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堯

導語:海外撤僑是個技術活兒,涉及到外交、軍事、政治、經濟以及交通等諸多方面與領域,可以說海外撤僑的力度與規模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力與治理水平。
近期,中國海外撤僑事件又一次成為新聞的頭版頭條。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人在擁抱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時,也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戰亂。因此,海外撤僑成為海外中國人越來越經常面對的問題。為什么近年來中國海外撤僑事件越來越多?海外撤僑主要通過哪些方式來進行?未來中國海外撤僑會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
極端情況下,撤僑是唯一選擇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中國赴海外的公民人數呈日益上升趨勢。僅2011年我國內地公民出境超過?7000?萬人次,境外中資企業機構約1.8萬家,企業境外總資產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海外承包項目約?4000個,年末在外勞務人員約?80?多萬人,海外留學生120多萬人。
與此相對應的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平靜,相反,發生在一個國家內部的武裝沖突事件不斷增多,而中國作為一個后起的資本輸出國,其企業所選擇投資的目的地多半集中在法律環境和政治環境比較惡劣的中東、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在這些情況下,我國海外公民和企業面臨的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非法偷渡、恐怖襲擊、意外事故、勞務糾紛、自然災害、政局動蕩、偷盜搶劫、槍擊事件、漁業糾紛、自然災害、貿易摩擦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害的事件層出不窮,根據相關人士透露,2005年外交部參與處理的各類中國人海外安全事件高達29000件。到2006?年,據不完全統計已超過30000起,在這種情況下,關注遍布海外的華人、華僑的安全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極端情況下,海外撤僑幾乎成為唯一的選擇。2006年4月18日,所羅門群島發生騷亂,唐人街60多家華僑華人店鋪被焚,數百名中國僑民遭受嚴重沖擊。中方派包機將僑胞分四批從所羅門群島撤至巴布亞新幾內亞,再由國內起飛的政府包機專程將310名僑胞撤回廣東。4月底,東帝汶發生騷亂,造成多人死亡。中國駐東帝汶使館安排200多名僑胞進入使館避難。5月29日,中國政府派出兩架包機飛赴東帝汶,于當日順利接回243名僑胞。7月12日,黎巴嫩、以色列發生武裝沖突并持續升級,嚴重危及中國在黎公民的安全。外交部和駐黎巴嫩、敘利亞、塞浦路斯等國使館密切配合,分批安全撤離在黎中國公民共計167人。11月16日,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發生大規模騷亂,11月23日,中國政府派包機協助193名老弱婦孺僑胞離湯加經斐濟回國。
2008年1月,乍得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發生激戰。中國在乍得僑胞和中資機構人員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外交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最終411名中國公民全部安全從乍得撤離。11月25日晚,泰國曼谷國際機場因反政府示威活動被迫關閉。自11月29日中午起,中國政府連續派出四批共十二架次飛機赴泰國,歷經113小時緊急大營救,安全接回3346名中國公民。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27日早晨,48名滯留海地的中國公民搭乘中國政府運送赴海地醫療防疫救護隊的民航包機平安回國。6月10日,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地區發生騷亂,中國政府先后派出9架次包機,撤回1299名在吉中國公民。
2011年1月25日,埃及開羅等城市爆發游行示威,1月31日至2月3日,中國政府協調先后派出8架飛機,共接回包括約360名港澳臺同胞在內的中國公民1800余人。2月15日,利比亞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22日,中國政府決定分批組織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中國駐利比亞人員撤離。從2月22日至3月2日,有回國意愿的在利中國公民全部撤出,共計35860人。
