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墨丁
衛生局長受賄落馬獄中研發11項專利
文圖/墨丁
2014年11月22日下午,在浙江奉化市前衛生局局長兼黨委書記梁劍興的家里,他將送貨員剛送來的四個箱子打開,里面是一對對直徑不足1厘米、鏤空了的白色小珠。梁劍興說,它叫“鼻內套”,是一種過濾器,可防PM2.5、沙塵和流感,是他在服刑期間發明的11項專利之一。歷經四年的研發和改良,現在終于開始量產,即將投放市場。
“梁局長,跟我們走一趟吧!”2008年4月16日,浙江省奉化市反貪局的工作人員突然出現在梁劍興辦公室,以涉嫌受賄為由直接將他帶走。
時年49歲的梁劍興出生于奉化的偏遠山村梁家墩,小時候,梁劍興喜歡動手動腦,經常將玩具、織布機拆解開來,好幾次拆解后卻裝不回去,為此沒少挨罵。高中畢業不久開始當鄉村醫生,20歲時在當地五七大學進修醫學,接觸中醫。這些為他后來的發明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幾年后,舒家鄉政府招干,梁劍興順利競職會計崗位,成為鄉鎮干部。
1989年,29歲的梁劍興被提拔為副鄉長。此后,他的干勁更足,一步一個腳印,從副鄉長干到鄉鎮長、書記、縣計生委主任。2003年初,44歲的梁劍興擔任衛生局局長、黨委書記,成了副處級領導。

此時,下屬的幾家衛生院陸續擴建、改造。想想自己能夠干事的時間不多了,梁劍興想把下屬衛生院的基建做得好一點,經常到工地,對照圖紙細致地檢查,給承包人王大寧等人“制造”了不少麻煩,同時也得罪不少人。為擺平梁劍興,王大寧等人采取從門縫塞購物卡等手段向他“靠近”。
想想自己和做保險的妻子李春芳的收入都不高,房貸、女兒上大學、父母養老都需要錢,日子過得過于緊巴,再看看周邊那些權力比自己小的人,有些人住別墅、開豪車,還說“有權不用是浪費”,何況這種事只有對方知道,梁劍興的思想防線開始放松,對基建工程抓得不那么緊了。
見行賄立竿見影,王大寧等人加大了“劑量”……
刑拘后,梁劍興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當局長5年中多次收受賄賂款共計14萬元的犯罪事實。2008年9月27日,梁劍興被奉化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成為當地第一個“落馬”的一把手。10月15日,梁劍興被送往寧波市黃湖監獄服刑。
初進監獄,梁劍興悲觀到了極點。刑滿時已年近六旬,以后哪有臉見親朋好友呢?想到人生無望,他不僅有抵觸情緒,還想過輕生。
可是,民警和親友好像洞見了他心里的跌宕起伏,經常開導他。在民警幫教和親友的感化下,梁劍興平靜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在完成生產任務后還會去圖書館看書。
2009年4月的一天,妻子和幾個朋友來探視,梁劍興跟他們講起了《易經》中“曲則全”的人生哲理。親友們喜出望外,再來探視,就給他帶來一摞人生感悟的書籍。
思想上開始新生后,梁劍興一有空閑就埋頭扎進書海,看完《易經》看佛教,看完儒家看道家,還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將每天的見聞和感觸記錄下來。他又將目光轉向中醫,為回歸社會“充電”做準備。后來出獄時,他將親友們帶來的書疊在一起,竟然有1.8米高,比他的個頭還高出了5厘米,妻子買給他二十多本日記本也寫完了,放在一起也有近一尺高。
“天生我材必有用,碰到磨難講精神。一來二去日月明,只爭朝夕煥新生?!彼€學會了寫詩,這首打油詩就是他服刑心態的真實寫照。
2009年初夏開始寫日記的時候,梁劍興發現同監室年近七旬的獄友寫字時手抖得連信都寫不下去,這可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呀!要是做個支架固定一下,興許就不抖了,聯想到自己在任時曾主持“民間高血壓藥方”專利的申報,要是自己將這個支架發明并獲得專利,豈不可以立功減刑了?為提前出獄,年過半百的梁劍興異想天開地想搞發明。
可是監獄里什么材料都沒有,有靈感也是徒勞,梁劍興悶悶不樂。民警得知后,不僅鼓勵他創新,還破例準許他托人帶進材料,梁劍興信心大增。
