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涵
當地人有把“油旋”吃到一個“層次”的:在剛出爐的“油旋”上弄小孔,磕入雞蛋,然后入爐再烤,拿出來時,雞蛋包餅,渾然體,不但賞心悅目,吃起來也別有番滋味!
有著“天下第一泉”美譽的趵突泉是濟南的象征。坐在趵突泉邊品嘗濟南的名吃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享受。多次出游到濟南,在驚嘆趵突泉壯觀清洌的同時,也對濟南的名吃回味無窮。
濟南名吃眾多,“油旋”當居榜首。油旋是一種旋渦狀的蔥油小餅,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吃油旋最好趁熱,剛剛出爐的味道最美,一碟油旋,一碗雞絲餛飩,左手餅,右手湯,一干一稀,可謂“文武之道,陰陽并蓄”,真是大快朵頤。當地人有把“油旋”吃到一個“層次”的:在剛出爐的“油旋”上弄一小孔,磕入雞蛋,然后入爐再烤,拿出來時,雞蛋包餅,渾然一體,不但賞心悅目,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油旋從清朝一直傳承到現在,久吃不衰。1958年,毛主席到濟南考察時,還特地嘗過油旋,可見油旋名氣之大。現在外地人到濟南,走時都要拎上幾包油旋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清油盤絲餅”是泉城另一名吃。這種餅與北方的“千絲餅”類似,是將抻面技藝融于油烙工序之中.千絲萬縷盤在一起,烙熟后,抖開,又是一番春柳拂風的景象。吃時最好配上一碗蛋湯,胡胡嚕嚕,軟綿適口,吃著、瞧著,均是一種享受。
濟南的朋友領我吃過幾次“亮亮拉面”。拉面用海碗盛出,滿滿一碗,連湯帶水,香氣撲鼻。吃時撒些香菜末,淋些辣椒油,拌些辣醬或肉醬,再要上一盤肘子肉,你說抱碗狂吃吧,絕對是“不吃三碗不過崗”!上好的亮亮拉面講究的是“一清(湯)、二黃(面條).三紅(辣椒油)、四綠(香菜)”,故有湯“麻辣鮮香”、面“光滑筋道”之譽。
“草包包子”也是濟南的名吃,這種包子制作精致,皮薄汁多味美,有豬肉灌湯包等十余種風味。擺在屜上,猶如玉蚊排衙,玲瓏剔透,令人不忍下箸。吃草包包子最好配上一碗“甜沫”。甜沫是一種以小米面為主熬煮的咸粥,配料有玉米面、脫水蔬菜、芝麻、豆制品、花生丁等,具有養胃健脾、氣血雙補的功效。一口吃包子,一口喝粥,那感覺就是兩個字:熨帖!國學大師季羨林生前最喜愛濟南的兩種美食,一為油旋,二為甜沫!
游覽大明湖時,吃到一種名日“炸荷花”的當地名吃,印象非常深刻。這種小吃制作精細:取荷花中心的細嫩花瓣,洗凈,搌干水分,平鋪在案板上,抹上一層豆沙餡,順長對折,折好的荷花瓣沾滿蛋清白面糊.放到燒至三四成的油中炸三分鐘撈出,再將油燒至六七成熱下入荷花,炸至淺黃色撈出,擺盤,撤上白糖。炸荷花外酥內軟,甜美異常,荷花的清香沁人心脾,一廂觀賞大明湖碧水藍天,一廂品嘗炸荷花的美味,真有種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覺!
濟南的名吃還有很多。雄踞齊魯的濟南,千百年來,不僅誕生了扁鵲、李清照、辛棄疾、羅干、韓美林、鞏俐等志士名賢,博得了“濟南名士多”的美譽,還以其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培育出了聞名遐爾的飲食文化。真是泉城福地,水都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