2014年7月13日,利比亞沖突升級。自7月28日至9月初,共1177名中國公民經突尼斯、希臘、土耳其、馬耳他等國撤離回國。2015年3月,也門沖突升級,中國海軍緊急出動第19批亞丁灣護航編隊前往撤僑,共計撤出571人。
撤僑體現一國實力
海外撤僑是個技術活兒,涉及到外交、軍事、政治、經濟以及交通等諸多方面與領域,可以說海外撤僑的力度與規模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力與治理水平。具體而言,在各類撤離方式中,空運的反應最迅速、進入目標區域受地理條件限制最少??裳杆倏缭竭h距離,達成第一時間抵達、快進快撤的目的,適于在危機發生初期應急反應。但也容易受到當地和中轉國地面設施、保障能力、機場容量,以及禁空、國際組織對撤出國實施禁飛,途經國家空中管制、機場保障能力不足等多種因素影響,且對登機前安檢、地面勤務保障等要求最高、限制最多。此外飛機、直升機運力有限,如僑民較多,需多次進入,風險較大。
海運的最大優點是運力大,自持時間長,大部分情況下可享有無害通過權,受國際法和其他政治限制少。用于撤僑的船只通常醫療、生活條件都較好,必要時還可進行外科手術和急救,但海上航行反應較慢,抵達時間視目標區域距本土或安全的第三國距離遠近各異,適于在局勢尚未發生劇變情況下,或自然災害發生后,結合救援開展撤僑行動。特別需要提到的是海軍的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噸位大,運力足,其搭載的直升機數量多,在進行撤僑的時候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載艦本身能夠起到指揮、通信中心的作用。
地面交通則需撤除過有其他陸上鄰國,在道路條件允許情況下,地面交通可持續進行,如有鐵路運力支持,效率更高,但易受交通中斷等因素影響。在撤出海外僑民行動中,往往要受到與撤出國、途經國家的外交關系,以及當地和地區政治、軍事形勢等實際情況的影響。因此,海外撤僑必須綜合采取多種手段,才能達到高效、安全的目的。
將成為中國外交重要內容
隨著中國的海外利益日益增加,中國公民赴海外發展的人數越來越多,也必將遇到更多的風險。海外撤僑將日益成為中國對外交往常態化的事務。就未來而言,中國海外撤僑將呈現出以下一些趨勢。
首先是海外撤僑的地域將會呈現出更廣泛的趨勢。近年來,隨著中國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中國海外投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央提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后,必將有更多的中國公民走出國門,其分布的地域更為廣闊。一旦發生前文所述的安全問題,海外撤僑幾乎是唯一選擇。如此一來,海外撤僑的地域必將越來越廣泛。
其次是海外撤僑的受眾也會呈現出更廣泛的趨勢。一般來說,中國海外撤僑的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及華僑。然而,近年來一些中資企業的外籍員工和友好國家的公民也出現在中國海外撤僑的隊伍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利比亞撤僑過程中中國幫助孟加拉撤僑以及也門撤僑過程中中國幫助巴基斯坦撤僑。幫助他國撤僑有利于中國維護自身的國際形象,同時也是綜合國力強大和國家治理水平高超的體現。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4月2日表示,美軍沒有撤僑計劃。她給了一個微妙的理由:“鑒于也門當前局勢非常危險、不可預估,派軍隊撤僑會讓美國公民置于更加危險的境地。”現場記者當即追問,一艘中國軍艦已經幫助撤離了其他外國公民。哈夫無言以對。筆者認為,如果美國愿意,中國可以考慮幫助美國撤僑。起碼下次美國指責中國人權紀錄不佳的時候,中國可以告訴美國,中國一直在致力于人權的保護,這種保護的溢出效應甚至保護了美國公民的人權。
如前所述,海外撤僑將會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內容,并且未來數量呈增長趨勢且地域呈擴大趨勢。為了維護海外利益,中國必須提高海外撤僑的能力。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關鍵在于軟件和硬件。軟件的提高主要是針對海外撤僑制定應急機制與方案;硬件的提高主要在于提高海軍的遠洋運輸及護衛能力并提高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希望強大的海外撤僑能力能為中國拓展海外利益提供強力支撐。
(作者為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政治學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