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國際市場
外文名:Gukje Market
出品時間:2014-12-17(韓)
出品公司:JK Film
制片地區:韓國
導演:尹濟均
主演:黃政民,金允珍,吳迭洙
類型:劇情
上映時間:2015年3月13日
(美國/中國大陸)
劇情簡介:
故事背景設定在1950年爆發的韓國戰爭。
在6.25事件爆發后年幼的德秀(黃政民飾)一家逃亡到釜山投靠在國際市場開店的親戚,但父親和弟弟卻在逃亡中走散,因為父親臨別時的一句囑托“爸爸不在你就是家長,你要守護好家人”,從此德秀作為年輕家長照顧老幼挑起養家的大梁,不得己到邊區當礦工。為了給弟弟交學費,德秀和朋友達九前往西德做派遣礦工,在礦難事故中九死一生,卻遇到了派遣西德的護士英子,兩人相愛后一同回到了釜山成婚。但隨著孩子的出生,要養家的德秀不得不只身到越南打工,還要想辦法找回父親和弟弟,一生都在為家庭奔波勞碌。該片于2014年12月17日在韓國上映。影片入圍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
電影名稱由來
作為《國際市場》重要背景的國際市場(德秀一直守著的店鋪就位于國際市場內)可以說是釜山最大的傳統市場.1950年才由“自由市場”更名為“國際市場”。1945年韓國光復后,日本撤退,這里成了戰時物資流通的主要場所,市場因此初具規模,之后朝鮮戰爭爆發,避難民涌入釜山,他們為了維持生計,只要能夠換錢的就都拿到這里來賣,不僅如此,各類商品包括美軍的軍用物資通過釜山港口進入釜山,這些走私品集中到國際市場,流向全國。
所以,講這么一長串,就是想說明此國際市場非彼國際市場,“國際市場”這個看似高大上的名字,可能就是來源于“這個市場賣很多外國貨”這個現象。
《國際市場》集合了韓國現代史上的幾個重大事件。50年代,朝鮮戰爭爆發,興南撤退;60年代派遣第一批礦工和護士遠赴德國工作,60年代到70年代參加越南戰爭。各種社會現象,如部分韓國人對外國勞動者的歧視,電視臺為做節目效果而做出的荒唐舉動,多文化家庭的產生,離散家庭團聚等等都在電影中出現。當然作為主角,所有的這些事兒,都有德秀一份兒。他犧牲夢想,耗掉一輩子只為了擔起一家之長的重任。
電影之所以在韓國會火,或許比起故事更多是因為它喚起了回憶,關于苦難,關于過去,商品,侵略,文明自海上來,釜山靠海,它最先承受日本的炮火,也最終養活了無數可憐的避難者,釜山沒有首爾blingbling,或許就是因為一身從不會掩藏的海腥味,它留不住年輕的心,但它獨有的沉穩樸實與浪漫,能夠讓短暫停留的過客舔舐傷口繼續前行。
影迷評價
黃政民演了一個跨度非常大的年代戲,導演是《海云臺》的導演。在電影院里面看的,看到最后,又被戳中淚點。失散了幾十年的親人,通過電視節目互相通話,老黃的那股子在《你是我的命運》里面與全度妍飆戲的勁兒又發動了。演技派就是演技派,誰都沒轍。
小人物,大時代。韓國影壇,每年年底如約而至的重磅催淚彈。秉承著韓國電影的慣性,又是笑中含淚,哭中帶笑。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國家的繁榮昌盛總會犧牲幾代人的幸福。希望真的能像電影中說的那樣:“忍耐是苦的,但那果實是甜的。”
關于《國際市場》你應該知道的7件事
1.影片的英文名為《ode to myfather》,而片中德洙的角色名正是源自尹濟均導演的親生父親,而導演也曾表示該片是一部對父母表達感謝之情的十分個人化的電影。
2.該片于2015年1月13日突破千萬觀影人次,成為尹濟均導演繼《海云臺》之后又一部“千萬觀眾”電影。同時也刷新了男主角黃政民的個人單片最高觀影人次紀錄。
3.片名國際市場實際上是指位于釜山市中區新昌洞一帶的集貿市場。該市場于1945年韓國光復后逐漸形成,大量的北方難民來此做生意形成氣候。影片主人公并在逃難后落腳于此并度過一生。
4.影片制作費用達180億韓幣,約1億人民幣,大部分都耗費在了海外取景和CG制作上。片中的西德礦山和越南戰場分別在捷克和泰國取景拍攝。
5.影片2012年就完成了劇本初稿,但之后修改花費了3年時間。初稿有178頁,包含了90年代的故事,由于商業電影的時長所限被刪掉了,尹濟均導演曾表示如果《國際市場》賣好了,以后會繼續拍。
6.該片受邀參展201 5年柏林電影節的“全景單元”,這還是尹導演的電影首次入圍國際電影節。
7.該片成為男配角吳達庶個人第四部突破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前三部分別是《七號房的禮物》《奪寶聯盟》和《辯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