單實用為出發點,關鍵要突出物流組織特色,能用、管用、實用為主,無需在格式上過分強調。
第5部分為標準體系表。本部分主要包含三大內容,標準體系結構總圖、示意圖和標準明細表。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可分為4種,運輸型標準體系、倉儲型標準體系、中介型標準體系、綜合型標準體系。物流組織標準體系結構圖,參照GB/T 24421.2構建。結構圖分為“兩個層次三大模塊”:第一層次為物流組織通用基礎標準體系,第二層次為物流組織保障標準體系和物流組織提供標準體系。標準明細表按照GB/T 13017的要求編制,應是國家、行業、地方標準,以及本組織制定的企業標準。標準明細表包括三部分:通用基礎標準明細表、服務保障標準明細表、服務提供標準明細表。
第6部分為標準體系表編制。本部分對標準體系表做了詳細說明,主要分為編寫標準重點和各部分標準編寫兩大板塊。標準編寫內容包括:服務通用基礎標準、服務保障標準、服務提供標準。提出了編寫物流標準的重點:編寫物流服務標準時,宜充分考慮物流服務質量特性的要求,即功能性、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時間性、文明性6個方面對服務應達到的水平進行規范;物流服務提供標準主要指服務方法和手段以及服務流程和環節過程;物流服務人員資質標準主要指服務業組織在教育培訓、技能經驗、健康素養等資質的管理要求。這里強調的是企業對“人員資質”整體管理的要求,并不需突出對各崗位的具體要求;物流服務運行管理標準是指對服務保障和服務提供這兩大策略的具體對策,包括對物流服務過程中“人、機、料、法、環(境)、信(息)、(監)測”的設計和落實措施;物流組織標準體系中強調的“工作標準體系”正是落實“保障標準體系”和“提供標準體系”的載體,因此各項“崗位工作規范”集中到物流服務運行管理規范中是相對合理的;物流服務安全標準主要指物流服務結果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相關的安全管理規定;物流服務環境標準是指在服務提供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四周環境和環境保護;物流服務設施、設備及用品標準系指對這些物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的控制管理。
第7部分為標準實施及標準體系評價。標準的實施及標準體系評價參照GB/T 24421.4 和 DB14/T 550。
《物流組織標準體系建立指南》的實施,使全省物流業逐步走向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規范了物流企業的管理運作,降低了物流企業成本,提高了物流企業效率,促使全省物流水平得到提升,最終與國內、國際物流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