李春芳送來木頭等材料后,梁劍興根據獄友的書寫習慣自制了一個書寫支架的模型。一試,獄友的手不抖了,卻發現移動不方便,他又進行改良。李春芳在親友幫助下,很快就請人按梁劍興的要求做好了模型,向寧波專利所提出了申請。
豈料,李春芳開車送材料時,在一個十字路口差點跟一輛闖紅燈的電動自行車相撞,好在她眼疾手快,邊打轉向盤邊踩剎車,才躲過一場車禍。為了讓丈夫安心改造,她將此事隱瞞了。
“書寫支架”很快就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授權,梁劍興的發明興趣被徹底點燃。沒過多久,另一名獄友因吃多藥丸挨了醫務人員的批評,他由此又得到了靈感,用透明塑料管和卡扣發明了實用的“數藥器”,也獲得了專利。
2009年底的一天,梁劍興在新聞聯播中看到北京爆發霧霾及PM2.5指數超標的新聞后,開始關注霾,發現霾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而且隨著環境惡化會越來越嚴重,便產生了研發防PM2.5器具的想法。彼時,梁劍興不過是想想而已。
2010年5月,監獄的操場上刮起的沙塵暴又一次觸動了梁劍興的發明神經。看見頃刻間沙塵飛舞,他又想到了霾,于是開始發揮想象,畫草圖,研究防霾器具。可是,防霾器具的研發難度可不是書寫支架、數藥器所能比的,必須得到理論和技術的支撐,梁劍興又讓妻子給他當腿使。

想想之前的車禍,李春芳犯難了:“這些年我一個人操持家務已經累死累活了,你還讓我跑這跑那的,我哪兒跑得過來?。∩洗嗡筒牧线€差點撞人了……”在杭州外企工作的女兒打斷李春芳的話,說這事她包了??膳畠罕茸约哼€忙呀,知書達理的李春芳立刻轉變態度:“雖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我會開車,一次不行就跑兩次?!笨煞丽财骶叩难邪l并沒有梁劍興想得那樣簡單……
2011年3月,梁劍興因發明立功,獲得減刑一年三個月。實實在在的減刑讓梁劍興深受鼓舞。之后的半年多時間,梁劍興又在長時間用眼和滴眼藥水中找到靈感,先后發明了眼部保健器和眼藥水輔助器。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圖書館借來的《新周刊》中了解到銀有消毒作用,而且質地柔軟,他豁然開朗,“鼻內套過濾器”的設計獲得突破。從此,梁劍興多了一個雅號:發明家。
2012年6月8日,屢次立功的梁劍興被準予假釋出獄,轉為社區服刑。每天可以和家人一起,而且行動更加自由方便,跟四處是高墻的監獄比,簡直就是天堂。梁劍興的心情更加開朗,精神頭也更足了。休整一段時間后,妻子也從保險公司退休。兩人一合計,貸款開一家燈具店,進行二次創業,盡快融入社會。業余時間,梁劍興除了鍛煉養身,還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鼻內套的改進上。
2013年“世界無煙日”這天,梁劍興在《寧波日報》上看到了無煙日廣場主題活動的報道后又來了靈感,發明出“警示煙灰缸”:只要煙頭往里一按,煙灰缸會發出“哎呦”的叫聲,壁上的內臟圖也會立刻變黑,警示吸煙人員盡早戒煙。
一次,去醫院看到嬰兒量血壓哭鬧不停,他又來了靈感,找來血壓計進行分析,發明了既不會疼痛又不會給嬰兒的脆弱血管造成損傷的“不哭壓脈帶”。
自此,梁劍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多達11項,完成了從服刑人員到發明家的蝶變。
燈具店的收入不錯,梁劍興夫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還掉了債務。梁劍興一邊改進,一邊以妻子的名義注冊了一家保健品公司,他要將這些發明逐步推廣。
為打響第一炮,梁劍興決定先拿他自己認為含金量最高的鼻內套“開刀”。
2013年12月底,張洪春、苑惠清、高丹楓等7位在北京的中醫呼吸科專家論證了梁劍興的鼻內套,給予高度肯定,認為改良后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一絲不茍的梁劍興先給鼻內套注冊了商標,然后將精力再次投入改良,給鼻內套加入通經活絡、凈肺解毒功能的純天然植物制劑絲瓜絡,于2014年2月份試產,在霧霾天和流感流行期間進行試驗,效果超出預期。11月初,梁劍興的鼻內套正式量產,將逐步投向市場。
(文中王大寧為化名)