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孩子易傷熱,尤其是2~10個月的嬰兒,主要表現為高熱、抽搐、水樣或血水樣稀便、吐奶,重者可昏迷甚至死亡。
引起孩子傷熱的原因
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環境氣溫的適應性較差。特別是6個月內的嬰兒,產熱量非常大,出汗散熱又較為緩慢,產熱和散熱不相協調。家長護理稍有不慎,寶寶便會傷熱。
1.穿得過多:有些家長生怕凍著孩子,不僅給孩子穿上厚厚的棉衣,還用棉被裹得嚴嚴實實,若室溫又過高,極易使孩子傷熱。
2.偏食挑食:許多孩子愛吃煎炸燒烤、飲料、糕點等食品,不僅影響脾胃功能,而且致使代謝失衡,體內產生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蓄積在體內則生邪熱。
3.室溫過高:現在取暖條件越來越好,有些家長生怕凍壞嬌嫩的小寶寶,一天到晚開著空調,平時也不注意經常通風,致使室內溫度過高,孩子就像生活在“炎熱的夏季”。由于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極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引起傷熱。
4.用電熱毯:冬天氣候寒冷,有些父母使用電熱毯給嬰幼兒取暖。如果電熱毯持續供熱,寶寶又捂得很嚴,散熱減慢,就會使體溫不斷上升,出現高熱和大量出汗等現象。時間稍長會對孩子的循環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出現冬季“中暑”現象。因此,嬰幼兒冬天最好不用電熱毯取暖。
5.活動減少:冬天,有些家長不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身體得不到鍛煉,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就會失靈,既無法適應忽冷忽熱的氣候變化,又妨礙體內熱量的散發,因傷熱而引發其他病癥。
6.睡覺蒙頭:多見于剛出生的嬰兒,媽媽摟著孩子睡在一起,寶寶的頭部也常被蒙在被窩里。嬰兒的代謝旺盛,能量需求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對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卻比成人差,因而易引起傷熱。
傷熱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高熱驚厥 俗稱抽風。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不健全,當體溫上升到39℃以上時,極易引起驚厥。寶寶全身肌肉強直,肢體一陣陣抽搐,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一般發作只有幾秒鐘,神志會很快恢復。一次高熱抽搐對孩子無大影響,但若反復發作,抽搐時間長,則會使大腦受到損傷。
脫水熱 新生兒體內水分占體重的80%,嬰兒體內水分占體重的70%。如果讓孩子天天處于溫度過高的環境中,就會出汗過多。據測定,體溫每升高1℃,體內的水分就要蒸發掉10%。加之嬰兒的腎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樣濃縮尿液,減少水分的丟失,就容易因缺水而使體溫升高。如果不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就會出現高熱、精神萎靡不振、哭鬧煩躁、拒食等癥狀。
感染性疾病 由于孩子的呼吸道長期得不到耐寒鍛煉,變得弱不禁風。一旦外出,就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