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很多女性感覺生了孩子后身體變差,易出虛汗、發冷、掉頭發、腰酸背痛、婦科病增多等。這些問題是否跟生產有密切關系?
很多女性感覺生了孩子后身體變差,主要表現有易出虛汗、發冷、掉頭發、腰酸背痛、婦科病增多等。這些問題是否跟生產有密切關系?是否像新媽媽所說是月子期間沒有保養好造成的呢7在此筆者為您講解產后女性易出現的種種健康問題及應對方法。
問題一:腰酸背痛
A.孕期生理變化所致
孕期肚子越來越重,重心會有些改變。而且腰椎變得比較緊,會往前彎,下背弧度增加,胸椎顯得有些駝,這時候肚皮肌肉也慢慢變弱,使得支撐力較以往差,旁邊韌帶所受壓力增加,以致整個脊椎形狀皆因懷孕而產生明顯變化。這些變化會讓女性在產后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
B.不當姿勢、習慣使癥狀加重
產后有些姿勢、動作和習慣,也會加重腰酸背痛的程度,最常見的就是抱寶寶姿勢不良。特別是喂奶時,媽咪會將寶寶抱在肚子上,再以乳房遷就寶寶,所以會有點彎腰駝背,因而容易感到腰酸背痛。
正確的喂哺姿勢有斜抱式、臥式、抱球式,無論用何種姿勢,都要讓身體輕松、舒適。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應該讓嬰兒的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嬰兒身體貼近母親,嬰兒頭和頸得到支撐,嬰兒貼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
C.卵巢分泌松弛素的影響
懷孕4個月后,卵巢會分泌一種松弛素,它可以使韌帶與關節變松,為分娩做準備。因為松弛素的影響,使脊椎和骨盆形狀改變更明顯。不過,產婦們可以放心,松弛素在生產后會消失,而且產婦脊椎變化也都屬暫時性,只要照顧得宜,通常產后約3個月內,腰酸背痛的問題就可以解除。
D.其他原因
例如孕期體重增加太多、懷雙胞胎,或在懷孕前就很胖,都會使韌帶在懷孕中承受更大壓力,增加腰酸背痛的程度。
應對方式
腰酸背痛是很多女性產后會出現的問題,了解以上原因后也就覺得沒那么可怕了、總的來說,應付腰酸背痛,新媽媽們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抱寶寶、喂奶,配合充足的休息、適當的運動、適度按摩等方式舒緩癥狀。
問題二:出虛汗、發冷
原因
無論氣溫高低、天熱與否,在產后的一周內,新媽媽總是出汗較多,特別是在睡眠時和初醒時,衣服、被子常常會被汗水浸濕。其實新媽媽之所以如此多汗,是因為在懷孕以后,體內激素發生變化,特別是雌激素在體內的含量隨孕期的延長而逐漸增加,可以使組織中較多的鈉、鉀等滯留,因此體內有水分滯留。
分娩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會很快下降,身體其他各系統及內分泌功能都逐漸恢復到非孕狀態,體內多余的水分也隨之排出體外,其排泄的主要途徑是腎臟和皮膚,而皮膚排泄功能特別旺盛,就表現為出汗增多,醫學上將此種生理現象稱為褥汗。
應對方式
新媽媽在產后多汗并非病態,也不是身體虛弱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性的自我調節,只是排泄體內多余水分的方式之一。褥汗短者需要數天,長者半個月就會逐漸好轉,無須特殊處理。大汗后要多喝水,勤換內衣褲,注意保暖,謹防感冒。另外應注意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使空氣清新流通。
原因
脫發也是很多女性產后的困擾,有些新媽媽看到自己大把大把脫落的頭發變得很焦慮。其實這只是一種暫時的生理現象,是體內激素水平變化造成的。
當然也與產時出血消耗,產后睡眠不足等因素有關,比如精神上有大壓力或是寶寶晚上哭鬧不睡,這個問題就更為嚴重。
應對方式
新媽媽們應該注意加強營養,保證足夠睡眠,保持心情平靜愉快,脫發慢慢就會停止、如果脫發嚴重,可以試試用中藥洗頭,做頭皮按摩,會有一定的效果
健康提示:如何科學坐月子
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妊娠前狀態,包括形態和功能,這一階段稱為產褥期,一般為6周,民間俗稱“月子”。產婦在生產時體力消耗大,又有一定量的出血,產后體質較弱,月子期間如果能調理得當,能讓產婦們早點恢復,減少不適。月子期間如何調理,可以從幾下幾方面著手。
A.保證吃好、休息好
由于分娩給產婦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產后應保證充分的休息、睡眠。月子里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
很多家中的長輩認為,新鮮的蔬菜、水果都屬寒涼的食物,月子期間堅決不能碰。其實剛好相反,月子期間更應該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樣可以補充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后便秘的發生。
B.盡早下床活動
家有產婦,老人們總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臥床休息,除了上廁所,其他時間都要躺著,以利于恢復。實質上并不是躺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恢復。
一般情況下,經陰道正常分娩的產婦在產后4小時即應自行排尿,產后第二天就應當下床走動。不過應注意不要受涼并避免冷風直吹。也可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鍛煉或產后體操,有利于恢復。
另外,產后一周,產婦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活,如擦桌子、掃地等,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更不可干較重的體力活,否則易誘發子宮出血及子宮脫垂。
C.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
月子里的個人衛生問題是大多數產婦所頭疼的。產婦小方剛出月子,想起過去的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刷牙的日子就覺得“黑暗”。“產后第三十一天,我4點鐘就爬起來洗頭洗澡,洗出來的水都是黑色的,感覺自己都快趕上濟公了。”小方說,不管自己怎么跟婆婆和媽媽解釋,月子里更應該注意個人衛生,但是她們就是聽不進去。
產科醫生表示,首先,月子里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并保持會陰部清潔和干燥。
其次,產后由于出汗多,反而要經常洗頭、洗腳、勤換內衣褲,保持體膚的清潔。當然,洗澡以淋浴為宜,以免臟水流入陰道內發生感染,并且時間不宜過久。
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口。
另外,居室內要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
D.合理安排產后性生活
月子期間不宜性生活,哺乳者應以器具避孕為首選。不哺乳者,可以選用藥物避孕。產后哺乳期,由于體內催乳素增高,可以抑制卵巢排卵而起到避孕作用。一般來說,產后42日可以有排卵,但是,卵巢何時恢復排卯個體差異較大,自己無法察覺,若不避孕有可能未見月經就已經懷孕了。
產后42天左右,產褥期將結束,產婦應到醫院作一次產后檢查,以了解身體的恢復狀況。萬一有異常情況,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F.“補藥”不能亂吃
新媽咪小王說,月子期間,婆婆從別人那拿了一個藥方,抓了很多“補藥”給自己吃,說是產婦都可以吃的補方。起初小王不敢吃,但是看婆婆那么熱心,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硬著頭皮喝下。
一些人坐月子喜歡吃“補藥”,但中藥也講究對癥下藥,不可自行亂補。平日里身體正常的產婦一般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癥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