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射洪縣委緊緊圍繞服務改革、發展、民生、群眾和黨員,堅持四措并舉,狠抓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激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敢創先、善爭優、競上游的活力,讓服務成為基層黨組織與黨員群眾心間“最后一公里”的橋梁和紐帶,著力提升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
以推動區域化黨建為抓手,構建功能強、覆蓋全的便民服務體系。縣委始終站在黨長期執政、更好執政的高度,將服務作為基層黨組織永恒主題。一是提升組織設置科學性。在金鶴鄉等30個中心村試點開展中心村黨總支+產業園支部+種養殖業支部+流動黨員支部的中心村黨組織1+N設置工作;在18個城市社區構建以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院落(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為一體的組織體系;在3個工業園區推行園區黨委—行業(產業)黨總支—企業(聯合)黨支部的組織構架,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功能。二是構建四級便民服務網。全面落實縣政務服務中心示范服務、鄉鎮便民中心集中服務、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村(居)民小組代辦點代辦服務工作,構建了縣—鄉—村—組四級便民服務網絡。三是開展服務型黨組織評星級。設置1-5星級評定指標,以量化評分的形式開展黨組織星級評定,并與黨組織評先評優掛鉤。今年,五星級黨組織平安街道銀華社區黨委被命名為“全省基層服務型示范社區黨組織”,26個三星級以上黨組織獲市、縣表彰,84個無星后進基層黨組織甩掉后進帽子。
以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打造理念優、素質強的服務力量。將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作為基層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力求每名基層黨員干部永葆絕對忠誠于黨的政治品格,努力做堅定的舉旗人、可信的貼心人、出色的圓夢人。一是精選拔。創新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民意支持率第三方獨立調查,收集了帶著“泥土味”的民意,及時將“一好雙強”型人才選拔進村黨支部班子。二是重培訓。舉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專題培訓班”“黨務干部專題培訓班”等7個班次,縣委書記親自開講授課,培訓基層黨員干部1000余人次;舉辦第二屆“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大專班,培養村級后備干部150人;開通“黨建直通車”廣播欄目,已播出26期;開設“學習實踐課堂”,組織300余名黨員干部對企業和農業發展問題進行“集體把脈、對癥開方”,增強教育培訓針對性和實用性。12名優秀村支書入選“百名群眾工作能手”。三是勤服務。深化“雙報到”工作,270個機關黨組織和11028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報到率達95%以上,認領公益崗位1000余個;建立“黨員義工日”長效機制,各級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志愿服務550余次。
以創新服務方式為動力,開發形式多、效果佳的服務載體。一是開展網格化服務。以家庭為單位,將居民居住相對集中的區域劃分為若干個單元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2名黨員網格管理員,對社區居民實行面對面、全方位、動態化管理服務。目前,全縣18個城市社區共建立網格270個,配備網格管理員420余名,對行動不便、身患疾病的居民開展上門服務1.2萬余次。二是實行親情化幫扶。深入開展“走基層”“結窮親”等活動,全縣800余名黨員干部結對2800余戶困難群眾,基本實現結對幫扶村村覆蓋。選派100名“科技特派員”聯系非公企業、農業產業化項目、種養殖大戶,每人每月到聯系點科技服務3次以上,幫助解決技術難題380余件。三是探索本土化載體。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全面推廣“六到村組”“五本臺賬”群眾工作法,全縣鎮村干部收集民意1.3萬余條,建立臺賬2263本,幫助解決問題1000余個。農業局黨委創新開設“農事服務超市”、沱牌鎮黨委開展“群眾訴求、群眾評述”、金華鎮黨委設置民生問題“明白墻”、鳳來鎮推行“村黨支部+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金家鎮黨委實施農村一類空巢老人“三天一見面,每日一電話”關愛機制,群眾普遍叫好。(責編:賀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